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播渠道对现代传媒市场的推动和提升不仅体现在媒体内容可以更加顺畅、便捷、及时地触达受众,让媒体传播的伴随性和移动性得以彰显,从而让现代传媒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媒体传播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导致传媒市场如此的繁荣和精彩,甚至有些目不暇接。当今媒体市场和媒体产业的巨大变革是由于技术推动和传播渠道的立体、丰富、多元化的助推。当今的中国媒体传播市场,资本的参与热情和政策的引领起到了推  相似文献   

2.
陈莉 《新闻爱好者》2010,(11):93-94
微博客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工具,它的到来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也进一步印证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面对这一新媒体的出现,在大声疾呼其传播优势、为社会发展进程作出贡献的同时,对其生存状况展开思考也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信息大多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很多人都不能想象自己会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可是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类不断发展科技,使得生活越来越便捷。这一点在新闻传播中体现得一览无遗。从新技术革命的角度来看,人类总共经历了4场传播革命,首先是文字的发明使人类真正进入了文明时代,然后是印刷的发明推动了整个历史文明的发展,而电  相似文献   

4.
毋庸置疑,在线直播是当下最为现象级的行业趋势,这种传播形态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深深地改变着我们信息的传播习惯和传播方式,更有可能成为社会各个节点之间一种重要的链接方式。视频直播的出现,让平民大众成为信息传播主体中重要的一环,这是对过去以精英分子和传播媒体为主的传播体系的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5.
梁文秀平  刘金 《新闻窗》2013,(5):102-102
一、创新是媒体发展的助推器 人类从结绳记事到创立语言文字,从口耳相传到出现报纸、广播、电视,再到当今的互联网、移动多媒体,都是不断探索、努力创新的结果。也正是这些创新的成果,让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迅速及时,范围越来越广,把偌大的一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没有创新就没有新媒体的出现,也没有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和多种媒体的互促共进。  相似文献   

6.
查锴 《新闻前哨》2022,(22):17-18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产品样式、传播路径都在不断演进。在传播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微传播”成为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重要工作方向和操作手段。本文以长江日报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微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丞  梁婷婷 《东南传播》2012,(10):152-153
2009年,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出现在了我国公众的视野中。140个字符的信息发布文字限制,不仅没有限制住微博的发展,反而让这个全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具备了迅捷、多层爆炸式的传播效果。经过两年的运营,2011年,微博进入了发展的壮年。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激增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一时间,微博成为了我国网络世界信息发布、人际交流最主流的一个平台,它的出现也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如何化冲击为动力,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与新媒体进行有机地融合对接,借由新媒体平台开创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成为了摆在所有电视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体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容纳空间,已成为当代图书馆信息传播的强势媒体。文章阐述了数字媒体的概念和传播特点,探讨了数字媒体对图书馆信息传播活动的影响,对于提升图书馆信息传播活动的质量、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是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发展不但助推时尚风潮更替迅速,亦推动时尚传播出现反“滴流”现象.时尚传播由上而下改为由下而上,时尚传播的路径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进入网络与社交媒体时代,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不过大型全媒体集团等机构的出现再次改变这一趋势,其“机构化”特征与社交媒体的“圈层化”“碎片化”特征相互冲突又必将长期并行并存,这一发...  相似文献   

11.
"如果没有爱,那么整个社会就像一片荒漠。爱是人们生下来和活下去的唯一理由,也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现在的社会显得有些浮躁和功利,有些人甚至缺失信仰。作为一个媒体人,为什么不能让手中的媒体去传播爱心?让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快乐起来呢?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一点多样、巨量扩展传播,为信息插上了更便捷的翅膀,对大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强劲的新动力、话语场,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然而,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一条不实信息、片面信息造成的社会危害,表现出了盲目性和片面性,甚至有的新媒体账号为引起大众关注,传播政经小调、炮制风流野史,更或专发政经“内参”,让人读后哭笑不得,缺乏传播基本的边界和敬畏。  相似文献   

13.
朱学东 《传媒》2012,(2):42-44
正技术进步一直是推动媒体和社会变革的伟大力量。即时通讯传播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媒体时代的真正革命。它让高储存容量的电子媒体的移动化、便携化成为可能。作为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对于这  相似文献   

14.
马立 《中国广播》2012,(6):13-14
社会化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随之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广播而言,新媒体能够延伸传播边界,让广播的声音传得更远、听众更多;变革节目形态,让广播互动性更强,参与度更高;丰富节目内容,让新媒体成为广播的CP(内容提供商)和信息源;提升品牌形象,让电台、让节目、让DJ(主持人)都成为明星。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23日的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后,自媒体超越了传统媒体,成为了舆论传播的中心和重要渠道,出现了"体制外舆论场"空前活跃的现象。高端群体、智能终端、发达地区、民生话题,这是导致体制外舆论活跃的重要原因。动车事故对于传统报道带来的最大冲击是,"传统信息传播秩序"遭遇颠覆,出现了"全民记者时代"。因此,通过这次事故应该深刻反思,过去长期"双轨制"运行的两个舆论场必须实行"并轨",相关部门对民间舆论场不能只是排斥或管理。  相似文献   

16.
结束并不意味着报纸消亡只是一种物质形式的转换我们思考的是: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就会有新媒体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媒体。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就会有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在一定阶段,由最先进技术推动、支撑下的媒体形式。1.历史上的新媒体。报纸(书刊):公元前11世纪,中国出现了书籍;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出现了纸书;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书籍印刷与传播创造了条件;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报纸新媒体产生。直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印刷术的发明应用,到近代电讯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报道事实,传递信息为根本职能的新闻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范围、传播速度与传播内容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继出现了印刷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和电子新闻为媒介的新闻机构。媒体的宣传任务,是通过记  相似文献   

18.
周幸 《新闻世界》2011,(12):240-241
语言文字的发明是国际政治现象产生的重要前提,印刷术、广播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近代国际政治的发展,电子技术是当代国际政治多极化较量的重要手段。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过程中,传播技术扮演着重要的推动角色。  相似文献   

19.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本文以山西《忻州日报》为例,对地市级党报媒体融合的现状加以分析,以期推动其融合步伐。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媒体传播渠道和内容形态革新性变化,分析用户在不同渠道新闻采用和传播情况是挖掘用户行为、构建用户画像、增强稿件传播力和采用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成为趋势,用户和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媒体统计服务方式难以满足使用者对用户采用情况的直观化、可视化、多维化的需求。本文从多源头收集用户、机构、媒体等单位信息,利用大数据、规则匹配、标签提取等技术,构建了基于用户画像分析的媒体知识库,充分发掘了数据资源的要素潜力,打破了系统项目间的信息壁垒,推动了数据协同管理和服务,让高质量的数据资源为更多的研发产品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保障。文中介绍了基于用户画像分析的媒体知识库的建设意义和设计原理,对关键技术和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媒体知识库的智能化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