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作为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的成员之一其作用非常关键。文章通过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发射天线的基本知识、归类、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在设计和设置上供应了依据,并且要避开天线电磁污染幅射区,让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应用可以更加普及。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是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从发射天线的基础知识、分类、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设计、设置提供了依据,同时要远离天线电磁污染幅射区,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7)
在广电行业中,广播发射天线被广泛设置,广播电视配备的发射天线推进了长久的广电行业进步。发送广电信号、接纳信号都不可缺失天线;同时,调频及电台发射也应当配备天线。解析发射天线技术,提供了设计天线、选取参数必备的参照,从理论入手摸索最合适的技术。对于此,解析了广播发射天线依循的技术原理;在这种基础上,提升真实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电台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大功率的短波发射天线安装是不可替代的,这是保证广播电台之间相互联系沟通的重要信号发送设施。而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安装的质量好坏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的发送信号能力。为了能够更好的安装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我们首先对其同相水平天线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的偏向发射原理,继而提出了关于偏向发射实现方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短波发射天线得到较大的应用。无线局短波发射台承担的任务比较重,需要对短波天线发射进行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同相水平天线结构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短波发射天线偏向发射的理论,分析实现偏向发射的方式,以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春茂 《科技风》2013,(10):127
近几年,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业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促使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迅猛的发展。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是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接受信号都离小开发射天线、电视台发射、调频广播等也必不可少,这些有利于广播电视接收信号能力的提高,更对广电工程的天线设计、参数设置和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在广播电视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以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为例,着重地阐述了其技术原理、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概况、特征、要求以及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0)
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是电视台重要的基础设施,能够通过发射信号,加强广播电台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安设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的过程中要注意其质量。本文介绍了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优点,分析了大功率短波发射天线的偏向发射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系统,以供分析。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7)
发射天线是中波发射台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波广播发射的最后的技术环节。拉线式发射天线是中波电台最常见的天线形式,具有发射效率高、覆盖效果好、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笔者长期工作于中波发射台,在此总结了拉线式天线大修工作的要点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跃武 《科技风》2015,(7):23-24
现在常用的中波发射天线一直到现在都延用1/4λ~1/2λ桅杆式天线。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增加高度、增大埋设面积可以提升天线的发射效率。一个76m高,边宽0.5m的桅杆天线,总重达20吨,占地达近30亩;一个120m高,边宽1m的桅杆天线,总重达40吨,占地达近50亩之多。一个中波发射电台占地几百余亩,其中90%的土地面积被发射天线占用,每个电台平均2~3个频率,最少需要2副发射天线,一副天线占地45亩,二副占地就将达90亩之多。这种大规模的占地,对于电台的搬迁及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研制和开发使用新型中波小型天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5)
近些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得到了质的升华,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是一笔重大的财富。现如今,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发射天线、调频广播等途径来实现信号的发射与接受,能大大增强广播电视的信号接收能力。为提升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效果,应严格规范参数、控制天线设计等,能为广播电视行业提供技术支撑。为此,本文就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应用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吕频 《大众科技》2014,(11):88-89
针对某产品在高低温贮存过程中天线座转台(铸铝件)出现油漆从腻子层开裂、脱落现象,通过对比不同工艺方法制作的样件,在温度储存、温度循环试验情况下是否满足要求,从而查找出天线座转台(铸铝件)油漆从腻子层开裂、脱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带有非线性器件的射频通道天线的测试方法,针对这一种类型的天线系统,构建了一种收发不同频的天线测试系统。基于已有的室内天线远场测试系统,在不改变原有远场系统硬件配置以及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只添加一套对应的混频装置,就可完成对带有发射上变频与接收下变频通道的天线测量。系统的改造方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工程上对内置频率转换器件的这一类型天线方向图的精确测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激励脉冲的脉宽改变使探地雷达发射天线产生明显的旁瓣辐射回波,对该种波成分的研究在探地雷达的应用中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从频域中各频率分量下旁瓣辐射回波电场强度占总接收波形电场强度比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旁瓣辐射回波的提取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将该方法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从接收波形中提取出旁瓣辐射回波,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开都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开都河属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的深入进行,开都河径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关系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目的,该文采用经典的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检验方法,利用该流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和大山口水文站1958~2002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对比了气温、降雨和径流序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除春季外,其他季节的年径流基本表现为1958~1973年偏丰、1974年~1986年偏枯和1987年~2000年偏丰,并在1987年~2000年间表现为显著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经历了高-低-高三阶段,其中夏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降雨的空间差异性明显,上游年降雨量1973后跳变减少,其中夏季降雨量于1977年~1988年间为多年最小值;中游夏季降雨量1987年后跳变增加.以径流自身的特征变化为时段划分基础,对比了径流、降雨和气温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夏季年际降雨与气温变化是引起夏、秋、冬季径流变化的根本原因;其中年降雨变化对径流变化起主导作用,夏季气温变化导致的冰川融水变化对径流具有一定调节作用,70年代~80年代冰川融水减少使径流减少幅度大于降水减少幅度,而90年代冰川融水增加使径流增加幅度大于降水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地监控和管理煤矿安全,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监控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该网络由若干分站和探头组成。探头负责将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信息反馈给分站,从而达到对一块区域进行温度监控的目的。实时监测矿工周围环境的温度,预防事故发生。本系统通过软件升级,可以实现人员定位监测,系统附加值高。  相似文献   

16.
存储过程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设计语言一般都不适合做复杂的数据运算,而是通过OLD DB访问数据库.但数据在两者之间传递,相当消耗系统资源.而使用存储过程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就可以封装复杂的数据逻辑,并充分发挥大型数据库本身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存储过程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宽视角的接收一般采用视角分割,以使用多探测器或者复杂接收系统(如光纤阵列)等方式获得,但以上方式主要用于光电对抗的方位探测,在空间激光通信等场合难以适用。基于空间激光通信领域,结合目前宽视角光学接收天线的研究和进展情况,比较分析了现有的技术后,综合考虑视角、光学增益及像差大小,提出一种系统的新思路,针对宽视角、大口径接收面积的指标需求,以小接收面积光电探测器、阵列化天线为约束前提,力争结构简单、经济合理,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新型小型化宽带天线。该种天线能在所需的频带产生相应的谐振模式,能完全覆盖5-GHz无线局域网频段。该天线采用同轴馈电并印刷在FIK4介质基片上。天线结构应用Ansoft HFSS软件进行设计和优化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天线在IEEE802.11a无线局域网频段带宽为3.69GHz,而且在频带...  相似文献   

19.
郭华  李庚伦 《学会》2012,(2):10-15
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民族地方自治、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地区改变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促进民族文化事业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职责。近年来民族地区文化领域内的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部门在发展民族文化方面无暇顾及亦无力顾及的领域,本文以元江哈尼族文化学会为例,展开分析本土非政府组织在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超过我国湖泊总面积的50%以上,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2018年,湖泊数量和面积均出现明显增长,但变化速率并不均一。1990年之前,低温抑制冰川融水导致湖泊水量出现负平衡。1990—2000年,温度升高使得冰川融水和湖泊水量增加。2000年以后,降水是导致湖泊水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但2005—2013年的连续气温上升,使得蒸发加强并削弱了湖泊水量增加的速率。在青藏高原中西部和西北部地区,2000—2013年的湖泊水量增加则更多是受冰川融水的主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2013年,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的空间特征与西风和印度季风区降水变化趋势一致。气温上升和增加的长波辐射使得湖泊水温明显增加,并促进了食物链的传输效率。随着湖泊水量增加,湖泊盐度普遍下降,继而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使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相对复杂。未来20年,青藏高原内陆封闭湖泊水量将继续增长,但速率将有所下降。对"亚洲水塔"而言,青藏高原的湖泊研究应聚焦宏观尺度的水量赋存与水量平衡、湖水主要理化性质与生态系统参数,以及湖泊变化在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水循环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