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草帽》是杂技手技类节目中具有普遍代表性的节目。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从事《草帽》节目表演的经验,谈些对该节目的认知。一、节目的技巧性首先,扔或丢草帽在手技类杂技节目中属于"柔中带刚"的一种技巧项目,它与抛球、舞球拍和对传捷克棒等不同的是草帽道具是柔软的;而一般的手技类道具为硬物,在表演过程中,道具上升和下落的速度为可预  相似文献   

2.
杂技表演服装属于舞台表演服装中的一种,既有其他表演类服装的共性,又不同于单纯的表演性服装,具有贴体又方便运动的特点,演员能够通过具有特色的表演服装来加以修饰,能够更好地展现高超的技艺。杂技表演服装的面料,吸收泳装、体操装、运动装的弹性特点,能够完成身体各部位的造型和肢体夸张性的动作。杂技表演服装的设计广泛吸收了戏剧、舞蹈、魔术、武术、体操等其他艺术的特点,更具有观赏性,更能适应演员在舞台上的优美动作表现,更能够通过服装的修饰衬托出演员的动作美,形象美,使整个舞台融为一体,使观众真正享受到杂技艺术的美感。一、杂技服装的设计特点。杂技表演服装是塑造杂技演员外部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要能够体现演员所演节目的主题和内涵,能够弥补舞台和道具上的不足,使整个节目看起来更加圆润完美;要能够通过服装、音响、灯光、舞台布景等的完美结合,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享受杂技艺术的技巧之美、动作之美;能够反映不同杂技节目的人物特点。杂技服装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到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特点。一套设计成功的杂技表演服装应该能够突出杂技节目的特点和动作特性,能够烘托起表演气氛,使表演效果达到最高峰,使观众真正观赏到杂技的精、险、难、美。  相似文献   

3.
就目前所有的舞台表演艺术而言,杂技算是最为受益于道具的表演艺术了,或者说许多杂技节目的出现是因为道具才应运而生,可以说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杂技节目种类的千变万化、浩繁锁杂离不开形式多变的杂技道具,道具形式的千变万化和表演内容千姿百态是成正比的。道具对杂技的重要作用,就深远意义而言足以影响到技巧本体、表演形式以及后期的音乐创作、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设计等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一、杂技剧汇聚杂技节目杂技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当代的杂技艺术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可简可繁,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杂技艺术越来越多地以大型杂技剧的形式展现。杂技剧的题材,一般改编自古典名著、戏剧或原创符合杂技艺术特色的剧本,一个有适当主题的题材,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的杂技节目融入到剧目中,构建成一台新颖的杂技剧。以广州杂技艺  相似文献   

5.
杂技是什么?通常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各式道具,以惊险技巧和高难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进行表演的人体艺术。具体表现有吊子、爬竿、走钢丝、钻圈、手技、顶技、蹬技、车技、柔术等。大范围来讲还包括驯兽、滑稽、口技、魔术等,在外国杂技也被称为马戏。根据表演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又有舞台杂技、冰上杂技、水上杂技、高空杂技等区分。在我国,杂技在春秋战国时已具有了基本的雏形,汉代时候是百戏的重要内容。以后各个朝代都有所发展,逐渐形成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6.
正舞台,是演员展示技能、创造艺术的典型场所,也是演员与观众进行艺术交流的最佳空间。对于杂技来说,演员的舞台修养直接关系到杂技节目的成败,我们在评论一个杂技节目时却往往忽视了这一方面。杂技演员的舞台修养,简单地说就是指演员在进行表演活动时,对其表演意会和认识的能动程度,它是杂技演员在舞台上的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既展示  相似文献   

7.
杂技道具与杂技节目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搞了几十年杂技,这个问题早就非常清楚了,那就是没有杂技道具就没有杂技节目,就像是母与子的关系,总是先有道具才能创出杂技节目。当然没有杂技道具而有杂技节目的例子也有,如徒手杂技《力量》《男女软功》《小武术》等,不过这类节目很少,代表不了绝大多数的杂技节目。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红遍业界的大型原创杂技剧《梦之旅》是由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通过两年时间精心打造的。该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使演艺界专家、业内同行、媒体及广大观众给予高度评价。创排过程中的艰辛与困难,令我感触颇多。原创杂技剧《梦之旅》是湖南杂技艺术剧院首部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杂技剧。它通过戏剧手法,运用杂技艺术,把18个不同类型的杂技节目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杂技服装设计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工作,不仅需要配合剧本、舞台以及剧情的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同时也需要考虑杂技节目的特殊性,即服装适应动作的需要,因此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创造工作。本文主要从杂技舞台服装的独特性进行解读,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杂技舞台服装的鲜明特点。一、杂技服装与舞台服装的共性舞台服装,指舞台艺术表演时演员所穿的服装。杂技服装是舞台服装的其中一个门类。它具有舞台服装所具有的共性。  相似文献   

10.
杂技表演是中华艺术宝库里的一颗明珠,有善悠久的历史。杂技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它以全世界作为自己的表演舞台,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另一种情况,即一个优秀的杂技节目很难在同一个地方做较长期的表演,这同样也是由杂技艺术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时代,杂技表演如何创新并独树一帜,获得观众的称赞,是一个杂技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结合杂技节目《绸吊》,谈谈杂技舞台表演的艺术性。任何杂技节目的创新,都要有与众不同的新理念与新视角。在表演杂技节目时,应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优秀作品与优秀演员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杂技的创新,体现在它要革新几千年来的传统表演与教学方式,要靠杂技工作者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的敬业精神。为了舞台上瞬间的惊艳绽放,不惜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钻研与求索,在失败中苦苦追寻成功。一、赋予节目表演新的内涵。作为一名杂技演员,几十年来我曾多次到世界各地巡演。在我参与的2000多场演出中,我感受到中国杂技与国外杂技的差距不在技巧,主要是演员的表演、节目的包装和与观众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3.
正余家杂技《空中大飞人》近日入驻福建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大剧院,精彩的表演让观众赞叹不已。《空中大飞人》,是河南余家杂技近两年排演的创新节目,它把体操、杂技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高度提炼,混合编排,在动作和技巧上有所创新,在道具上进行了改革,更加突出了其特有的勇敢惊险的气质。该节目曾在法国"明日"世界杂技  相似文献   

14.
<正>二、杂技剧:现代杂技的“臻境舞台”探索杂技剧,无疑是审美创意和艺术跨界的“臻境舞台”形式,同时也是杂技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臻境舞台”在舞台情境化、综艺审美的基础上,更强调杂技舞台的情感表现与人文思考。杂技剧作为杂技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显然又构成“臻境舞台”的舞台形式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杂技舞台美术,简称杂技舞美,是配合杂技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专业。从广义上说,包括舞台装置、景饰美化、灯光运用、服装设计、道具造型等与舞台表演有关的一切美术装饰手段。随着观众审美要求和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两者共同创造了杂技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更多舞美元素的巧妙利用、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舞台美术装饰的多样介入、各种灯光和音响效果的日趋完善、舞台美术场景的引人入胜及杂技舞台剧的新兴和发展。只有杂技舞美与杂技实现和谐发展,才能创造杂技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一、杂技舞美与杂技相比,发展落后杂技的发源可追溯到春秋秦汉时期,是一门靠代代相传、口口相授进行传承,以极限技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表演艺术,与之密切相关的便是杂技中的各种舞台美术。翻遍有关杂技发展的史料和表演技艺的描述,关于舞台美术的记载却难寻只言片语,可以说多年来杂技舞台美术就一直停滞不前,没有根据杂技节目的发展而有所不同。且不说没进剧场演出前的杂耍班子、大蓬演出,虽然不能说没有舞台美术,但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就是现如今进入到剧场演出,舞台美术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常常舞台的布置装置十分简陋,忽略了整体的美感,也没有根据杂技节目的特点设计专门的布景,纯粹作为简单的道具背景,舞台的背景、灯光、音响、服装等与杂技所展现的主题都没有太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杂技道具的科技化备受关注,也逐步成为杂技追求创新与技艺提升的另一突破口。道具科技化创新的全部意义是推动杂技技巧和杂技艺术的发展,借助道具科学的功能设计增加杂技技艺舞台展现力,提高技艺水平,丰富节目形式。多年来,笔者和多位国内知名编导、道具师交流、合作,对杂技道具科技化创新形成了一些认识和理解。一、道具科技化创新面临的困境一些传统的杂技道具样式陈旧,工艺粗鄙,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配合演员的技艺展示。  相似文献   

17.
(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银奖)四、杂技剧的创作思维具有东西方文化叠印的魅力中国杂技艺术以活跃的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屡获殊荣、具有极高艺术含量和观赏价值的作品。《时空之旅》则更是集中了中国杂技节目的经典表演,塑造出梦幻的奇异舞台,引领观众穿越中国杂技的探险历程,力破重重关阻,而带领观众进入杂技艺术  相似文献   

18.
正(该论文获评"全国优秀杂技理论作品征集活动"优秀杂技理论作品)观众在看魔术节目时,希望看到魔术师表演的节目独特、新颖,而不是各个魔术师都表演的节目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每一位魔术师都能创作出自己的魔术节目,而不要成为昨天买道具今天就成为"魔术师"的魔术师。一个完整的魔术节目,可以说由四个部分组成:1.魔术节目的构思。构思又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意境构思,  相似文献   

19.
整体上看,近10年来,杂技剧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题材的开拓上。《渡江侦察记》《战上海》等一批杂技剧使“杂技技巧表现革命历史题材”这种新的舞台美学范式逐渐走向成熟,为杂技舞台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尤其是《战上海》,令难以推动戏剧矛盾的杂技艺术呈现“真实”的戏剧语言,无论从剧情本身发展还是剧情所要表达的精神而言,抛弃了杂技在戏剧表演中讲故事的“假”和“装”,完美继承和诠释了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巧妙精明而又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20.
前一阵子,笔者观看了一台杂技晚会的表演,感到其中单场节目的表演规模普遍比过去大,十儿二十人一起表演的节目比过去多,技巧由地面演到空中的比过去多,操纵道具器械同时加演腰、腿、跟头、顶的也比过去多,看上去,这些节目既是地面节目又是空中节目,既是单场节目又是集体节目,既是徒手节目又是道具节目,在节目类型上已经比较模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