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由于用人单位的需要,我跟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将提前就业!”班上掌声雷动,叫好声响成一片。然而,面对就业,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的经济模型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两种经济学解释,即“价格刚性”解释和“价格机制有效”解释,并通过对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所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考察分析了究竟是哪一种经济学解释更适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在就业市场上,市场调节不但是有效的,而且起主要作用。社会上普遍认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不是经济学角度的“失业”问题,且并非完全是高校扩招带来的直接后果。社会大众意义上的“就业难”与“失业”在经济学角度来看更多地是指“自愿性失业”和“职业搜索”过程中的“摩擦性失业”,这些可以通过市场调节、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和完善就业信息系统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随着实习的临近,很多同学对将来的实习与就业感到了困惑和迷茫,如何使同学们正确的面对实习与就业,帮助同学们从当前学习与将来就业的困惑中走出来,在本文中针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原来的“天之骄子”开始进入“买方”市场,通过“双向选择”,进行“自主择业”,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三军对垒”的局面。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诚信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未就职先跳槽”的失信行为,不仅使大学生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对社会、用人单位乃至学校声誉都造成不良影响,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更要牢固树立“今天做诚信学子,明天做诚信社会人”的理念,让造假者没有市场,让诚信成为其择业、创业乃至成功就业的敲门砖。  相似文献   

5.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和难以预料的未来,同学们都有许多疑惑:就业的路该怎么走?初涉社会,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要经受哪些考验?前段时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与MBA畅谈工作与人生”活动,很受鼓舞和启发。在此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生就业不仅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还存在“择业难”的问题,两方面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尤为复杂。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的众多的困惑和偏见性观念,给大学生就业决策带来极大的障碍。本文将区分“择业难”与“就业难”问题,并重点分析“择业难”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一、大学生“择业难”与“就业难”问题的区别大学生“择业难”指大学生在选择自己就业的地区、行业、岗位时存在困惑,难以作出适合自己个性、兴趣、能力的恰当决策。而大学生“就业难”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给顺利就业造成种种障碍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於莉 《辽宁教育研究》2011,(11):107-110
大学生就业认知与社会环境、就业制度环境紧密相关。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认知生成的经济社会背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择业”则是其制度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形塑理性化就业认知凸显重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确立,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积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确立面向市场的理性化的就业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8.
郑方 《大学教育科学》2006,6(6):101-101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不一而足,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快餐”性;内容上的“避虚就实”性,机构设置上的从属性,经费投入的无保障和师资队伍的低水平。当然,在统分体制改革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似乎无需考虑,但是面对新的就业体制和经济体制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就业指导能力。为此,笔者试从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就业指导的保障措施——机构、经费、师资等方面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腹背受敌”“前后夹击”的严峻形势。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持续增长并将继续保持增长若干年,另一方面,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就业工作仍然延续的是一二十年前的工作范式,呈现出“条块化”“点状化”“碎片化”“功利化”等明显特点,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左支右绌”“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推动高校的就业工作范式转变,要树立“大就业”的工作理念,在体制机制上推动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是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规范劳动就业与职业岗位关系的国际通行制度,它是对求职者进入职业岗位而提出的一种专业技术、技能要求,具体表现形式为“职业资格证书”,它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它和学历证书一起被社会所重视,被称作“双证并重、双证并举”,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就业准入制度”不只是对大学毕业生而言的,它适用于所有的求职者。大学生“就业准入”制大学生“就业准入”制是专对大学毕业生而言的。所…  相似文献   

11.
吕剑波 《大学时代》2006,(11):26-27
面对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毕业生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就业方式——“零工资就业”,通过在单位企业干一段时间的无报酬工作,来赢得就业机会。但这种既无承诺,又无保障的就业模式,引起了各方面的争议。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求职就业都有两种资本,即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个人在就业求职竞争中,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大小,是衡量一个社会公正程度的刚性指标。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社会资本”在就业市场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正负效应,我们不应一味地批判由于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占有量不同而造成的就业不公,而应积极引导它的正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这个带着艳丽光环的名词,已经变得极为平常。而到今天,“研究生”这个曾经辉煌的词语也同样开始褪去自身的那层光彩,开始面对严峻的现实。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而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呢?南京一家媒体就用“硕士生成了人才交流会陪衬”为题,报道了就业寒流对研究生的袭击。而在北京一辆公交车上,一个老头对另外一个说“知道吗,昨天开招聘会,去的全是研究生!现在研究生也不好找工作了!”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不仅要从挖掘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上下功夫,还应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毕业生就业的成败和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直是就业者的热门话题,但更多的指导都是试图去纠正他们负面的心理,本文想告诉同学们,无论是迷茫还是焦虑都很正常,关键在工作之前或过程中,如何准备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乃至人生。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就业"售后"服务的思考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职院校除要重视开拓和发展新的就业渠道外,还应高度重视就业“售后”服务工作。就业“售后”服务不仅直接影响高职“客户”的“再次购买”,更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长期发展。文章结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实践。对高职院校就业“售后”服务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究竟应该怎样才能摆脱“毕业即失业”成为了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道德能力来解决就业困境就成了当下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职院校除要重视开拓和发展新的就业渠道外,还应高度重视就业“售后”服务工作。就业“售后”服务不仅直接影响高职“客户”的“再次购买”,更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长期发展。文章结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实践。对高职院校就业“售后”服务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3):F0002-F0002
面对高校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华东师范大学群策群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1+×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服务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品牌的建设。特色工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传统教育观人才观的偏差,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法律规定的粗疏,成人学生自身的特殊性等原因,使成人学生不仅要面对就业者面对的性别歧视、外貌歧视等一般性歧视,还要面对学历歧视、年龄歧视、婚姻状况歧视、待遇歧视等不公平的歧视,导致成人学生的平等就业权难以实现。因此,笔者建议在立法上扩大《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内涵和劳动歧视的范围,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加大对成人学生就业权的保护。在司法上完善就业歧视的救济程序和就业歧视惩罚性条款,加大执法力度。在配套措施上建立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援助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成人学生就业基本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