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情商在很多时候比智商更重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思想活动总是交织着相关的情感,情感是人行为的内部动因之一。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是情感的牵引者,要在课堂上架设一座座七彩的情感“桥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迈进教室,快乐地走出教室。  相似文献   

2.
林年明 《考试周刊》2010,(15):170-171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起到智力因素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下面我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怎样才能引领学生既获得知识,又让学生有触动心灵的学习过程的体验,收获品行?笔者曾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4.
5.
人的智力差别不大,真正起决定因素的是,是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非智力因素,诸如动机、兴趣、意志和情感等。因此,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那如何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谈如下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  相似文献   

7.
<正>许多教师觉得初中思想品德课难教,激不起学生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来自社会的不良思想的影响,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思想片面、方法简单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造  相似文献   

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感动学生心灵?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用心去揣摩,精心去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思想品德课“装扮”起来,让它从内到外散发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
要想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挥语言魅力;搞好课堂设计,培养思维;在活动课教学中动手动脑.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愿望。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没有兴趣,提高能力又从何说起呢?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学生对哪门学科发生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提高学生能力已被摆在重要位置.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一代,在教学中心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对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江霞 《成才之路》2013,(34):58-59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为前提,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刻不容缓。教学方法是沟通教与学的媒介,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成才导航。  相似文献   

14.
2003年5月出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框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5.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要学好思想品德课,就要让他们用心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真正体现“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  相似文献   

16.
楼江红 《中国德育》2008,(11):38-39
2008年3月中旬,我们前往某校进行了为期一周深入而细致的教学调研。回顾这次教学调研,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新课程已经给教师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行为;忧的是,一些教师还是过多注重教学形式的改变,忽视了对思想品德课核心价值的深入思考。有一个课堂场景深深触动我,至今仍常现脑海,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7.
马新闻 《宁夏教育》2006,(12):50-5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是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到,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认知能力,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显而易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掌握的一门艺术。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更是教学“活力”的源泉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思想较为稚嫩。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课学习,提升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塑造完整人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为传统教学方式提供全新的理念,更有效地提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将就积极心理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开展探讨,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目的就是要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人格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