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何谓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英文为home schooling,在国内,有人译作“家校”,但这种翻译显然不足以表达home schooling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活动意蕴。因此,我们认为将之译作“在家教育”更为恰当。 1.在家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区别 所谓在家教育是指学生不到学校接受一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间,而是以家庭为中心,并由父母依需要对儿童进行教导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法 “在家上学”,又称“在家自行教育”是指在家长的安排下,由符合条件的专门人员,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教育,以完成基础教育任务的教育活动。它包括传递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品质等。在家上学这种教育方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如今正以一种迅速发展的态势影响着本国的基础教育。它迅速地重新确定家庭教育的价值,彻底改变着教育的现状。到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在家上学”是在学校教育制度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家长依据自己的教育意愿兼顾孩子成长需求的一种自主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家上学”在全美实现合法化后,这种形式获得了更多的生长资源,特别是与公立学校的合作不断增加,促使“在家在校”教育类型的出现.虽然争议不断,许多家长也在自力更生与融合发展之间进行着艰苦地抉择,但“在家上学”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合作会继续下去,“在家在校”教育类型也彰显出成长的活力,这体现出教育部门对“在家上学”的关注,反映了“在家上学”的成长路径不断开阔.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国内外有关保护学生“学习权利”的法律规范,分析了保护学生学习权利立法的基本理念,认为只有从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层面入手才能全面完整地保护学生的学习权利。指出从内部环境层面保护学生学习权利实际上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权”的界定问题,同时还对学习权的法律意义做了分析界定,为我国将来的相关教育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认同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调节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之间和讨关系的重要作用,而教育产业化观念对学生“认同意”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弱纯的弊端。强化学生的“认同感”教育,谨防教育产业化思潮对这种教育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在学生群体中建立起自觉的情感认问。  相似文献   

6.
麦全开 《中国德育》2005,(12):79-79
“三结合”调控式典型教育是现代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和社区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做法。我校针对生源素质低下的特点,依靠“三结合”力量对学生进行典型教育。要求学生在桉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实践证明,这一教育模式对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道德水平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观点,道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作为教育教学实践者的教师,与一切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知识、思想,有着自己的理解力、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这种研究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现象和存在为对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为核心内容,以修订、完善、补充、发展为目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的一份题为《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下文简称《报告》)披露,目前国内在家上学群体规模约为1.8万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如果再加上家庭学校、国学学校等"体制外"就读形式,当前国内接受非学校化教育的学生人数达到10万人左右。1.8万学生在家上学,是一种非主流的教育方式,人数少,但涉及家庭和社会诸多方面。那么,这种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宣泄,还是教育的另一种出路?或许是给中国教育传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引起各界人士的热议。而专家声称,一些家长让孩子放弃学校教育,选择在家上学,是不满现行教育体制的选择。而今它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长寻求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实践,这种体制外的教育创新,也会给体制内教育的改变带来重要意义。当然,对"在家上学"教育模式也存有疑虑,中国还没有相关立法规范这种教学模式。父母授课能力、家教资质和评估等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自生 《中国教师》2011,(23):17-18
我个人不太赞同“在家上学”这种教育形式,因为在家教育不可能取得在校教育的效果。一是家庭的教育资源有限,二是教育是有环境要求的,人是群居动物,脱离群体,对形成健全的人格不利,而与教师、同学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选择"在家上学"的美国家庭越来越多。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家上学"满足了不同人群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文章分析了美国家庭选择"在家上学"的原因、家庭特点,以及"在家上学"的立法情况和这种教育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及产生的效果。美国的"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是一种在学校之外(主要是在家中)进行的,由父母或监护人对其子女或被监护人主导实施的教  相似文献   

11.
"校讯通"业务不仅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掌握"校讯通"业务的应用现状以及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潜在需求,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学生对"校讯通"业务的认同度,掌握"校讯通"应用的真实情况,并探查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期望和需求,为移动学习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郑煜 《中学教育》2009,(5):14-17
“新基础教育”的学生立场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班刊创意推动,巧妙评价,适时引导等方式唤醒学生自主写作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张扬个性倡导学生自由写作;在此基础上还要强调对基本的作文章法的练习。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社团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阐述了高校学生社团承担学生权益维护功能的深厚的理论支持与现实基础,分析了作为学生管理的"民间组织"大学生社团在学生的权益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履行好学生专业社团维权功能提出了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频繁出现,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保障自己的权利。学生作为公民应该辜有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学校应该有责任和叉务保障学生的人权。目前,虽然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还没有定论,但学校应该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保障在校学生的人权。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课堂都是教师主导的舞台,提问是教师的"权利",回答是学生的"本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重视,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一趋势下,"生—生"课堂提问模式主张开发"学生经验"这一宝贵资源,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少讲、精讲,多给学生留些"空白",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对"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概念、价值、策略和操作框架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鼓励更多教师将此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到校外参加各种社会兼职,许多学生遭遇了权益侵害。分析了大学生社会权益侵害的现状,讨论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大学生社会兼职权益保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方知识的概念、在学校教育中传承失位以及可能的对策三个方面对首部裕固族教育研究专著——《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进行了评论,认为该书就地方知识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做出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富有学术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draw on accounts from students to inform a Middle Schooling movement that has been variously described as “arrested”, “unfinished” and “exhausted”. We propose that if the Middle Schooling movement i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worlds of students and develop new approaches in the middle years of schooling, then it is important to draw on the insights that individual students can provide by conducting research with “students-as-informants”. The early adolescent informants to this paper report high hopes for their futures (despite their lower socioeconomic surroundings), which reinforces the importance of supporting successful learner identities and highlights the role of schooling in the decline of adolescent student aspirations. However, their insights did not stop at the individual learner, with students also identifying cultural and structural constraints to reform. As such, we argue that students may be both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inquiry into individual school reform and for the Middle Schooling movement internationally.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合法权利的保护及其救济逐渐受到关注,但效果并不理想。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目前常用的救济途径是申诉,这导致当前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存在不足。因此,应从健全教育申诉制度、完善教育仲裁制度、引入教育听证制度、健全教育行政复议制度、确立司法救济制度等方面来完善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包括权利主体意识、权利实现意识和权利救济意识。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权利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权利实现意识具体、明晰,而义务承担意识虚无,权利救济意识薄弱。大学生权利意识需要通过依法治教,加强法治教育课程建设等途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