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推动"中部崛起"的一大关键.本文通过考察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背景与现状、总结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分析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对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乐天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68-72,86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向城镇的转移是国家现代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与趋势.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状况会有不同,但都无一例外地与教育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综合分析了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孟加拉四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教育作用与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农民收入和农村稳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福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分析,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指出福建农村劳动力存在区域间相对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加强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等五项政策建议,这对于解决福建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种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培训的对象、内容、结构错综复杂。本文对江门市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在紧密联系江门市实际情况基础上,对当前江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三种主要培训模式进行了评析,为有效保证江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提出优化江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的保障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何有效有序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目前我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农村劳动力会以何种方式转移、转向何处就业,与各产业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文章运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对近十几年来安徽的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都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的就业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安徽省来说,发展经济仍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多数民族地区是一个急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笔者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例,分析了这一地区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就、特,最与问题,分析了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转移趋势和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建设和创新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制于各种经济、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内在特点,经济贫困、劳动力素质低、传统文化与民俗风俗以及非农产业落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为核心,以当地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节约型非农产业为载体,以农村劳动力的近域转移(本土化就业)为重点,并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主体、客体、内容、形式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培训资源分散,培训信息传达不畅,培训层次偏低,培训监管低效等。建议地方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在如何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培训方向、提升农村劳动力培训层次、彰显农村劳动力特色、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成效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使得农村劳动力培训进一步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论述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政府和职业教育机构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政策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从实践来看,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与培训,从而培养出适合国情、有一定文化、技术素质的新型农村劳动力。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分析,指出农村新型劳动力教育和培训的必要性,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新型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的相关模式以及途径做出初步的研究和理论总结,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