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庆霞 《职业圈》2011,(32):75-75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单位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其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一个企业、单位或部门要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与有效很是关键,所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单位管理层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内部控制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不仅能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欺诈行为。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是统合企业整体的有力工具;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内部审计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或项目及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且发表了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5.
陶光林 《职业圈》2011,(8):103-104
内部审计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或项目及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且发表了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对有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产的增减和费用的支付等经济业务,规定必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处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保护国有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障经济活动协调有效的运转。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复杂和国家对资源性企业的监督力度加强,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指单位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单位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
梁婷 《职业圈》2012,(6):91-91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相似文献   

11.
张晓琴 《职业圈》2013,(2):113-113,115
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约束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为内部控制的成功提供合理保证。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组织内部经营活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的方法、程序和措施.文章立足于当前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并就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薄弱的表现及其成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做一简析,以期使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的活动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萍 《职业圈》2014,(8):92-92
在为了合理保障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性,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公司各项考核政策、规定的贯彻执行,评价公司的经济效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相关内部管理制度为依据,结合业务费用控制、销售合同控制、等方面着手建立一个基本的内部控制框架系统,以计算机程序为运作载体,充分利用数据库软件数据共享的强大功能,实现各控制模块的信息共享,实时有效的监控企业当期经营目标的实施状况与完成进度,从而为企业领导层提供和反馈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意外风险。  相似文献   

15.
企业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一个信息流和业务流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流程,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也会使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文章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就信息技术下企业内部控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控制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一个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内部控制制度,再将其放进经营活动中检验进行扬弃的更新、提炼过程.文章建议不断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企业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边海英 《职业圈》2013,(3):96-96
现代企业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按照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结合我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常征 《职业圈》2012,(29):122-122,124
内部控制是指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严密的、完整的体系。其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效率性、资产安全性、财务信息可靠性。会计内部控制是其重要的部分,能使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企业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9.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根据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的含义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企业的运营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一般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自我评估和内部监督等五个方面。针对建筑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由建筑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杨猛  周晶  李鑫旺 《职业圈》2012,(21):83-8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在合理的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运营效果,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健全与单位内部管理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又符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