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做母亲的都知道,孩子跟妈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学做人,第一个榜样还是妈妈。孩子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每天在自己眼中留下了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应  相似文献   

2.
<正>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偏爱爸爸或者妈妈的事情:"孩子只和妈妈睡,总说我(爸爸)是坏人","看着儿子和妻子亲昵的样子,感觉自己和妻子都疏远了几分"。这些问题给父母带来了很多困惑,父母需要弄清孩子疏远自己的原因,积极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3.
家教博览     
家教信息给孩子关爱父母的机会孩子在父母眼里是弱者,需要照顾。但不要忘了,父母也是要被关心、被爱护的。给孩子关爱父母的机会吧。细微见真情。日常生活中,可让孩子做一些关心父母的小事情。比如,妈妈做家务累了,帮妈妈捶捶背;爸爸下班回来,给他递上拖鞋;妈妈病了,给妈妈倒水递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欧美,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已经形成,并开始瓦解旧的家庭关系。这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不再等级森严,父母和孩子是朋友,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代沟了。父母是子女的朋友这种新型的关系体现在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孩子在称呼父母时不再需要用敬语,孩子与父母讲话时,可以直接用“你”字;孩子还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不用非得管母亲叫“妈妈”、父亲叫“爸爸”。父母与孩子有了相同的爱好,甚至是最激烈的摇滚音乐,父母也会和孩子一样喜爱。孩子可以对父母说:“嘿,这是一张新音乐专辑,你听了吗?”或是“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听某某歌星…  相似文献   

5.
老师: 您好!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了.每天早上,孩子自己穿衣服很慢,而我和她爸爸又要赶时间上班.于是,我习惯于帮她穿衣服,这样会快一点.可是,孩子的爸爸认为应该让她自己穿,不让我帮忙.孩子穿得慢他就老催孩子,越催孩子就越穿得慢,弄得孩子哇哇哭;我觉得孩子还没睡醒,穿衣又慢,自己赶时间上班,帮帮也无所谓.但她爸爸就不让帮,为这我们吵了两年了. 苦恼的妈妈 苦恼的妈妈: 您好! 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其实这也是很多家庭中常见的一幕.爸爸和妈妈的出发点似乎都有道理,但立足点不同,争吵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有些好奇的是,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完全可以熟练地自己穿衣服了,而您和孩子爸爸争吵的这两年中,为何孩子穿衣情况没有改善?或许家长需要去反思个中原因,并及时调整教育方式,而不是习惯性地争吵而已. 在这件事情上,首先重要的是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其次才是孩子的穿衣问题.其实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意见不一致是正常而普遍的现象,但父母如何处理这种不一致,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因此在孩子面前争吵,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她会感到害怕、伤心,也容易不自信.所以这一点上建议您和孩子爸爸好好沟通一下,尽量达成一致,至少首先在意识上、思想上一致,要坚决避免在孩子面前夸吵甚至攻击对方.  相似文献   

6.
父母爱孩子固然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的报答,不是为了向孩子“索取”爱,但是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辛勤劳动之上的,让孩子知道应该用自己的行动给父母长辈带来一些快乐。比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烦大人,帮助妈妈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有些事情看来虽小,例如妈妈摘菜时,孩子给妈妈搬个小板凳,爸爸下班回  相似文献   

7.
在俄罗斯,尊老爱老蔚然成风,这和俄罗斯人注重对孩子进“行敬老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孩子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年轻的父母除了教他“叫爸爸“”、妈妈”之外,也教他“叫爷爷”“、奶奶”。等孩子稍大一些后,父母便向他解释,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就是爸爸和妈妈的父亲母亲,要求他  相似文献   

8.
“妈妈真不理解我……”“爸爸老拿我发泄怒气。”“妈妈今天又打我了。”这是同学们下课时说的悄悄话。为什么我们不能和父母成为好朋友呢?为什么一些孩子一见到父母就不自然,如同老鼠看见猫呢?我不禁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的爸爸是个生意人,常常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情,久而久之,他的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动不动就发火,搞得我几乎没有了学习精力。爸爸经常把我当出气筒,经常找借口说我这不好,那不好,还说某某怎么好,又得了什么奖。记得有一次,我吃完了早餐,弟弟还没吃完。弟弟说:“妈妈,我不想吃了。”说完便把饭碗往桌上一推,…  相似文献   

9.
1
  7岁那年,父母离婚,我跟了妈妈。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一项必修课--听父母说对方的坏话。我是听着爸爸的坏话长大的。父母离婚之后,妈妈、外公、外婆每天轮番上阵,在我耳边念叨一件事--你爸是个人渣。  相似文献   

10.
为人父母,能够关心孩子的教育,确实是件可喜的事情。但是,最近有一个“教育妈妈”“教育爸爸”说法,却有着另外的意思,含有明显的否定意义。被称为“教育妈妈”和“教育爸爸”的父母,他们所关心孩子的教育都会集中在哪些方面呢?仔细分析一下,几乎都是集中在学校教育上,更确切地说,是对孩子的考试和升学极为关心。他们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或喜或忧,为让孩子上补习班或请家庭教师等忙得不亦乐乎。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许多父母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分数,只是孩子的升学。他们是自己走进家庭教育的误区,还一个劲儿地问我孩子到底出…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11,(12):148-148
一位母亲最近有点苦恼,他3岁的儿子突然喜欢对她直呼其名,而几乎忘了“妈妈”这一称呼。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小家伙有一次午睡醒来后冲着屋外大叫。妈妈”,但是没有任何回碰。他突然想起也许应该像爸爸那样直呼妈妈的名字,于是他尝试了,马上,带着惊讶表情的妈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相似文献   

12.
在做这期《焦点》前,我问了周围一些父母和孩子的想法。妈妈们的意见大多是:当妈的不就是应该多付出吗?爸爸有时太粗心,对孩子照顾不周。再说,这些事情我不做谁做?孩子们的想法不一:小一点的孩子都认为妈妈的爱更多,自己也更喜欢妈妈;大一点的孩子觉得妈妈跟爸爸的爱不一样,但是同样重要。爸爸们的想法挺有意思:我们也想跟孩子亲,但是孩子还是跟妈亲。有时候我不知道怎么插手,干脆不管了。  相似文献   

13.
美好妈  李伟 《父母必读》2014,(4):135-135
正洋爸带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只是男人带孩子,没了妈妈的和风细雨,难免不了粗心大意,但是偏偏就是这粗线条,反而比细线条带孩子多出了些智慧。美好爸是个粗线条的美国爸爸,但是他很喜欢带娃,总说带娃是他觉得最开心的事情,每天看着他和美好上演的这些故事,让我很受启发,是他教会了我在适当的时候,要做一个"粗心"的妈妈。  相似文献   

14.
每天早上,父母送孩子到幼儿园后离开时,众多幼儿免不了说上清一色的话——“爸爸(妈妈),早点来接我。”这话的背后透露着一些有效信息,捕捉利用就能有效地促进教育与管理。宋志豪同志没有对司空见惯的事情熟视无睹,而究根刨底寻找原因,并提出了矫正  相似文献   

15.
爱与被爱     
我们在幼儿园、中小学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只要求父母关心、爱护、理解自己,而不想也不会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父母。这是个令父母伤心、让社会担忧的问题。 把一个孩子抚育成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母亲要把自身之物给予正在体内成长的胚胎,之后是营养、乳汁、体温、关怀……对于孩子来说,母亲就是温暖,就是食物,就是安全和愉悦。孩子的弱小无助和母亲全身心的照顾和保护,使孩子感受到的几乎全是“我被爱”、“我被照顾”。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许多父母和孩子都  相似文献   

16.
孙老师说     
这是一位母亲的来信。信中的母亲充满了无奈和无助: 我是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母亲,平日里工作很忙,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也许是老人对孩子的娇宠吧,我发现孩子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几乎过度自由,做什么事情都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17.
春节越来越近了,小女孩儿的爸爸还没有回来,她的心开始微微地痛,她不希望今年的春节爸爸不在。"妈妈,爸爸是不是该回来了?"她有些担心。"还不到时间……"她的母亲长长地叹了口气。"为什么还不回来?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孩子有些不耐烦了。母亲没有办法告诉孩子,因为他们还需要等一年。"妈妈也希望爸爸回来,比  相似文献   

18.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有一种极强烈的偏爱感,最爱妈妈,或者最喜欢爸爸。这个时候,为人父母的你,千万不要太过自责了!  相似文献   

19.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分开?”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父母离婚、爸爸离开家时尖叫着,眼泪一滴一滴地从脸上落下来。“爸爸,妈妈,为什么你们不能给我一个美满的家庭呢?”又一个经受父母离婚的孩子痛苦地想着。孤儿院里,那些被父母丢弃的孩子伤心地问院长:“我的爸爸妈妈呢?”那些失去了家、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的孩子,多么渴望能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呀!有一次,一个小男孩跑过来问我:“陈博士,你能为我克隆一个爸爸吗?”五十岁的我,虽然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但是听了小男孩的请求,我还是愣了一下。我问小男孩:“为什么你要克…  相似文献   

20.
1."你真笨!"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鼓励的话会使孩子信心百倍,而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只需每天对他说:你真笨。2、"妈妈(爸爸)求你了!"这句话一方面意味着父母的缴械投降,另一方面暗示孩子已经不可救药了。记住,不管孩子多么顽劣都不要哀求他,不如找出他的优秀之处鼓励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