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1958年,留学苏联的孙家栋学成归国。后来,在工作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弹专家,参与了东风系列导弹的研制。1967年,中国组建中国空间站技术研究院,孙家栋带领18名精英骨干全身心投入到卫星事业之中。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后,中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2004年,中国宣布启动探月工程,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孙家栋参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全部过程。如今,中国航天事业正稳步向巅峰挺进。  相似文献   

2.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至今已绕地飞行43年。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这颗卫星实现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目标。在美苏航天技术如火如荼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东方红一号"卫星满载中国人民的希望,冉冉升空,成为中国"飞天梦"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正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在广大航天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院士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老一代航天人的高度嘉许,饱含着对新一代航天人的殷切希望,饱含着对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重托期待,这是极大的勉励、鼓舞和鞭策。今年,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计划将先后实施,"探月"和"探火"任务将是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又一次跨越式突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勇攀航天科技高峰,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成都双流机场。81岁的孙家栋又一次搭乘飞往西昌的航班。孙家栋多次去西昌。无数次的奔波,让双流机场检票口的值班员对这个面孔太熟悉了,所以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分外热情。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23,(4):10-11
<正>2023年4月24日是第8个“中国航天日”。53年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由此开启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脚步,一起去探寻“东方红一号”背后的研发故事。卫星计划萌芽继苏联和美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之后,1958年,毛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这一号召鼓舞了一大批中国科学家,也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有信心、有勇气登上空间活动的舞台。同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九章为核心的人造地球卫星科研小组,项目代号“581”。  相似文献   

6.
一个深山沟里的民办教师竟与颇有名气的“小天鹅”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民办教师叫孙家栋,是吉安县东固镇中心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 少先队工作千头万绪,要干出特色来是不容易的。孙家栋选定议论最多、争执最激烈的关于“山沟里的学生见识少,写作水平就是差”这个课题,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队日活动。没有队部活动室,他就腾出自己的房间;学生觉得作文起步难,他就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第二次反围剿陈列馆、东固烈士纪念碑,指导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奖励》2021,(2):18-20
孙家栋: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两弹一星"的功勋孙家栋是我国人造卫星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他亲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现代化的全部过程.在他的领导下发射的卫星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1/3,他被称为"中国卫星之父"和"北斗之父".他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从我国第一颗导弹“东风二号”、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见证这些足迹的是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  相似文献   

9.
阅读孙家栋,就如同阅读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没有"王母娘娘"的仙丹妙药,"嫦娥"依旧奔月而去。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火箭载着"嫦娥一号"卫星,也载着世代中国人的太空梦,奔向朗朗夜空,朝着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出发,揭开了中国人与月亮的关系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提出:"中国一定要搞载人航天。"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今天"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神舟一号:实现天地往返重大突破1999年11月20日凌晨,中国载人  相似文献   

11.
<正>"恩师,祝你教师节快乐!"这是金山区张堰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周明川退休至今十年,每逢教师节年年都有数十位学生在周老师家共度节日,今年66岁的周明川近十年两次查出患有癌症疾病,病痛和化疗几次让她痛苦不已,"是  相似文献   

12.
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斯大林金质奖章,同年回国。此后十年间,领导和参加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地地导弹和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1967年始,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主持完成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率科技人员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先后荣获航天部一等功,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一定存在着几次重要的转折,那么,对我而言,"24时记时法"一课便是其中又一个转折点。之所以需要在转折前加上"又",是因为这样的转折对我而言,已不是第一次。如果说,之前由"走进圆的世界"走向"圆的认识"(见本刊2008年第7期《一堂纯粹而丰富的数学课》),实现的是对学科内容"由外而内"的华丽转身,那么,"24时记时法"带给我的将是由"教"向"学"的又一次跨越。这是更为艰难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一"和"八"的启示"教学要简洁,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明晰的第一印象。"师范毕业时班主任老师这样叮嘱,我便铭记在心。可直到现在,这番话在毕业几年后的今天仍然言犹在耳。当时只是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他道出了第一次的重要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嘛!有了好的第一次,以后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月11日上午,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荣获此项殊荣.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三巨头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他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16.
物理高考试题中"有效信息"的隐藏和获取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设计试题的一种思路.本文以2011年物理高考试题为例,探索"有效信息"的几种常见的隐藏方式.1用"数字"隐藏"文字"例1.(2011年全国卷)我国"嫦娥1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次,有个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这几年,爸爸挣钱多了,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好,爸爸给家里添置了不少电器。目前,我家还缺乏一台电脑。"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把"缺乏"改成了"缺少"。作文本一发下来,这个同学见了老师的批改,心里很不服气。他认为"缺乏"和"缺少",一字之差,意思差不多,用哪一个都可以。其他的同学也赞同他的意见,认  相似文献   

18.
红烧肉吃来好前程 1935年,孙家栋上了学,但因为是左撇子,不被学校接受,两周以后退了学。不过,一年以后,孙家栋就学会了熟练地使用右手。到营口上学后.他已经能左右开弓打乒乓球,而且各科成绩优异。  相似文献   

19.
当我得知自己将在2006年湖南科技论坛会上,为神舟飞船一至五号总设计师戚发轫爷爷献花时,平时就仰慕“神舟之父”的我高兴坏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戚爷爷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历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东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一定存在着几次重要的转折,那么,对我而言,"24时记时法"一课便是其中又一个转折点. 之所以需要在转折前加上"又",是因为这样的转折对我而言,已不是第一次.如果说,之前由"走进圆的世界"走向"圆的认识"(见本刊2008年第7期《一堂纯粹而丰富的数学课》),实现的是对学科内容"由外而内"的华丽转身,那么,"24时记时法"带给我的将是由"教"向"学"的又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