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丘吉尔与电视无缘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善于发表广播演说的人,但却始终没有学会利用电视,固执地认为电视在政治上毫无用处。他的私人秘书约翰·科尔维尔曾说:“丘吉尔从来不看电视,也不想自己上电视。他讨厌灯光,讨厌闪光灯,讨厌闷热。”他对待电视摄象机,就象一个不希望平民百姓盯住他看的17世纪贵族。如果摄象机镜头离他太近,他要么扬长而去,要么用双手挡住镜头。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像我一样讨厌PK呢?你就可以像我一样PK。我知道砍怪砍得无聊了就要砍人了,但我一直认为既然我们在现实中都活得有够不平静了,游戏里是不是可以和平一些呢?  相似文献   

3.
平静的力量     
那天,我将写满了一张毛边纸的毛笔字拿给内行的同事看,他指了指前两行写得象模象样之处,赞叹说:"瞧这几笔,一看就知道是心静时写的,看从这个字开始,你的心就乱了。"末了,他意味深长地说:"心不平静,下笔就无力无神,毛笔字练的就是静心。"  相似文献   

4.
刘茹岚 《新闻窗》2011,(5):107-108
在这个全民搜索,赏金猎人无处不在,现实与网络相互交织的世界中,有句话叫做"如果你爱一个人,那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一个人,那就把他发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5.
李文丽 《现代传播》2001,(5):127-129
新华社2001年4月9日播发了这样一则消息:河北省国安市某学校一个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在一次课堂提问时,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当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对学生说: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此后,每看到学生举左手时,老师就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于…  相似文献   

6.
长风难刹     
读者讨厌长文章, 作者偏爱文章长。你说应该短一些, 他说你是下懂行。一则消息几十句, 小眉小眼瞧不上; 一篇特写千把字, 登在报上打不响;  相似文献   

7.
成放 《新闻实践》2010,(5):79-80
蜚声文坛的漫画大家丁聪,一直以"小丁"的笔名作画,画到90多岁也不改其"小"。我国新闻界也有一位"萧丁",与"小丁"异一字而谐音,笔名成了他的一个"品牌",真名却被淡化了。  相似文献   

8.
尽管南勇今年该满三十四岁了,但其作品洋溢的精气神仍使人觉得他还是个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小青年——也就二十出头吧;人虎虎有生气,作品也虎虎有生气。我给南勇减去十岁,是受其作品激情的感染。《转型迫在眉睫》是南勇即将出版的新闻作品集,分"通讯篇"、"人物篇"、"言论篇"三章,共六十余文二十余万字。我不打算一一的就其作品作介绍,只想强调,南勇的《转型迫在眉睫》印证了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新闻事业坚持以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9.
有一家媒体近期举办的记者、编辑和通讯员培训班上,一位讲课的资深编辑说,我给大家提一条冷门建议:请各位挤点时间,把鲁迅先生写的《文章秘诀》一文找来读读,反复深入研究他总结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12字对深化文章"有真意"的理解,增强所写文稿生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要深化对写文章"有真意"的理解呢?首先,深化了对写文章"有真意"的理解,就能做到真想写才写。真想写的前提是,  相似文献   

10.
我想,每一位学者都有他的读书范围。而这个范围基本上由他所从事的事业所决定。我是从事文学艺术事业的,因此我所读的书就基本上逃不出我这个范围。举例来说:法国丹·纳著的《艺术哲学》我读过了,受益匪浅。但恐怕它最多的读者就是从事艺术的人。而有些书的读者面可能非常广,就像《圣经》。学文学艺术的人必须读,研究哲学的、神学的、研究古代史的,以及研究科学和地理的人也要读。世界上信仰天主教、基督教、耶稣教的人非常多,他们自然要到教堂里做礼拜,更不能不读《圣经》。据说这是一部流传千百年、影响了亿万人的世界性著作。 我是不信教的。自青年时代就讨厌教会,也讨厌《圣经》。在旧社会,街里的书摊上经常有宣传《圣经》的书,我是连看也不看一眼  相似文献   

11.
杨闻宇 《今传媒》2007,(10):41-41
2006年12月4日,贵州矿工李大光下煤窑被冒顶砸死,其工友按他生前之约定,带回给李家一封千余字的遗书.现择录如下: 爸、妈、弟、妹: 你们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肯定已经死了……如果我的死能换来你们不受罪,我死得也就值了.  相似文献   

12.
从改稿谈起     
前不久,给某刊物写了一篇千把字的小言论。时隔小久,文章被采用了,按说应该高兴才是,但细细看来,被改得面目全非。对照原文,只剩下自己写的三二百字了,便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由此使我想起著名漫画家方成的一次境遇。有家报纸的编辑约他写一篇讲幽默的文章,他写了一千四百字。文章发表后,他却傻了眼,连续看了三遍,才辩认出自己所写的十六个字和一个句点来。名家尚且如此,那“无名之辈”就更不用说了。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却使我想到一个问题。编辑对待稿件,应当尽量避免大动笔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能用则用,不能用拉倒。如果用一只模子去框一切  相似文献   

1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的爸爸王芸生生前很喜欢这两句诗,曾一再问我:“你知道这两句诗的诗魂是哪两个字吗?”我说:“当然是勤和苦两个字喽!”他点点头,“知道这两个字,到懂得这两个字,以至做到这两个字,不容易呀!路很长!很长呀!……”接着,他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每每在此时,我从爸爸的目光中,似乎就看到了他一生苦学苦斗的坎坷路程。我和爸爸一直生活在一起。三十八年来,从他的身上得到了许多知识和启发。我是学文搞艺术的,在创作剧本过程中每当遇到一些历史人物的轶事、历代的典故、甚至怪字和难题,我张口就问,爸爸是每问必答,原原本本侃侃而谈。从历史  相似文献   

14.
和凯歌结婚后,我压根就没想过要去做什么制片人。凯歌对我说:遇到特别适合你的角色你再演,如果没有就在家里歇着,反正咱家也不差你挣钱。有他这句话,我一下子就特别轻松了。身边有这么一个男人,我生活得无忧无虑。  相似文献   

15.
陈红  雷米 《出版参考》2011,(11):36-36
和凯歌结婚后,我压根就没想过要去做什么制片人。凯歌对我说:遇到特别适合你的角色你再演,如果没有就在家里歇着,反正咱家也不差你挣钱。有他这句话,我一下子就特别轻松了。身边有这么一个男人,我生活得无忧无虑。  相似文献   

16.
最贵的宝石     
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我就压根没打算找个正当的行当。我讨厌做科学家.年纪青青的就一脑袋白毛,每天掰着手指数着死多少脑细胞更讨厌做什么半吊子电工.据说只相当于中层知识分子程度.而工程师更象一个棒球小子.顶多也就扛个电锯,跟木匠似的,顺便说一句.上班族我也鄙视.他那身白大褂佩领带实在太象乡镇医务所中医科的大夫了……  相似文献   

17.
虚拟世界     
阿成 《网络传播》2006,(6):86-86
虚者,空也。只是我没有查过字典,不知道新华字典上怎么讲,我还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说。其实这是写文章人的本份,也是写文章之人和做学问之人的区别。如果给“虚”字加一点好听的解释——当然也是大众的理解,大约是说,礼貌、客气,谓之虚,比如谦虚。“谦”字好理解,谦者,让也。那虚呢?是说点客气的礼貌的话吗?如果是这样的理解,谦字的“让”就有问题了,显得不真诚。  相似文献   

18.
漆菲 《新闻天地》2010,(5):57-60
"在外事工作中遇到变锋的时候,口才好就显得更加重要。意见不同了,观点不一致了,讲话就要求犀利,语速要快。如果外文掌握得不好,人家讲了十句,你三句都讲不出来,气势上就被人家压住了。李部长是越犀利讲得越快,美国人都没他快。"  相似文献   

19.
董事长姓赵,名得贵,有着深深的"北大情结"。这,还得从他当年高考说起。 血气方刚的赵得贵只要在学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那些妒忌的目光如果真的化成利箭的话,早就让他N次万箭穿心了。  相似文献   

20.
离与合     
文文轻轻地翻开卷,这是由她和他的一百封情书组成的以"爱的真谛"为题的专题卷,这一"珍宝"的形成,得益于他--文文的丈夫符言,符言是一名优秀的档案工作者.此时文文的目光停在了卷面那几行字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让我们真心真意的面对每一天.下面郑重地盖着他们的名字:文文,符言.文文的泪眼开始模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