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工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林东 《广西教育》2009,(20):45-46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新课引入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实验需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更需要创设情境。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相似文献   

3.
祝荣泉 《江苏教育》2022,(91):31-34
“情境变式”是在“变式练习”理论下,利用和改造教材文本“语境”创设教学“情境”,生成“读写结合”写作任务的策略与路径。基于对交际语境写作和“教学情境”策略的融合思考,“情境变式”潜藏着巨大的写作教学价值,也是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目标的枢纽性工程。“变式练习”的策略和“情境”的分类标准,揭示了“情境变式”创设的结构规律,打开了“情境变式”实施的策略视野。通过教师教学资源的系统性设计与形象性供给,“情境变式”才会转化为学生不俗的写作表现。  相似文献   

4.
黄林 《考试周刊》2012,(77):67-6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真实情境、质疑情境、想象情境等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拓展”。  相似文献   

5.
经验并不只意味着“结果”,更意味着“行动”.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使学生这个主体与之发生相互作用,以致经验的生成.可以创设“错”的情境,让学生生成刻骨铭心的经验;可以创设“探”的情境,让学生生成根深蒂固的经验;可以创设“变”的情境,让学生生成洞若观火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吕新忠 《宁夏教育》2009,(12):47-4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就说明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依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功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7.
所谓“情境式”教学方法,是在课堂中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增强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获得知识本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境,主要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达到“我会学,我乐学”的目的。笔者结合所教化学学科,谈谈“情境式”方法在平时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导入情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引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9.
情境是指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在情境中培养学习...  相似文献   

10.
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冰冷的教学变得生动,实现学生七大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厌学”为“我乐学”、变“我怕学”为“我爱学”、“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我学会”为“我会学”、变“学中玩”为“玩中学”、变“听中学”为“中学”.本文结合中职数学教学自身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故都的秋》《登泰山记》为例,从情境创设的“否”与“是”、情境创设的“假”与“真”、情境创设的“散”与“整”、情境创设的“虚”与“实”等四个方面论述情境创设的困境与突围,以期待情境创设能更好地为新教材服务。  相似文献   

12.
许永健 《教师》2012,(9):33-33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良好的导人情境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前提。因此在导人新课时,教师要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水平的学生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导人情境,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3.
肖波 《今日教育》2011,(12):60-6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隋境创设。这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情境创设”似乎成为课堂的一种摆设,一种包装,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不过是“花架子”,让“情境创设”变了味,走了调,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向飞 《新疆教育》2013,(15):169-169
本文为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对“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探究,具体对“创设设疑式情境”。“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创设争论式情境”,“创设试误式情境”“创设成功式情境”五种形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1.批判性质疑。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不拘泥于  相似文献   

16.
邢柏涵 《考试周刊》2010,(2):198-198,90
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倡导情境教学.在科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优化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等方面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郑春 《小学语文》2009,(10):23-24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创设适切的阅读情境,是优化阅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创设鲜明可感的情境,勾连文本与情境,导引学生披文、人情、入境,进而激活语言图式,变静态文字为鲜活场景,从而达成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19.
娄春花 《山东教育》2011,(12):38-38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三主”的教学观: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可针对教学重难点,迂回突破,旁敲侧击,变“直问”为“曲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质疑问难,变教师“提问”为学生“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变换提问角度,转换提问内容,变教师“要问”为“不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