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自提出后受到全球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充分了解当前国内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现状,文章以CSSCI期刊库为数据源,以“人工智能”和“教育”为关键词,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通过可视化方法对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呈现,并采用聚类方法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分类,详细探讨各类团的研究内容。最后,总结和讨论了人工智能教育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为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价值归宿是为教育主体赋能、为教育系统赋能.何以可能、如何赋能是其核心问题.人工智能交互是人工智能赋能的关键,如何理解并运用其视觉交互方式,扩展实践赋能空间,增强实践赋能"活性"是需要研究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结合研究文献和实践应用考察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形态及特性,在"交互赋能"观念下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交互形态及视觉交互方式;立足"可视化"研究和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分析了视觉交互的"赋能"通则;最后在教育赋能层面上从学与教两个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视觉交互应用为教育主体带来的影响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认为,可见性、可变性与智慧性是人工智能视觉交互应用的三大赋能通则.人工智能视觉交互的赋能实践,可充分发挥赋能通则的认知"内辅"与互动"外辅"效用,设计并运用视觉交互方式与形态,从认知方式到行动策略全面促进学习,从个体差异到群体共性精准改进教学,并在赋能行动的智能理想与教育现实间辩证地应对人工智能交互赋能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传统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多以人脑分析为主,存在依赖专家、分析效率低、分析不准确等问题。信息化课堂中教学行为分析多通过单一言语行为来考量,手势、眼部表情、身体动作等其他课堂行为难以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传统和信息化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局限,实现了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更加精准、全面、真实。研究从舆论造势、技术担忧和安全伦理三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发展困境。研究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发展、困境和路径的分析,认为,“人工与人脑的统一”为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带来创新突破,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大模型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在通用领域有显著进展,但在教育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提出可以构建教育领域通用大模型,并使其通过下游任务适配形成三类多模态教育大模型,从而形成三种典型教育应用,即教学资源自动生成、人机协同过程支持与教师教学智能辅助。在此基础上,文章以“多模态汉字学习系统”为例,利用多模态大模型实现跨模态释义生成,展示了多模态大模型在辅助语言学习方面的应用潜力。最后,文章针对教育领域通用大模型研究、多模态教育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及其带来的潜在风险与可能触发的教育变革,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进一步提升应用型高校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水平,同时能实现科研成果向业务价值的转化,提出了建设具有多模态人工智能数据分析能力的实验和科研一体化的教科研服务平台。多模态人工智能是计算机视觉和交互式人工智能模型的融合,基于应用型高校的基本特征,在分析了服务平台功能需求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引擎模块;实现了其关键核心技术多模态数据重构及转换、多模态深度学习服务平台;构建了基于平台应用的人才培养课程服务体系。可为高校在教学、管理、人工智能实训、大数据开发和可视化、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课程实训资源等多方面提供核心技术应用和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适应评价、语音语义识别、课堂辅助技术等,彻底重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职能。人工智能技术和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优化教学实践相关环节,改善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因此,国内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地融入人工智能元素,以实现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持续深化,高等教育发展既迎来了创新机遇期,也进入了改革深水区。综述国内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进行的变革,分析变革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启示,从政策引领、顶层设计、高校转型、师生转变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应对未来高等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要在吸收和融合传统教育教学优点的背景下,对教学资源的内容、形态、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活动的方式、学习评价的手段等进行系统变革。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变革可以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创新、课程体系建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可以精细化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学生需求,优化个性化思政教育方案。数字技术还能协助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问题。数字技术能聚焦社会问题,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挖掘,全方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行为特征和学习状况。数字技术能打破时空限制,提升思政实践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数字技术提供全面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进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力与技术能力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教育要通过创新发展引领教育变革,为护航此行动,研究在解析智慧教育愿景的基础上,探究了5G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XR、区块链等主流和新兴技术对智慧教育的赋能作用,并进一步从学习环境生态化(从O2O到OAO再到OMO)、行为主体协同化(由人际协同扩展到人机协同)、教育教学适性化(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和学习评估"全息"化(从平面走向立体)四个方面探索了技术赋能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承认技术变革力量的理念下,研究更主张对技术秉承"喜新不厌旧"的态度,希望研究也能够为本领域同仁与上级领导部门研制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是驱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因素。人工智能通过嵌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议题设置、内容生产以及信息传播的整体性话语实践过程,能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理”的有效性以及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活化”渗透。然而在具体运行中,“智能依赖”、“资本僭越”以及“技术过载”又致使这一赋能过程面临诸多潜在风险。为此,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和视角出发,从确立价值前提、创新协作模式、打造数字平台以及推进制度供给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14.
即便以ChatGPT和GPT-4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个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还是应该首先关注在应用这一模型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应对人工智能的能力,或者说发展他们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处的智慧。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教育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所不能实现的事情恰恰是人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包括发展人类独特的理性、人类智慧的集体性与丰富性、人类文化的适应性、人类的道德与伦理选择以及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完善、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理想与追求。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坚守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专注于学生道德、伦理、精神与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为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提供必要的指南,以确保年轻一代在正确地使用人工智能前提下,持续地发展人类的集体智慧,从而创造人类共同幸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16.
当前人工智能已在各个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创新中不可忽视的技术手段。探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优势解决当前研究生培养遇到的困境,从建立知识图谱、突破时空约束、多样考评方式以及自适应学习等视角,提出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汹涌而至,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以大数据、并行计算、深度学习为内驱力的人工智能引动着现代教育的智能化发展,成为促进教育前进发展的重要引擎,赋予教育以巨大的智慧力量。在人工智能巨大的发展机遇下,教育想要抢占先机,必须提前布局。但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教育发展上面临着诸多难题。对此,可从教育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大数据挖掘与采集、学科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政企学研合作四方面,初步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选择。人工智能作为“手段”之利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目的”之需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与乡村教育融合的逻辑基础。同时,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存在着乡村教育精神空虚、乡村教育文化遮蔽、乡村教育特色丢失等方面的使用限度。应从智慧助推育人本质的回归,技术借力乡土文化的传承,智能推动异质发展的促进等方面加强乡村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9.
在智能时代,基于教育数据打造驱动教育不断发展的"教育人工智能大脑",是一个前沿而紧迫的问题.数据中台的出现为实现教育数据的快速流转与价值发掘,构建最强的教育大脑带来可能.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教育数据中台之于"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以及"如何应对"等教育应用的前景及OneData的核心运行机制;然后从教育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开发层、数据服务层和数据治理层等方面剖析教育数据中台的技术架构;最后结合当前教育数据中台建设的基本情况,从顶层数据意识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服务生态三方面提出教育数据中台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教育数据中台的落地做铺设.  相似文献   

20.
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是转向人工智能教育,推进教育智能化,其突破口是教育智能技术创新。随着以AIGC为代表的生成式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的突破,以及ChatGPT教育应用的风靡,人工智能教育的领域与学科迎来大发展机遇。双向赋能形成了教育人工智能和智能化教育双领域。人工智能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双向赋能,逻辑终点是教育的高绩效和培养智能素养。本文分析了AIGC教育应用的9大技术场景与4大角色任务,并基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双向赋能理念,论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领域、学科与专业创新框架,提出了学科研究范式体系以及专业创新的源动力、任务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