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在异乡     
我叫小然,是一个16岁的中学生。 我的故事说起来很平常,出生在南方一座水乡小镇的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表,不爱热闹。在老家的生活也是简单又平淡,百余户的人口,祖祖辈辈生息在那里,虽然有着许多盘根错节的关系,但也能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2.
凤仙草 《师道》2007,(3):56-57
这是朋友维成向我讲述的一段他的亲身经历。维成毕业于北大,跟所有拥有高学历的学子一样,他也渴望漂洋过海,去国外深造。  相似文献   

3.
异乡岁月     
王宇 《教学随笔》2010,(1):51-51
那是上辅导班住校生活最快乐的时光,上完晚自习,已是9:30了,我疲惫地走回宿舍,像面条似的躺在床铺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幸好荣把我叫醒,“我说你这么快就睡着了,快起了。”说着把我拽了起来。“你给我唱首歌怎么样?”荣说,我一下子惊得坐了起来,差点把头磕到上铺。“你发什么神经,全世界都知道我唱歌的技术如狼嚎,怎么你——”“你就给我唱个,反正你也吃不了亏。”“当然要唱了,我们都听着。”慧也要来捣乱,我无奈地摇摇头,唱起来,“自由飞翔——”一下子可不得了,全宿舍都沸腾了,跟着唱……我想睡觉了,不料,上铺的雪儿,讲起了鬼故事。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羞,忽然一阵风把窗帘掀起,吓得我们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4.
异乡打拼,是苦,是孤寂,但有家人在远方对你的祝福、支持和爱;异乡打拼,是酸,是忍受,但命运会眷顾你,让你找到自己的路;异乡打拼,是辣,是奔波,但陌生的环境打开了你的眼界;异乡打拼,是甜,但机遇让你发挥所长。  相似文献   

5.
异乡与故乡     
离乡有多愁?思乡有多苦?美丽的新疆,雪山巍巍,草原广阔,蜿蜒的大路被数不清的绵羊占据。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经常见到羊群后面跟着牧羊人,手拿皮鞭抽打公路,皮鞭反弹网来,在空中发出“啪”的声响。  相似文献   

6.
贺康静 《神州学人》2004,(10):40-40
和进科大的时候一样,中秋节这个让人想家的日子偏偏是身处异地的第一个节日,然而,记得那时的我们有晚会、有笑声、有月饼,还有依然能让我们感到“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月光。  相似文献   

7.
异乡的行走     
在这个冬雨飘洒的季节,我常常在休假的日子,一个人提着简单的行李,持一张长途车票,从小城的车站出行。找一个靠窗的位置,任由或快或慢的车子载着远行。车窗外是晃动的风景,由熟悉渐渐到生疏,  相似文献   

8.
邢斌 《华章》2009,(10)
异乡想象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母题,其中不单包孕着写作者个体的生命体验,同时也潜蕴了其艺术取径和启蒙反思的复杂意味.冯至在其四十年代的<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作品中发展并置换了这一母题,从而展现了他对自身存在之意义、知识者身份和历史真实的多重想象.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注意她,是因为她上菜时显得笨手拙脚的,让我老是担心她可能会把盘子里的汤汁转化成我的洗澡水。我的第六感居然没有"辜负"我。  相似文献   

10.
挥一挥手,再回首,就可能已站在了千里之外的异乡,从此,便开始了故乡炊烟的守望,鸿雁未到的牵肠,寒梅著花的遥想。人在异乡,  相似文献   

11.
校长每次开例会时都号召老师学习张建,因为张建每学期发表文章五十多篇,差不多每周刊出两篇。校长说:“同志们想过没有,张建为什么在教学上花的功夫不多,教学成绩却不比别人差?这说明他有‘巧’功夫,是真正依靠教研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今天.双语时代》2007,(8):108-116
移民究竟是福还是祸,美国的学者和民众对此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没人可以否认移民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同样,由美国移民衍生出来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考虑一下中国的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记得去年新生报到那天,当拥挤的人群散去后,我发现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个小姑娘,短短的头发,全身黑乎乎的。我立即感觉到这是一位新来的外地小姑娘。见我注意到她,一位中年男人立即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我粗略看了一下她的成绩单,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没学过英语,这样的孩子是很难跟上我们的进度的。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犹豫和不悦,那个中年男人突然说:“老师,你收下她吧,小艺是个可怜的孩子,三个月大时父母就离了婚,母亲此后没有再看过她一眼,父亲也因此离开了家,从此音讯全无。  相似文献   

14.
15.
如果大家对澳大利亚感兴趣的话,不妨来看看我这篇文章,一个去墨尔本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感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我看来,澳洲闻名于三个城市,悉尼、堪培拉和墨尔本。悉尼是澳洲的经济中心,堪培拉是政治中心,墨尔本呢?自然是文化中心。所以要留学的话,我推荐去墨尔本。这里的文化气息很浓,以墨尔本大学为首,这里有全澳洲最多、最好的大学。  相似文献   

16.
那时我刚到法国,每天早上,丈夫把我送到学校后.就开50公里的车跨省上班去了:一整天.我得自己去面对新的生活和自己.总有一份说不清的失落和寂寞。我几乎开始怀疑我的选择——放弃国内的一切跟着一个法国人重新开始.就因为别人眼里的无限荣光和自己心里不大有底的爱。  相似文献   

17.
《藤野先生》写的是鲁迅先生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时的感受,把它与梁实秋先生青年时代在美国留学时的感受比较一下,是很有趣味也是很能引发出人的许多新的想法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些专业,只有在特定的城市才有更多的机会,如轮机工程、电气自动化、旅游管理等;有些人,尤其是相爱的恋人,错过了可能不会再来,于是愿结伴相随。理由没有高低贵贱,只要那是你想要的。可是,我还是想知道,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吗?  相似文献   

19.
清末女子留学虽是清末留学热潮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清末留学热潮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末女子留学的人数虽然少、时间也较短,然而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女子教育,尤其是女子高等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寒暑表。清朝末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在争议中萌芽;教会女学首开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之风,更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肇基者。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两性双轨制到混合双轨制的演变;"五四运动"前,中国政府一直无视女子高等教育;"五四运动"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才真正起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教会女子大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成为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