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现代美国诗坛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受得美国民众的广泛欢迎,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弗罗斯特诗歌中动人之处在于其诗歌中的并存的传统与创新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诗歌于二十世纪初传入美国,兴起了美国诗人和学者对李白诗歌翻译传播和研究的热潮,庞德及其《神州集》可为代表。李白及其诗歌中生离死别的战争元素影响并启示了庞德,其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和写作形式对庞德《神州集》的成功也做出了贡献。李白及其诗歌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褒贬不一;如韦利就对李白生平及其诗作持批评态度,而另一些人则对李白诗中的道家思想抱有好感。两者都进一步推动了李白及其诗歌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现代派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久负盛名的美国诗人,长期以来,评论界普遍认为他的诗歌风格属于传统范畴。本文从诗人对现代科学理论、现代文明的态度及其诗歌的风格出发,发掘蕴含于其诗歌中的现代意识和现代主义创作倾向,对弗罗斯特其人其诗作了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诗歌将自然中具体意象与女性形象结合的艺术特色。认为诗歌中丰富的女性描写,是庞德生命的体验,是其美学追求与对女性精神慰藉的彰显。从生态批评和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庞德四首诗歌中的自然具象进行解读,分析了其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当下的全球文化语境下对王卓教授新著《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2016)进行了述评。该专著考察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少数族裔诗歌,即印第安诗歌、犹太诗歌、非裔诗歌,是迄今最全面的关于美国族裔诗歌的综合研究专著。本文认为,这一专著在宏观上反映了中国学者在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中国立场和建构中国学术话语的努力;在微观上,则不仅对美国族裔诗歌的基本面貌作了全面梳理,巧妙而深刻地勾勒出相关族群诗歌的独特性,而且提出了众多富有前景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张璐璐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5):77-78,152
伊兹拉.庞德是翻译史上备受争议的翻译家,但他英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在读者中广受欢迎,并且在美国诗歌现代化运动中起了非凡的作用。试从创译性方面入手分析庞德对诗歌翻译的解读,通过译作分析其创译性在汉英诗歌翻译中的体现,尤其是意象的再现。  相似文献   

7.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语言口语化、浅显易懂而又蕴含深邃的哲理。作为对经验世界的虚拟、映射和悬置,隐喻手法在其诗歌中的运用,于简化处、抽象处、细节处还有曲径处都恰到好处,使得诗歌作品含义隽永,充满魅力和无限趣味,给读者和研究者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8.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三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林 ( 1 836- 1 886)的诗歌充满魅力 ,主要体现在其诗歌中的三美 :朴素美 ;音律美和修辞美。  相似文献   

9.
美国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桂冠诗人娜塔莎·特雷瑟维(Natasha Trethewey)以书写美国非裔历史见长,个体叙事的历史化是其诗歌历史书写的主要策略。本文以特雷瑟维诗歌中的个体叙事为研究对象,探讨诗人利用诗歌创作技法对个体叙事进行历史化的途径,进而分析这一文学实践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认为,特雷瑟维诗歌中个体叙事的历史化主要从叙事者设置、跨媒介叙事和诗体、语言风格等维度进行,目的在于重申美国南方非裔个体及其代表的社会群体的历史话语权,以期美国"精神流亡者"的历史及社会权力回归。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诗歌的主旨和灵魂 ,是诗歌中最活跃的因素。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意象小诗立意新颖 ,境界独特 ,情感真挚 ,是诗歌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1.
左思在魏晋文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他的《咏史》八首开拓了咏史诗的题材,借咏史以抒己怀。在其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思想变化和复杂矛盾的心理。特别是所表露出的自信、自悲和自欺的心理从另一个角度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而富有魅力的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12.
罗伯特·弗洛斯特并非现代派,但他的诗歌中既有现代派的某些特征,又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传统因素。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正是构成弗洛斯特诗歌魅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女性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母性诗歌系列"通过歌颂母性,开创了20世纪中后期美国女性诗人的重要流派,即"母亲诗人"。普拉斯的"母性诗歌系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她自己的儿女为创作对象和创作灵感来源的诗歌;第二部分,注重思考和探索母性体验与创作力之间关系的诗歌。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母性诗歌",旨在揭示诗人创作"母性诗歌"的重要意义,即诗人通过书写母性来确定自己的诗人身份、实现自我的转变,试图从自身的"三重困境"中走出。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和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约客》,同是抒写闲情的名作。两诗对读.可以看出“四灵”诗歌对唐诗的学习。两诗均不是重大题材,在一片娴静之中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在江西诗派之后,为宋诗增添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沦陷区诗人南星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共性,它们具有浓厚的古典主义情调,和谐宁静。而“庭院”一词,作为他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这些诗歌内部空间的自足与封闭。而作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特例的《沉忧》则象征着对“庭院内的世界”的突围。它和南星其他诗歌一起,反映着诗人的创作心态和时代语境耐人寻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卞之琳集诗人与翻译家于一身.其创作迥异于以往的“滥情”诗风,以“智性诗”一改中国新诗面貌;诗歌翻译则选择了许多外国的抒情佳作.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构成了卞之琳文学生活中“情与理”的协调和互补.当然两者并非截然二分:其诗歌创作有“冷凝的抒情”,诗歌翻译也不乏智性的诗作.智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使卞之琳的创作与翻译互补共荣,共同构成他瑰丽辉煌的文学事业.  相似文献   

17.
李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奇特、冷艳,多写咏仙讽鬼题材,被称为"诗鬼",形成自己独特的"长吉体"。成为我国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本通过对李贺诗歌的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他的诗歌自成一体的原因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人何其芳的早期爱情诗作,往往是在为他逝去的爱情吟唱挽歌。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一首《雨天》,并结合何其芳真实的爱情体验进行解读,在理解诗人爱情感伤情绪的基础上,对诗人早期的创作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元好问的赠酬诗在体裁上以七言绝句为主。优秀的赠酬七绝,贯穿着亡国之悲、遗民之痛和人生感喟,表现了诗人的“真情”和“品性”,凸现了诗人士人情怀和别具一格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诗文创作大都与创作主体的思想境界紧密相联。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与思想特色,往往会在其诗文创作中表现出来。作为处于玄风盛行时期的文学家,嵇康的诗文创作中具有着强烈的玄学个性,在一定层面上显现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