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既是组织工作服务社会、贴近群众的重要途径,也为媒体的宣传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舞台。 近年来,钱江晚报正是得益于这种良好的"开放"度,突破思想禁区,打破固有框架,继承和发扬"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的优势,充分发挥都市类媒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长处,不断加大对组织工作的宣传力度,既受读者欢迎,又受到了组织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是新闻单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进新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地方性主流媒体的地市党报,在“三贴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与读者之间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贴近是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完全有可能依托自身的优势,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实际的要求,让新闻报道扎根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在贴近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以赢得群众的信任,保持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党报编辑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办报理念,树立现代编辑意识,紧紧围绕读者的需要办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党报办成领导愿意看、群众喜欢看、基层用得着的报纸,使读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采编实践工作中,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坚持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指导新闻实践与改革,对提高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媒体的吸引力、感染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沧日报》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坚持用“三贴近”要求指导要闻版改革,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改版以来,读者反映,可读性增强了,趣味性提高了,群众喜闻乐见、喜读爱看的稿件增多了。  相似文献   

5.
工人日报经济新闻版刊登的绝大多数都是贴近群众、贴近基层、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众经济新闻。它们新闻性突出,可读性强,服务性优势明显,经常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获得读者反馈。然而,外面的人也许不知道,编辑在组织、编辑、处理这些经济新闻时不知花费了几多汗水、几多心血,有时甚至到了殚精竭虑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社会新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见长的特点,在新闻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已成为众多媒体特别是党报等主流媒体与都市类报争夺读者、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领域。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等主流媒体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成竹 《声屏世界》2007,(5):14-15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社会新闻无疑是各媒体争夺观众及读者的法宝。实践也证明,社会新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赢得了不少的受众。但随着社会新闻的“繁荣”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导向问题,值得新闻界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典型,是指某些具有示范性、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组织典型报道既是党委机关报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党报与生活服务类媒体相比所特具的竞争优势。因此,典型报道历来为各级党报所看重。典型来自实际,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因此,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是衡量典型报  相似文献   

9.
陈伟 《新闻知识》2006,(12):73-7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闻界的永恒课题。笔者认为,实践“三贴近”,媒体不仅要在信息传播功能上下功夫,还要重视新闻媒体的组织功能,围绕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充分发挥媒体特有的优势,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服务。在这方面,《现代农村报》(安徽日报农村版)作了有益的探索,组织开展的“劳务救灾”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不到20人的团队,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为5万多灾民找到了工作岗位。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传奇,然而,在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水灾之后,这个传奇在一家报社上演了”。20…  相似文献   

10.
体验式采访要把握好报道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媒体上出现了一种具有较强现场感和可读性的全新采写形式——体验式采访报道,它生动活泼、贴近群众,赢得读者青睐。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削弱。在读者等于市场的今天,如何吸引读者关注,让报纸具有影响力,是报人都在思考的重中之重。而都市类报纸在注重服务性、贴近群众的同时,从报道中汲取正能量,向受众传递正能量,也是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晚报都市生活类报纸如何向受众传  相似文献   

12.
王颖 《传媒》2014,(18)
正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特别是报纸这种传统纸媒,传播信息的方式和发行量都十分有限,发展陷入很大的困境,对地市级报纸来说也是如此。地市级报纸的优势就是贴近群众,其主要受众是市民读者,主要通过民生新闻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作为地市级报纸的《慈溪日报》看准当前媒体发展的形势,适时对其民生新闻板块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以期促进长期发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作为传统强势媒体的地市级报纸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报道内容、吸引读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新闻实践,笔者认为,只有认真落实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精选角度,挖掘深度,拓宽广度,才能写出可读性强、舆论引导力强的新闻作品来。精选角度,让新闻报道更活精选角度,是一个合格新闻者必备的新闻素质。其一,比一比哪个角度最能体现当前的宣传思想。有新闻名家指出,记者就  相似文献   

14.
施中梁 《今传媒》2005,(6):32-33
党中央一再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可见“三贴近”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媒体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化能力的必由之路。“三贴近”中,贴近群众是核心。贴近了群众,也就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与新闻媒体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坚持把群众的意愿与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的兴起,首先得益于各界对民生话题的关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生问题有了历史性的根本转变。各家媒体无不在事关群众生存、生计、生产、生活、生命的报道上大展身手,贴近读者做报道,吸引读者眼球。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重要讲话中,提出媒体的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新闻观念、创新新闻内容、创新新闻形式、创新报道方法、创新报道手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等新兴传播手段的兴起,主流媒体的主导地位被逐渐弱化,形成了新兴媒体、传统主流媒体、民众舆论三足鼎立的局面. 主流媒体若要重新确立其舆论监督的主导作用,就要进行改革,改变以往的形象. 主流媒体应做到"三贴近" 主流媒体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者认为,最需要改进的就是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这不是说主流媒体没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是主流媒体受的限制太多,对于民众的要求和呼声听到的太少.  相似文献   

1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在新时期赋予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作为广播电台的新闻记者是否能把这一原则坚持好,肩负起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重任,是关系到广播媒体能不能与时代保持同步,胜任党的宣传工作的大问题。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广播这一具有移动、互动、迅速、便捷等优势的媒体,又呈现出勃勃生机。尽管如此,作为广播新闻工作者若想把“三贴近”落到实处,还需要在诸多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9.
县级广播电视媒体是最基层的宣传网络,规模小,影响力弱,在强台如林的大环境中,如何增加吸引力和关注度,实现健康良性发展?立足县级媒体贴近最基层群众的优势,贴近三农办节目,县级媒体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实践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媒体在践行“三贴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既要注意解决“不够贴近”的问题.又要避免走人“盲目贴近”的误区。一些都市类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占领市场,就走人了“盲目贴近”的误区.犯了导向性错误。这些报纸虽然不是主流报纸,但由于发行量较大.所以在读者中产生的不良影响不可忽视。更有甚者,在受到有关部门批评时。居然振振有辞地用“三贴近”为自己辩护,说他们在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且这种不良倾向在一些地方有向党报蔓延的趋势。其不良倾向表现在三个方面:把盲目地照搬实际当作贴近实际,即把盲目地复制生活当作贴近生活.把盲目地迎合群众当作贴近群众。此所谓“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