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认为研究生教育、学位具有知识生产的重要属性。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知识储备的两个阶段,同时要根据知识创造与创新的区别体现层次性、目的性和针对性。研究生教育知识产品的准物化(人化)的特性是理解学位的知识生产属性的基础,研究生教育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学位的知识生产属性存在的依据,学位具有提升、标志和保护研究生教育中准物化(人化)产品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研究生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研究生教育的产品属性等几个问题的论证,阐述了对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有效选择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中国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选择合适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式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的直接影响,以及相邻地区财政分权度对当地教育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主要结论是:中国的财政分权形成了财政激励,使得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教育的投资;并且,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相邻地区财政分权程度提高会对当地的教育投入产生不利影响;政府规模以及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对教育支出也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的研究结果为中国公共教育投入以及财政分权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段平忠 《教育与经济》2023,(2):20-29+40
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尚无定论,本文以分层次的人力资本对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弱效应,且溢出效应有正有负,其中,基础学历层次的知识集聚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对相邻区域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是,高等学历层次的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为正,其中,高等学历的知识集聚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对相邻区域经济增长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这是中国经济由数量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教育的经济属性、正外部效应及其有效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的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提供制度,尤其是政府是否应该进行投资和生产。教师教育通过培养中小学的师资,带来全社会共享的外溢利益,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但纯市场机制运作下,正外部敬应会导致教师教育的供给不足,并且正外部效应也会导致人们对教师教育的消费不足,出现市场失灵,因此要保证教师教育的有效供给,必须明确教师教育由政府主办,由国家计划投资配置资源,并出台鼓励对教师教育消费的政策。总之在教师教育活动中“政府是主体,政策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认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供给结构、供给制度不适应我国社会需求结构转换升级的需要是导致供需错配、结构失调等问题的根源所在。一是在教育机会供给上,研究生教育机会供给滞后于需求,引发“供给不足”与“需求无应”矛盾;二是在教育产品供给上,研究生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导致“一职难觅”与“一才难求”并存;三是在教育制度供给上,研究生教育制度供给滞后于需求,存在“体制遗留”和“误用工具”问题。指出要推进研究生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需抓住教育供给方式转变、教育供需衔接调整、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三个着力点,通过改善结构、制度层面的有效供给,破解局部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供需错配的困局,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理论出发,考察教育私人投资的社会溢出和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教育公共投资的城乡与区域溢出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投资决策的变化。结果表明,教育的溢出效应对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政府教育投资激励产生抑制效果,一方面是教育的现有差距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主要投资来源的政府和家庭的激励程度的降低又进一步恶化了教育投入不平衡的程度,差距随着经济和教育投资的不同增长路径越来越大,弱势家庭与弱势地区的教育投入有陷入"低发展陷阱"的危险。需要建立针对弱势家庭的风险性补偿机制,以及针对弱势地区的区域性补偿机制,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资助政策作为保障研究生教育公平、实现调控与优化结构的手段之一,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角度切入,分析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内容,进一步探讨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平衡存在的冲突,发现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主导式供给与多元化需求的冲突、社会式供给与个体差异化需求的冲突、粗放式供给与精准化需求的冲突。基于此,文章提出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需求—供给冲突的协调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对就业具有双重效应。首先,高职教育对就业具有促进效应。高职教育的投资不仅能增加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且通过高职教育的投资形成人力资本,还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减少失业、增加就业提供物质基础。其次,高职教育对就业还具有挤出效应。高职教育的就业效应具有双重性,既具有吸纳效应,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决定了教育投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8年各省域单位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各省域单位教育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第二,东部区域内教育溢出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强于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第三,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会对教育溢出产生正向影响,劳动力成本和高等教育水平则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兼顾其他地区教育发展政策,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来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政策,以平衡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疏导教育溢出效应传导机制,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