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走进文本,领略自然美;理解文本,体验社会美;拓展文本,欣赏艺术美;利用习作,创造表现美。通过美育教育,让学生走进文本,领略自然美;理解文本,体验社会美;拓展文本,欣赏艺术美;利用习作,创造表现美;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美的感受能力 人们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我们读人家的作品,能理解它的内容,并不一定能体会它所具备的内涵美。对作品的理解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而对作品的美感则更多地表现在情感和想象上。这就是说,美感是理解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要使自己从作品所表现的‘境’中看到‘形’,从‘形’中感到‘美’。比如阅读朱自清的《春》,就要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这篇作品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美好的景物,我们就要从这些美好的景物中看到那一幅幅春光明媚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这就是‘形’,从‘形’中使自己感受到自然美,艺术美;再从‘美’中产生出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情’。任何  相似文献   

3.
理解自然美的关键在于科学回答审美关系的性质。审美关系是“创造美的劳动者与欣赏美的主体之间所结成的关系”。从审美关系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自然美其实是人的美、生活美的映现。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精妙佳作,要使学生感知作品的自然美,逐渐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品发生感情的共鸣,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美学渗透。一、朗读中感知表象美作品的自然美首先要从朗读开始。朗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情景氛围,让审美主体体会审美客体的音乐美、语言美甚至情感美。  相似文献   

5.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充分体现了作者"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再由景写人,尾联抒情明志,揭示主旨.全诗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思想美、人格美及其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相似文献   

6.
武庆红 《考试周刊》2014,(82):15-15
晋代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情怀。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于是产生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类作品,可谓最优美的写景文学。中国古人十分懂得山水与自然美是"人情"的需要,自然美和"人情"的融洽是维系人与自然的纽带。作者在对"死生"问题抒发感慨之后,批判了庄子消极的虚无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抒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比例,因而写景抒情诗在诗歌鉴赏中占"半壁江山"。那么,这类诗歌命题者会从那些角度命题,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8.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就总的情况来看,这类文体写作训练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那么,原因何在?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又在哪里呢?先说原因,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我们以往对这类文体训练的主要目的并不十分明确。一般说来,优秀的写景抒情文章,都是用美的语言,绘美的图画,表现美的感情。可  相似文献   

9.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对中国写景艺术有突出贡献。王维风景诗的审美特征有三方面:一曰自然美;二曰绘画美;三曰音乐美。  相似文献   

10.
朱萍  袁浩 《小学语文》2007,(4):35-36
语文教科书中有不少写景的课文,如何处理、把握这类课文的教学,使孩子们从中领略动人心魄、撼人心旌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获得赏心悦目、催人奋进的审美享受呢?从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和李伟忠老师执教的《鼎湖山听泉》两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浅论材质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不同时代材料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史的划分,提出材质的不同所产生的联想和美感,以及给设计师的启迪作用;就材质的美带来的审美对象的问题,让人们认识到只有注意材质的自然美和它在设计中的地位,才能设计出具有材质自然美的成功作品。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内容蕴含自然美、情感美、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教学上要力掘美的潜质,让学生理解美、体会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具备美育的特殊条件。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丰富学生的感情。语文课本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文章精华,熔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于一炉,给语文美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从审美角度来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去欣赏美,感知美,领略美,识别美。一、欣赏自然美自然美就是社会生活中自然物的美。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层出不穷,千姿百态。日月星辰、山川草…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具备美育的特殊条件。美育的主要仟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丰富学生的感情。语文课本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文章精华,熔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于一炉,给语文美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从审美角度来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去欣赏美,感知美,领略美,识别美。  相似文献   

15.
如若散文是美文.最能彰显其美质的.那就是写景状物类了。这类散文最具美景美致、诗情画意.最受中学族青睐。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美文.大多属这类写景咏物散文。近日从《文汇报》上捕捉的一篇《秋风野菊》,可以说是写景状物散文的又一好作。  相似文献   

16.
章论述了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及其欣赏,从自然景观的空间美、动态美以及从运动角度欣赏自然美等方面对焦作云台山美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周月霞 《文教资料》2007,(15):79-80
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尤其是写景诗纷繁多姿、意韵生动,“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因此,我们必须要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认真读懂诗歌的意韵。高考诗歌鉴赏考题中,常有鉴赏写景特色的题目出现,我们如何全面地解答这类题目,并从写景诗中获得深刻的审美感受呢?本文从三个方面:一、内容方面(绘声绘色、动景静景、情景交融);二、表现形式(写景的不同角度、写景的层次);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归纳出写景诗的特色,揭示出解答这类题目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文艺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理解文章的标准不应单纯地再现作者的本意,而应多方面深入地认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在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名篇时,不失时机地唤起学生对在登山临水游古访胜的阅历中的心理认同,激发和满足青少年学生活跃思想、渴望新奇和创造的心理,将语境思维和表达训练通过想象的联想,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对联形式让学生自我表现才华,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课文中有着大量的诗歌、散文、游记、小说等。这些作品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因此,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几乎每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钓鱼》(五年制语文第9册14课)注意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极利于教师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中写景状物以清新的文笔、美妙的语言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人物刻画又以淋漓尽致的笔调揭示了人物的内心美。文章一开始,“我家住在村子中央,一条小河由南向北从我家门前流过。我们村的孩子都爱在这条河里钓鱼”。这就可以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一种美感。丰子恺曾说:“对于自然美的真实的爱护心,尤为美的教育上要务。自然是美的艺术的源泉,亦可说是人生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语言中的写景状物与大自然的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层层分析,仔细咀嚼,定能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课文紧接着让人感受到的是阿成的健美。“他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