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来投奔的是同乡好友邓仲纯邓氏,名初,字仲纯,安徽省安庆府怀宁县人,与陈独秀同籍。邓氏的五世祖为清乾隆时代的书法巨匠邓石如,其父邓绳侯是清末民初安徽省教育界最有声望的人,曾任省军政府首任教育司司长,为陈独秀的师长。邓氏早年留学日本帝国大学医学专科,初入日本时,曾与陈独秀、苏曼殊三人同寑室。民国以后,陈独秀到北大任教,而邓仲纯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对清人陆锡熊千里校书的史迹进行历史再现与剖析。第一,简介陆锡熊;第二,谈清初大兴的文字狱,进而论述陆锡熊两度离京千里校书的事迹。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陆锡熊在四库学方面的贡献只字不提。当时纪、陆并驾齐驱。陆锡熊之于《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均为举足轻重之功臣。他为总裁拟割子,酌定凡例,改定提要稿,《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提要经其审定。陆锡熊为《总目》的撰写与定稿作出了重大贡献。是非予夺之际,绝非一出纪昀,陆锡熊亦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李景屏、康国昌合著的《乾隆与和 》一书,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24万字,以清代档案、清实录、《清高宗御制诗集》及和 等人的诗作为依据,勾画出历史上和 与乾隆皇帝、刘墉等人的关系,剖析了和押在政治舞台迅速崛起及长期得宠的原因,对野史笔记及民间传闻进行去伪存真的鉴别,同时,摆脱了清朝国史馆中御用文人封建正统史观的影响,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该书揭示出乾隆年间贪风不止、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必然,提出乾隆皇帝与和在这一历史嬗变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认为清代中衰,首当其冲要承担责任的…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官修书中最伟大的一部。现将关于四库全书馆开馆时间、《四库全书》第一份钞本成书时间、各阁抄本情况等问题有代表性的提法辑录,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四库全书馆开馆时间,提法有二: 1、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开始成。”(1) “爱新觉罗弘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借‘稽古右文’之名,设立四库全书馆,广征古今图书,进行严密审查。”(2) “清乾隆三十七年设立四库全书馆  相似文献   

6.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清河间人。乾隆时进士,累进侍读学士。曾坐事戍乌鲁木齐,不久释还。官至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馆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馆,虽由王室郡王等为总裁、副总裁。而做实际工作的是总纂官,有纪昀、孙士毅、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分纂官大多是当时著名学者,纪昀还兼任集部的分纂官。每当一部书籍校订完成,就由馆臣写好一篇提要放在卷首,提要简述该书的“大旨及著作源流”,列“作者之爵里”,“考本书之得失”以及辨订“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等,最后由总纂官纪昀修改、润色,并勒成一书,称《四库全书总目》。纪昀在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7.
祖籍徽州的清代藏书家和刻书家鲍廷博,前半生主要在杭州活动,后半生定居浙江桐乡。同时人赵学敏对于其迁居桐乡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记载,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鲍廷博时年49岁。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鲍廷博的后半生藏书和刻书事业。  相似文献   

8.
<正>金榜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标志性档案文献。是科举考试最高级——殿试的成绩榜,也是封建统治者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清代的金榜原存于清朝内阁,大、小金榜成套。大金榜最长者近二十米,加盖"皇帝之宝",用于张挂昭示天下。小金榜用于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全部金榜为黄纸墨书,满、汉文合壁。钤用"皇帝之宝"。光绪二十年(1894)殿试大金榜,是科举制度终结前的最后一张"金榜"。这份世间惟一的"大金榜"高80厘米,长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工程,该工程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宗皇帝下旨徵书至四十六年(1781)第一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缮写告竣,前后历时9年,至四库七部书全部缮写装潢庋藏完毕,则已到了嘉庆九年(1804),历时32年。其中仅誊录人员就有近4000人,各类专职人员约400人;单部收书量据文津阁藏本,共3503种、36000册,79337卷。其历经时间之久,工作人员之多,工作量之大都堪称中华古代文化史之最。规模如此庞大的文化工程,要想保质保量的顺利完工,没有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是难以  相似文献   

10.
魏源(1794一1857年)是近代初期的思想家、史学家、经学家.其编著的<海国图志>是极负盛名的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巨著,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乾嘉时期的大藏书家、大刻书家鲍廷博曾寓居杭州,后迁桐乡。根据一些文献逐步考证出迁桐的大体时间:最早不过乾隆四十四年,最迟当在乾隆四十八至四十九年。并对迁桐后的生活根据文献记载进行了还原。  相似文献   

12.
读西泠印社出版的<金石家书画集>,其中选有清代高凤翰的<富贵到白头>,画的是牡丹和小鸟白头翁,并题书:"乾隆乙丑春日南阜山人左手画."该书画集最后一册中,附印被选入书的各作家小传,其记载高凤翰的卒年是清乾隆癸亥年(1743年),六十一岁.由此看出本书关于高凤翰的卒年前后有矛盾:<富贵到白头>是画于乾隆乙丑年,公元1745年.作者却卒在乾隆癸亥年,即公元1743年.这幅画是高凤翰卒后二年画的,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全祖望与《永乐大典》辑佚,学人已有许多讨论。但全祖望开始辑佚的时间并不是雍正八年,也不是乾隆元年,而是雍正十三年。其辑佚书可考者并非仅十四种,而是五十八种。辑佚书也没有全部遗失,今日尚有原辑本存世。  相似文献   

14.
“冲繁疲难”制度是清朝为选举地方官而设立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确立于雍正年间。其具体的内容是:按管理的难易程度,将州县分为四等。“一地当孔道者为冲,一政务纷纭者为繁,一赋多逋欠者为疲,一民刁俗悍命盗案多者为难,就此四等之中,有专者有兼者有四等俱有者”。一些学者依据清人洪亮吉乾隆五十三年(1788)撰写的《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一书,对“冲繁疲难”制度有所涉及,但就笔者所知,到目前为止尚无专论。没有专论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天地会》一书,是国内目前有关天地会问题最为完整可信的一部资料汇编。其资料收集的时间范围,起自乾隆五十一年,迄至1840年鸦片战前之前。其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关于天地会的起源;二、关于林爽文起义;三、乾隆五十三至六十年天地会的活动;四、嘉庆、道光(二十年以前)年间天地会的活动。所辑史料绝大部分是清廷档案原件。尤为可贵的是,它还收辑了许多天地会本身所形成的文件。此外,该书还辑  相似文献   

16.
1 在扬州地区的征书在全国范围搜访征集图书,是《四库全书》编纂初期一项规模浩大的重要活动。这项工作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初四乾隆颁发征书之谕,但地方官敷衍拖沓,十月十七日再次下令严厉要求各省督抚“速行设法访求”,其间一些省份虽指派专人负责访书事宜,但所求书籍数量不多,据记载江苏仅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是我国著名的一部大型丛书。每当谈到这部丛书时,少不了要提及它的编纂时间。编纂此丛书的时间,有多至四种说法: 一、清乾隆三十年“清乾隆三十年救辑。”(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1)》P962) 二、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73年)编《四库全书》的时候,更加确定了。”(杜定友《〈图书分类法〉史略》)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也是采用这四部的分法。”(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分类学》) “到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时,进一步确定了‘四部’分类法,使其完备。”(白国应《图书分类  相似文献   

18.
正武英殿修书处是清代皇家刻书机构,专门负责内府典籍的刊印、校勘、装潢等事务。武英殿修书处的直接产物——殿本,不仅数量达数百种,而且代表了清代刻书工艺的最高水准,清人金埴评价康熙时期的殿本"在宋版之上"。(1)那么,武英殿修书处是何时成立的呢?对此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分别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十九年、康熙二十九年、雍正七年(1729年)的不同观点。对于同一机构的成立时间出现完全迥异的数种说法,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文献记载的歧  相似文献   

19.
黄丕烈(1763-1825),清乾嘉时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字绍武,一字绍圃,号芜圃,芜夫、复翁.其署名很多,如抱守主人、士礼居主人等.嘉庆六年(1801)逢举人大挑,黄丕烈名列一等,本可到直隶去当知县.黄丕烈不愿就职,纳资得兵部主事,不久便弃官回归故里,毕生从事藏书、校书、刻书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20.
《湖北档案》2005,(11):F0002-F0002
该文献形成于1667年(清康熙六年)——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约200件,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金榜是中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标志性的档案文献。是清代科举考试最高级——殿试的成绩榜,也是封建统治者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该文献原存清朝内阁,世间独此一份。大、小金榜成套,大金榜用于张挂,小金榜用于呈帝御览。全部为黄纸墨书,满、汉文合壁,押皇帝之宝。大金榜最长者近二十米。该文献于研究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及中国古代文书制度具有珍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