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成拳劲力     
李康 《武当》2003,(12):36-38
王芗斋先生搭手飞人的神技,张恩桐先生一触即发的功夫,常志朗先生“身上四把刀”,王选杰先生劲吐人跌,李荣玉先生发力如车撞,均得益于大成拳的劲力。 一、大成拳劲力之特点 大成拳劲力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冷、脆、快、重(透)、无断续、无方向、具体、受阻才发等八点。 冷。指发力非常突然,但绝非  相似文献   

2.
王选杰 《武当》2003,(12):28-30
推手,又称揉手、搭手、打手。是中国武术所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八卦掌、太极拳、大成拳、鹤拳等诸多拳法均有推手练习。大成拳推手是大成拳“七妙法门”之一,可以这么说,“力由站桩而得,由试而知,由推手而懂”。这里所说的力不是简单的力的概念,而是特指大成拳之劲力。换句话说,不经过推手训练,在实作中就不  相似文献   

3.
王红宇 《武当》2003,(12):41-42
一 当今大成拳界,谈功法者有之,试力者有之,推手、发力、试声、实作等等均有之,然而对筋骨的锻炼却闭口不谈,无人提及,仿若筋骨锻炼是大成拳习练的“禁区”。其实,筋骨的锻炼并不神秘,它贯穿于大成拳的每一步功法,但所占比例较少。我师  相似文献   

4.
高臣  高贵 《精武》2002,(3):38-39
大成拳注重整体劲力在实战中的应用,而站桩是求得整力的必备条件,因此“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阐明了大成拳修习、应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静态均整和动态均整,才是真正掌握大成拳。笔者受业于李洪喜先生及师爷张恩贵老人,深感大成拳之博大精深,故就自身所得对大成拳发力做一探讨,以供深爱此道者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臣  高贵 《精武》2003,(2):38-39
大成拳注重整体劲力在实战中的应用,而站桩是求得整力的必备条件,因此“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阐明了大成拳修习、应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静态均整和动态均整,才是真正掌握大成拳。笔者受业于李洪喜先生及师爷张恩贵老人,深感大成拳之博大精深,故就自身所得对大成拳发力做一探讨,以供深爱此道者研究。  相似文献   

6.
吴振华 《精武》2007,(12):62-62
大成拳(意拳)是上世纪30年代由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因其功力深厚、朴实无华、科学实用,被人们誉为"大成拳"。当年芗老凭此拳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时震惊武术界,至今仍被习武之士所推崇。  相似文献   

7.
大成拳歌要     
王芗斋 《精武》2006,(11):4-4
大成拳宗师王芗斋拳学造诣炉火纯青,拳术理论奥妙精深。他所著论文不多,但篇篇为经典之作,而《大成拳歌要》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虽文字简练,却内容颇丰,大至养生技击之总论,小至站桩试力之细谈,无一不涉及,实为学练者必读之教材。  相似文献   

8.
李康  李健  粱媛媛 《武当》2003,(12):16-18
当前,大成拳界出现了一个令人忧虑的奇怪事实。大成拳风行世上,习者众多。然而,大成拳学之最高经典《大成拳论》却绝少有人能真正读得懂,更无全面理解、体认、贯通,甚或更不能进一步用于指导训练了。《大成拳论》好像成了一本天书;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也真实的反射出了当前大成拳界的普遍水平。 其实说穿了并不奇怪。类似情况在其它领域亦有存在,如丹  相似文献   

9.
朱维汉 《精武》2007,(10):17-17,9
近年来,笔者听到一些对大成拳点评之声,从形式到理论几乎无所不包。笔者认为,评论者除极少数外,大多是苦口良言,有的放矢,所以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譬如,有人说:"习大成拳不易练出功夫。"也有人说:"现在的大成拳人传不出什么好功夫。"上述言论,前者有点片面,后者有点绝对,但并非信口开河。笔者学习、研究、搞大成拳教学已经多年,仅就以上观点,结合自己的体会,试对产生此类观点的主客观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成拳试力     
王红宇 《武当》2003,(12):34-35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松沉劲是入手练大成拳的首要求取。世传拳术求力皆从负重紧中求,独大成拳反之。这篇长文旨在阐述练大成拳的松沉劲,由初、中、高三个层次谈起,约分练法、体认、验证、辅助动功等四个环节。涵盖大成拳的无非两部分,即功力培养和功力运用。前者是攒钱,后者为花钱。没本钱做什么买卖?松沉劲虽不能直接用于实战,但却是作为一个拳手的必备基础,可谓养、练、用三者一体,不可不修。  相似文献   

12.
大成拳的精神训练是大成拳独有的训练方法。大成拳学习者进步的快与慢、收获的人与小,都与其有直接的关系。常言说:人神疲则气馁,神旺则气足,而气足则勇,气馁则怯。在技击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栽拳是大成拳重要打法之一,其形态气势如飓风卷树抛于空中而后倒栽于地,故名之。在大成拳实战(包括实战训练)中,栽拳并不像劈拳崩拳那样为人所重且运用广泛,但它决不是可有可无。事实上,大成拳的任何一种攻击方式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运用得当,皆有很强的威力。比如,劈拳是运用上下的力量,崩拳是运用前后  相似文献   

14.
聂志刚 《武当》2003,(8):42-42
推手是大成拳的“七妙法门”之一,如果不进行这一环节的训练,就想具有较高层次的实作能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大成拳的推手较之八卦掌的推手和太极拳的推手,既有类似之处,又有不同所在。原则上讲,大成拳推手没有固定的招法和模式。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完全掌握大成拳推手的各个要领,又非一日之功。初  相似文献   

15.
李秒丰 《精武》2004,(7):25-25
大成拳创立于上世纪40年代,王芗斋先生初创此拳时,始名为意拳,“大成拳”乃是先生功成名就之后,他人所赐,意即集各家之大成。开始,芗翁并不赞成,后姑且从之,遂阐发大成拳理论。然而,先生独步武林,却并非因大成拳,而是以正宗的形意拳真传而得名。先生教拳育人,培养了张恩桐、韩星樵、赵道新、姚宗勋、卜恩富、朱国福、王选等一大批杰出弟子,为中华武学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玉芳 《精武》2003,(3):12-15
大成拳是河北省深县先父王芗斋创始的(1885—1963年)。先父幼年从深县郭云深老先生习心意拳(形意拳之母拳),后遍游祖国各地,博采各拳术名家之长,创造了“内外一体”、“意动一致”的大成拳;并在一生数十年实践中,对该拳理论和实用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答疑大成拳     
李照山 《精武》2004,(10):46-47
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习武者,以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笔者提出大成拳方面的问题。笔者择其所要,加以整理,权作答疑,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李老师,您所传授的大成拳里有"筋骨训练"吗?是在什么功法里?很多武友对我说,有"筋骨训练"才是大成拳的真传,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8.
流传在我国间的拳派众多,太极、形意、八卦……不仅国内老幼皆知,在海外,它们的影响也逐日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然而,大成拳却不似以上几种拳那样为人所知。大成拳是一代武术宗师王芗斋老先生,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吸收了太极拳中的沾、粘、连、随四大要点及柔化之力,又吸收了八卦拳中舒展的身段、灵活的步法,以及少林派拳法中的立禅功诸精华,创立的  相似文献   

19.
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大成拳(意拳)以强烈的实战性著称于世。大成拳外形简单,内涵丰富,我们在练功之余,一定要多看王芗斋先生拳论,反复揣摩。在王芗斋拳论中,以《拳道中枢》(又名《大成拳论》)为其代表作,在该作"论信条与规守"一节中,芗老提到了大成拳五字诀:"......再以恭、慎、意、切、和五字诀示之......恭则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圆身。虚无求实切,不失中和均,力感和透电,所学与日深。"下面就本人的练D体会,采阎革谈谈这五字诀。'巨目巨,,即藻酸。四枉、试办、友力寻一"郡一定要恭恭颤抖.知阿拜舍四…  相似文献   

20.
高臣  高贵 《精武》2003,(3):32-33
站桩求力是大成拳重要的修炼内容,但当今一些习大成拳者并不明求力之要领,故苦耗时间认为功深而力自成。殊不知,没有正确要领的桩功不但不会长力,而且会使肌肉松懈,本力锐减。笔者有感于桩法失真之现状,愿就自身所得整理此文,以期对广大爱好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