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以及与中国有关的信息早已成为国外媒体竞相报道和关注的对象,同样,在国际传播中,中国也在积极探索,并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中国也出现了~批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影响力重大的媒体,而《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中国,“多次的传媒接触统计表示,时事政治类新闻列我国各类受众最关注的新闻之首。”也正如李旭东(《大家文摘报》总编辑)所说:“国际时政类周报的勃兴引发了新闻圈的模仿和关注,但在理论上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当前,受众对涉外财经资讯的需求快速增长,我国各媒体涉及国外的经济新闻报道版面日益增加,涉外经济报道分量越来越重,同时对公众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因此,涉外经济报道研究的意义也就凸显出来。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所报道的涉外经济新闻,探讨涉外经济新闻报道对我国经济生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读者对国际新闻的需求日益增多。十几年前,中国人看国际新闻大多抱着长知识、开眼界的心态,而今则带着对切身利益和国家命运的关注。读者的需求带动了国际新闻报刊的发展。1993年《环球时报》前身《环球文萃》创刊时,全国专门刊载国际新闻的报刊不多,当时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也比较少。现在,不仅专门做国际新闻的报刊多了,党报、都市报也普遍加大了国际新闻报道的篇幅和力度。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新闻报道领域,《环球时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的厚爱?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在《环球时报》创刊10周年会…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传播不断加快,传播方式日趋多样,人们对国际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纸质媒体对国际新交际新闻的报道内容越来越拿面,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如何把读最关注的信息传递出来,日益成为纸质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省级党报的湖北日报,加强了对国际新闻报道尤其是重大突发国际新闻报道的研究,形成了大事大处理,大处理有大特色的报道风格。  相似文献   

5.
关健斌 《新闻记者》2007,(11):73-77
国际报道以其重大性、热点性、全球性正成为新时代读者极大关注和强烈需求的新闻主题,也是众传媒激烈争夺的报道领域。然而,今天在我们的国际报道中,有一种现象很值得关注,即不加取舍地照搬照抄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就是本文所特指的"拿来主  相似文献   

6.
近日,英国和美国媒体研究机构先后发布报告,认为国际新闻报道几十年来在不断缩水. 英美两国传媒业发达,其国际新闻也一直在全球传媒界处于领先地位,如今却都出现衰落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经济因素:国际报道资金成本高,而主流新闻机构经济预算收缩.但公众对国际新闻的需求并没有下降.随着全球化加剧,不同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国公民在全球其它地方有业务,或需要经常在国外旅游,了解国际新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日本主流纸质媒体《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对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报道内容与报道版面予以分析讨论,不同报纸的不同报道倾向提醒我们,应关注中外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格外关注外部环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中国也不例外。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达成友好合作协议,可以预想的是今后中国媒体对这些国家的新闻报道也会相应增加。但长期以来对这些国家的报道特点是时政新闻多,社会新闻少,而对如何在这些国家从事社会新闻报道缺乏实务方面的探讨。在结合具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尼泊尔社会新闻报道的三条选题策略,以此为中国媒体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记者报道社会新闻提供可借鉴的选题经验。  相似文献   

9.
李燚 《新闻与写作》2020,(2):114-11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体上英语财经新闻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加大。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国内国外的媒体也都越来越重视对财经新闻的报道,能否将英语财经新闻写好也成为了衡量财经记者是否具备国际传播能力的一项指标。《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通过参考借鉴国际主流的英语新闻报道方面的相关著作,针对中国读者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本教材,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如何使用英语进行财经类新闻文体的写作,并介绍了英语财经新闻报道的基本文本框架和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10.
宋逸芬 《视听纵横》2003,24(6):116-117
《解放日报》总编辑秦绍德撰指出:“在新闻媒体内,报道策划成为新闻报道宣传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新闻宣传活动的第一步”。随着媒体大战的硝烟日浓,新闻报道策划也日益受媒体重视,在新闻报道实践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策划也愈来愈走向成熟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11.
国际新闻报道的选择性建构和认知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新闻报道越来越成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场。我国已有一批专门报道国际新闻的媒体,如:《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世界新闻报》、《国际先驱  相似文献   

12.
马云飞 《今传媒》2016,(4):69-71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传媒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媒体在国际传播中也举足轻重.就经济新闻报道而言,普利策经济新闻获奖作品对某些经济现象报道的频率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反应值得研究.同时,该获奖作品对经济新闻报料的选择往往多有取舍,这与传播者对经济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密切相关.该文选取2005~2015年普利策经济新闻报道获奖作品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报道数量、报道议题、报道倾向性等方面,据以研究美国经济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以及对我国媒体经济新闻报道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选择《中国新闻》为个案,结合当下智能互联时代媒体环境的新特征,分析了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探究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的发展路径:一是建构中国视角的国际新闻和国际视角的中国新闻报道框架,传播中国声音;二是着力移动短视频,拓展传播渠道;三是大数据技术助力,利用算法推荐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论精确性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国际新闻界新闻报道形式发生最显著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媒体采用民意调查、内容分析及实地实验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组织新闻报道,数据和图表在新闻报道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多,因而使新闻报道的内容能更准确、正确地反映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得到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大幅提升,最终导致精确性报道的兴起。我国真正的精确性报道首推《北京青年报》,该报于1996年1月3日率先在其“公众调查”专版上辟出“精确新闻”栏目,刊登《1995年,北京人你过得还好吗?》一文,“从此拉开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政治、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融入世界,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区域性主流媒体,《闽西日报》从广大读者对国际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呈现在内地媒体新闻文本中的境外灾难事件的新闻框架及框架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内容分析方法,选取《中国青年报》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新闻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国际新闻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内地媒体关于境外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是一个客观、人道主义、中国角度和媒体实力的新闻框架,论文认为事实性质、媒体所在国因素和媒体实力是形成这一框架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经济新闻报道发展太快了,经济类的媒体,纸媒或网媒都在迅猛发展。诸如《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财经》、金融界(网站)、财经网以及新浪、搜狐、凤凰等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其经济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角度都远远超过了综合类日报,甚至彻底颠覆了传统经济新闻的报道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当代传播》2004,(5):93-9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新闻日益受到读者关注,各地主流媒体纷纷开辟经济新闻版,专业财经媒体也竞相涌现。但是,目前经济新闻报道正呈现出“娱乐化”的不良趋向,对媒体所应遵循的客观、真实性原则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19.
李梦龙 《新闻世界》2014,(7):257-259
伴随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闻媒体也逐年加大了对环境问题报道的力度。本文选取《南方周末》绿色版2013-2014年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主要是冲突框架、责任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深刻挖掘真相的同时,体现了《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为研究国内其他媒体的环境新闻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新闻报道日渐成为中国媒体的一个重点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从中央级媒体到地方媒体,都开始重视国际新闻报道.不少地方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上,虽然没有第一手资料,但是也开始日渐形成规模,提倡更多的报道策划和板块设计.甚至大量没有采访权的网络媒体也开始在这一方面着力,通过编辑和整合传统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新闻阅读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