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一、正确认识"全员运动会"正确认识"全员运动会",区分其与竞技运动会的不同,是有效落实"立德树"根本任务的前提。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由于面向的群体不同,参与对象也就各异。"全员运动会"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体育(包含学校内的一切体育行为),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它强调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全员参与是学校运动会的显著特点。没有师生广泛参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不能得到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2.
<正>一、借助场地器材,培养良好习惯在场地器材布置、管理中,要体现规则意识,培养爱护器材和自觉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习惯。《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的第5条指出:课前,按课时计划完成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进行安全检查,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防止相互干扰;提倡让学生搬运器材并建立轮流值日制度。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对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立德”与“树人”的科学内涵。认为学校体育能够传承红色基因,造就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多种“立德树人”价值。提出价值的实现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以结果促进过程发展、提升校园体育文化,优化体育师资团队建设、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多重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人才的个性化发展,该文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背景,对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分析“立德树人”与“体育文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现状,提出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构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措施,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进行对接,在体现体育学科育人、教育实践育人价值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时,要学会严私德、守公德。确定体育文化人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定期在校内开展以科学素质、人文精神为主题的大型体育活动,使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建立多维度教学评价与质量反馈机制,保证素质教育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立德树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1]。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发展身体的教育过程中,要利用自身特殊的功能,将"生活基础和自然之境作为构建道德大厦的基础和原发性根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体验"~[2]。运动技能是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在体育教学中呈现的状态是浮在表面、流于形式,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立德树人在体育课堂上落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解决的具体案例,为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举一反三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确定,国家及社会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逐渐增强。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处于基础教育重要课程环节之一的小学体育教育,同样承担着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责任。本文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分别从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评价3个层面,初步讨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飞 《体育科技》2022,(1):144-146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高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指标,是完成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功能及其路径。研究认为:充分挖掘并发挥体育教育的课程思政功能,凸显体育教育本身的育人价值;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需做到“育体”与“铸魂”同向,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同时加强身体锻炼。让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发挥关键作用,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优秀意志品质。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中,需要优化其呈现方式,优化教育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师素养,激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兴趣,教育理念的更新,强化体育实践,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中,要求以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一些边缘性的课程也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在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它是强健学生身体、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学科,本文围绕高校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课堂教学不单是纯粹的技术传承,而是一个民族文化思想、传统美德的教育过程;国家把武术作为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必修课程,对培育广大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立德树人”和传统武德的现代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国武术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思想道德建设、“四观”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方面,并针对武德教育的价值体现提出了新时期中国武术对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的历史重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1.
喻坚 《中国学校体育》2014,(4):29-31,4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体育教育的"隔离",导致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制约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所培养的体育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为此,提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应作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学生辅导员数量减少,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在“课程思政”“健康中国”以及“立德树人”等视域下,以体育为载体实施思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着非常显著的紧迫性,将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不仅是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我国加强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立德树人”视域,首先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审视,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其具体的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以期通过高校体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促进其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又能够促进其良好精神品质的培养,达到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道德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国家出台的各类关于学生道德、品德发展的文件、中小学生手册和奥林匹克精神等为依据,构建出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体育道德行为3个一级指标,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竞争开拓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法制精神、爱、志、信、义、体育道德意应能力、体育道德创造能力和体育道德自我教育能力14个二级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出各指标的权重。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及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实施要求。田径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工程的基础要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实现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即充分利用课程的“储备资源”,落实育人工作,因此,课程思政是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概念和方法创新。根据“立德树人”教育的要求,鉴于体育院校田径教学内容和对象的特殊性,更加需要构建属于体育院校田径教学的课程思政模式,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道德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国家出台的各类关于学生道德、品德发展的文件、中小学生手册和奥林匹克精神等为依据,构建出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体育道德行为3个一级指标,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竞争开拓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法制精神、爱、志、信、义、体育道德意应能力、体育道德创造能力和体育道德自我教育能力14个二级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出各指标的权重。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及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高娟 《当代体育科技》2022,(21):135-141
该文以“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核心素养养成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探索高职体育课中体育核心素养养成的具体路径,以瑜伽选项课为例,提出了“133”课堂教学模式“。1”指的是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第一个“3”,指的是课堂教学围绕3个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第二个“3”,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创、用3个环节进行,旨在通过高职瑜伽选项课“133”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提高体育课育人效果,以期通过体育的力量,助力学生实现“野蛮体魄、文明精神”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徐健 《体育科技》2022,(6):162-164
高校作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行课程思政的重要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育人之使命,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体育课程思政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基础工程,推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深度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思政元素,探索有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路径:提出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互融互促的教学理念、构建“文化引领+隐性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19.
职后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很多高校职后教育开展的质量和效果难以达到教师的需求,使得职后教育并未得到体育教师的认同。为此,对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该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3月12日,第29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圆满闭幕。此次大冬会的主题口号"真正的冬天(Real Winter)"和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祝贺视频"要体验冬天,没有比在西伯利亚更好的去处了",让我们体验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今日之星,明日领袖(Today’s Star, Tomorrow’s Leader)",大冬会赛场举目可见的国际大体联口号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学体育的魅力。在中国,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喜爱度、支持度、参与度达到了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