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讨论了文化对心理健康观念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异常的发生率和心理异常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还分析了不同文化对心理异常的应对和处理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出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同时存在、交互影响的复杂状态。因此,人们应理智分析并积极应对网络化的挑战,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网络化对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维护和增进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必然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强烈冲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这种冲击将会越来越大。由于女性自身的特殊性,必然会感到比男性更大的冲击。因此,关注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维护和促进女性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文化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子。文章在简要回顾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基础上,重点从宗教信仰、民族认同、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生态环境和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诸文化因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双重影响:传统文化中“义利统一”的价值观、“形神合一”的自然观、“仁爱为上”的处世观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模式的确立、教育效果的达成都有积极意义。但是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取向性、高度约束性特征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又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本文从儒家文化的角度,由天人合一、入世有为、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为政以德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文化对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其对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企业文化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建立起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中,笔者设计了“我与网络”方面的调查,其中在“你希望老师与你怎样进行交流?为什么?”这一问题中,我班有90%的学生不希望在老师办公室或当着同学的面与老师交流,他们选择了短信、E—mail、QQ的理由是不用面对面交流,而且可以避免尴尬、害羞……鉴于此,笔者充分利用新信息技术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信息沟通方式,让它们成为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之间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沟通手段。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出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同时存在、交互影响的复杂状态.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理智分析并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个体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进入新的异文化环境时,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新入者会出现适应焦虑等困难。各高校应采取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文化整合的策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语的熟悉和理解程度等方法来解决文化适应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本看重从传统化、现代化和化环境变化等角度分析了化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意蕴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属性。缺少文化意蕴,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忽视文化意蕴的文化迟钝现象,从而使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没有特色,实效性也较差。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敏感性,我们应该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建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机制、探索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具有文化属性。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文化影响息息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是文化与人的心理双向建构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文化性格。这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调适的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等都存在文化差异。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占主流地位的独立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心理研究范式一直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文化回归”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回归”的现实意义出发,从大学生个体的文化自觉和高校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两个文化维度探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文化回归”。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社会文化取向的健康观念、典型的精神障碍在不同文化族群中的表现及其与特定文化的关系,民族的、本土的心理治疗方法整合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尝试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健康的积极品质已超越生理而进入了心理和社会生活领域;在社会文化取向的医学人类学发展的带动下,关注文化和个体行为两个变量关系的跨文化心理学,也将为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内在联系,又在教育的主体内容、目标与方法上有明显不同,但二者的终极旨归是一致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从创建互动机制、搭建互动平台、创新互动的工作体系等方面着手实现两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不仅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文化特征,而且心理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为研究者及研究活动的文化负载。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可以称为文化心理,研究者的文化特征可以称为心理文化。从文化心理到心理文化,体现了心理学文化意识的积极拓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文化取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民族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具有一定文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物在保存民族的记忆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民族文化的衰亡和民族文物流失的进程大大加速。如何保护民族文物从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国家文化政策迫切关注的问题。《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通过为我国民族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契机和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