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岔河镇中学,你会感受到浓浓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仁义礼智信"在整个校园里已不仅仅是随处可"见",而是随处可"感"。楼道里悬挂的是老师们亲手烫的画,三层教学楼分别以"君子之楼""仁爱之楼""智慧之楼"为主题。《论语》这部儒家经典,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  相似文献   

2.
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教育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学习国外的教育理论,二是从自己民族的教育历史中汲取智慧。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化教育历史,孕育了一大批教育家。尽管他们没有构建自己的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不乏教育智慧。他们的教育智慧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孔子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孔子在世之日,坚持“述而不作”,自己没有亲自动手撰写论著。在他谢世之后,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论收集、汇编成书,这就是《论语》。《论语》凝聚了孔子一生的教育智…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教师若能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领会和借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文章从汲取知识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自主性、寻求发展的创新性三方面来发掘《论语》中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师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出现了“私门富于公室”的现象 ,在政治上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现象 ,在学术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学在四夷”的现象 ,这些现象都标志着春秋领主制的崩溃 ,意味着思想的大解放 ,神的世界的枷锁开始被打破 ,人的价值得到一定的尊重 ,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正如孔子所说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卫灵公》)在这新旧交替 ,思想解放的大变革时期 ,“士”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应运而生 ,成为变革旧制度的先锋战士也是势所必然。孔子作为…  相似文献   

5.
于洪雁 《考试周刊》2013,(83):169-170
《论语》中包含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育的“因材施教”;不分贫贱、富贵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的“有教无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启发式教育原则”.此外,还对教师提出了“诲人不倦”、“温故知新”等要求.文章通过对孔子及弟子对话的研究,重新审视其所体现的上述教育思想及对现今教育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育,旨在使学生的心智从偏见中解脱出来。除了专业以外,人生还有更多与更高的意义和面向。人只有通过美感素养教育,才能造就完美人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和释放。当前,中国社会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创意得自于美感教育。美感素养凝聚着多样的创意能量,在引发创意思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叙事表现在因事而说的言说方式和“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这二者正是孔子“中庸”方法论的体现。孔子的教育叙事时于今日的教育研究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对个体教育经验的合法地位应予确认;在尊重个体教育经验中把握规律;更加理性地理解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包括四个主题:美国过去25年通识教育模式及其演变的主要研究结果;这些变动的原因;九个中亚大学学院在构建核心文本计划方面的合作;什么是核心文本。作者以柏拉图的《斐德罗篇》与孔子的《论语》两门经典的讲授为例,阐明核心文本是一种世界经典或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文本。它教导学生处处思考和感受人类关心的那些具有深刻意涵和基础性的事物,跨越众多的学科、文明和时代。其实施的基本环境是教师合作。  相似文献   

9.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学领域有许多精辟的见解。而《论语》作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儒家经典,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多深刻的阐述。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在当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且到现在仍然有其宝贵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语用充实是翻译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关于语言使用与认知的过程。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译者要基于某一特定语境下对原文的信息空缺进行语用加工,并对译入语进行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信息充实和顺应,从而寻求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本文以关联顺应为理论框架,从语用充实的视角探讨《论语》的英译,以期为今后的典籍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考察《论语》与《论语注疏》中的人称代词,发现从上古到中古,人称代词的演进状况大致是:①第一人称中“而”、“予”、“朕”已经消失,“吾”、“我”仍在使用,且“我”占主导地位;②第二人称“而”已经消失,“女”、“尔”一直使用;③第三人称“彼”、“夫”已经消失,“其”、“之”一直作为第三人称代词;④两部书中的“他”均作旁指代词。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经典虚热和人文教育缺失的双重困境,本文对儒家原始性著作《论语》做了新的阐释。首先分析了《论语》中饱含的人文特征,其最核心和最终极的教育理念是立人,同时注重思维的训练与情操的陶冶等,并鲜明地提出修身的教育要求。结合人文教育的意义,将《论语》定位为人文教育课程,以期有效弥合上述双重困境,让新时期的学子重新认识儒家经典的积极意义,获得优质的人文教育,塑造出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2010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中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的理念,可能成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通识教育概述着手,分析我国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探讨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所应担负的教育责任及大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黄慧文 《文教资料》2009,(13):88-90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本文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原则几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再到“素质本位”的重心挪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日益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新的侧重点.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核心内涵,职业道德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中包含的道德智慧既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17.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现出的教育思想和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一样散发着理性和智慧之光,因此,如何强化其精髓的教育思想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丽芳 《考试周刊》2009,(30):212-213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而《论语》则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主要著作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颇丰。本文拟就《论语》中关于孔子的部分主要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感悟性论述。  相似文献   

19.
徐志刚《论语通译》是《论语》的注释本子中翻得较好的本子 ,但也存在某些商榷之处 ,一一罗列 ,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鱼为全 《考试周刊》2010,(37):73-74
在大学教育中,在理科强调人文学科教育的同时,人文学科,尤其是外语学科更应该加入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这是通识教育的真正体现。外语学科中的高级英语课程无论从课程大纲还是从课文内容方面都要求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通识人才也是当今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