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索我国排球运动员创伤发生的规律,从而为寻找预防和减少训练及比赛中的创伤提供依据,对我国419名排球运动员进行了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为2.6人次/1000h,所有受试者在训练中损伤的发生率为1.8人次/1000h,比赛中的损伤发生率为4.1人次/1000h,踝关节损伤发生率是1人次/1000h,是排球运动中的最常见损伤。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上海市中小学生的409例运动创伤案例、创伤发生率的性别和年级特征显示:男生占76%,8年级达到最高峰,女生占24%,6年级达到最高峰;女生的运动创伤发生率高峰较男生早2年出现;但女生在11和12年级阶段的运动创伤发生率为零,这也许和女生到高中阶段运动过少等变化有关.从受伤的性质特征看,基本集中在骨折(骨裂)、扭挫伤,女生和男生都将达到约90%的高发生率.根据这些特征提出,要减少或预防受伤的发生,首要要采取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逐步提高力量和耐力素质水平,同时要在技术教学、课堂组织以及纪律安全教育方面着手预防创伤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篮球运动的对抗性不断向高强度、高速度、逼抢更凶狠的方向发展,从事篮球运动的受伤率也随之升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阐述篮球运动的致伤因素及预防措施,旨在避免或降低运动创伤的发生率。1研究背景篮球运动是广东省技校学生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之一,但激烈的篮球运动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损伤。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薄弱,自我保护和损伤后的保养恢复措施不够重视,受伤之后只依靠传  相似文献   

4.
曲棍球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家队等9支曲棍球队共121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共查出111处损伤,48种伤病,总发病率为60.33%。其中腰肌筋膜炎发病率最高,为12.173%。损伤病因中训练过度致伤占首位,为35.897%。此外,与误伤、技术失误及场地因素亦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年男性糖耐量减低(IGT)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对IGT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入选的172例IGT患者、177例糖耐量正常(NGT)者进行调查,在IGT的相关危险因素中,比较分析其中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与IGT发病的关系,结果:(1)饭量>400g/天,IGT组91.9%(158例/172例),明显高于NGT组的41.8%(74例/177例),有显著性差异(x2=103.646,P<0.01);(2)摄肉量>100g/天,IGT组62.2%(107例/172例)高于NGT组的40.7%(72例/177例),有显著性差异(x2=16.187,P<0.01);(3)吸烟20支/日且持续2年以上的,IGT组51.2%(88例/172例)高于NGT组的9.04%(16例/177例),有显著性差异(x2=95.644,P<0.01);(4)每周3次以上(含3次)的体育锻炼,IGT组15.1%(26例/172例),低于NGT组的65.5%(116例/177例),有显著性差异(x2=94.818,P<0.01)。结论:饭量>400g/天、摄肉量>100g/天、吸烟及体育锻炼少可能与中年男性IGT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既往运动创伤文献报道甚多,但对中学生运动伤病调查除许璋泉(1978),费植荣(1983)等有所报告外,国内甚少报道。特别对农村中学运动创伤调查未见报道。因此,笔者对城市与农村中学生的运动伤病进行了调查,以比较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运动伤病的差异,并能够初步了解浙江省中学生运动伤病的概况,为全面重视中学生运动伤病的预防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齐对22名摔跤运动员的伤情进行了调查,发现全部有运动创伤,以耳廓、腰、肘、颈部发生率较高。其中急性损伤占67.85%,以韧带损伤最多;慢性损伤以颈、腰肌劳损为主。动作不正确及慢性劳损是创伤的主要原因。文章对6种常见的运动创伤进行了分析,并就创伤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部分高校女生运动创伤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加升 《体育学刊》2002,9(2):38-40
为了探索女大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发生运动创伤的基本规律。在大学里随机抽取了调查样本进行运动创伤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运动创伤的年平均发生率超过20%。创伤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创伤的类型以关节韧带拉伤、皮肤擦伤和肌肉拉伤为主。创伤常发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中。常发生创伤的运动项目是田径、排球和篮球。导致创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差、准备活动不充分,为此。提出几点相应的预防创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肇庆学院非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大学生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并进行统计整理,得出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部位及发生率是:手指(26.42%)、踝关节(22.54%)、膝关节(11.92%)、手腕(10.10%)和腰背部(8.81%).损伤原因构成及发生率是:准备活动(30.9%),违反规则(25.13%)、技术错误(19.43%)、场地(13.47%).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很多是因为不认真做准备活动,技术差,思想认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等.最终根据结论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以减少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国际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汉体院、湖北省自由式男子摔跤队43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调查.43名运动员中,伤39名,患病率73.68%;查出伤病68人次,人均发病率152.9%.调查结果表明:训练场受伤占96.55%;损伤主要发生在专项训练时,占89.66%;损伤性质以急性转慢性为主,占66.18%;以膝(66.17%)、腰(19.12%)、手(8.83%)为好发部位;占全部损伤的94.12%.以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最多(45.59%)、腰肌筋膜炎次之(14.70%)、膝部半月板损伤9例占13.24%.影响训练的创伤占44.12%;治疗总有效率61.76%;在病因中以专项训练因素为多见,占67.65%,其次为身体训练、训练安排及比赛因素等,其中以专项训练过多最为多见,占70.59%,其次为技术失误及误伤、缺乏保护等.作者指出,提高技术训练水平、加强训练场医务监督、重视急性伤的处理是减少创伤患病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高校商学院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态度、行为状况,为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该校商学院5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82.8%,各知识点知晓率在34.3-97.6%之间.来自城镇学生的总知晓率(83.4%)比来自农村学生(81.6%)高(x2-5.270,P=0.022),33.8%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83.4%学生在发生性行为时会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应结合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情况及其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广州市1650名中小学生轮滑爱好者进行运动损伤调查,为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策略提供依据.广州市中小学生轮滑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率为70.25%;主要损伤部位是手腕部、肘部和膝关节,损伤类型有擦伤、扭伤、挫伤、拉伤等;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30.72%)、缺乏自我保护(22.01%)和注意力不集中(13.12%)等.中小学生有效地预防轮滑运动损伤应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合适的场地、护具和鞋子,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放松活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了解岳阳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状和特点,为控制和预防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提供依据。文章统一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法进行现场调查,采用Spss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被调查学生中,曾尝试吸烟率为36.31%,吸烟年龄≤13岁的报告率为28.54%,目前吸烟率为13.76%。曾尝试饮酒率为48.11%,饮酒年龄≤13岁的报告率为30.06%,目前饮酒率为30.21%。上网率为40.59%。结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呈上升趋势,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城乡特点提出相应的健康行为指导,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并非所有类型身体活动都益于个体健康,休闲性身体活动(LTPA)更能代表个人“主动运动”习惯且与个体健康关联程度更高,本研究通过LTPA为切入点,探究成人最佳LTPA推荐量。方法 对507名成年人进行LTPA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使用偏相关分析、ROC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1)控制年龄、性别、工作性身体活动、交通性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后,LTPA与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效应,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正相关效应;2)控制混杂因素后,ROC分析结果显示预防高血糖LTPA要达到111min/w、预防肥胖要达到119min/w、预防高血压要达到107min/w、预防TG升高要达到119min/w、预防代谢综合征要达到107min/w; 3)在调整混杂因素后,119min/wLTPA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极好(Hosmer-Lemeshow检验2=2.712,P=0.951),满足119min/w推荐量后本受试者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体操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国家集训队等88名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为:骶棘肌慢性损伤15.9%,腰椎棘上韧带损伤、腰椎棘间韧带损伤、腰肌筋膜炎和距腓前韧带损伤各占6.8%,腰三横突末端病、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和拇囊炎各为5.7%。创伤发生与专项运动有明显的关系。作者对创伤产生的病因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创伤发生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22各散打运动员的运动创伤进行了调查,并对运动创伤发生的原因及部位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运动创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排球     
G842.1 9803002袁伟民说-深化排球改革时机成熟〔报,中,B〕/杨玛俐,王渝燕∥中国体育报.-1996年4月229日.-2(MXB)排球∥改革∥体育工作者∥方案∥计划G842.1 9803003以全国甲级联赛实行主客场制为突破口,深化排球竞赛的改革-全国排球工作会议结束〔报,中,B〕/王渝燕,杨玛俐∥中国体育报.-1996年4月30日.-1(MXB)排球∥工作会议∥改革∥甲级联赛∥主客场∥制度G842.145 9803004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刊,中,A〕/墙壮,马林,印春福∥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1).-25-28表4(XH)排球∥优秀运动员∥战术∥训练∥特征∥损伤∥预防∥调研对国内优秀女排进行创伤调查表明,创伤发病率高、分布广,急、慢性损伤多集中于膝、踝、腰、肩;各种伤病发生率以踝关节扭伤、髌骨劳损、腰肌劳损、肩袖损伤等位居前列,与过去报道相比,髌骨劳损减少,踝部成为新的易伤薄弱环节;技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CMI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苏州市两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1)苏州市高职院校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25.28%,其中理科类的亚健康发生率为19.15%,文科类的亚健康发生率为32.50%.(2)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有所不同,但无明显的差异性.(3)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父母的期望、从事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包括作息时间规律情况、按时进餐情况、上网时间等都是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重要原因.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则会向健康方向发展,否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健美运动员运动创伤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84名优秀健美运动员进行创伤调查发现,男运动员的创伤发生率为91.4%,女运动员为85.7%.其创伤特点主要为慢性劳损性伤或由急性伤迁延所致的慢性伤,急性伤只占15%左右.男运动员创伤主要集中在腰、背部,女运动员创伤主要集中于胸、肩部.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运动创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怀化学院98、99级112例运动创伤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运动创伤的种类中,以软组织的创伤率最高,占总创伤的89%,其中以膝、踝关节创伤为多见。导致大学生运动创伤的项目主要是篮球、足球、体操,占总创伤的65%,同时对体育系学生膝、踝关节创伤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治运动创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