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沿黄城市是黄河流域兼具黄河景观资源、黄河文化资源和治黄生态责任的核心发展载体,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沿黄城市未能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原因主要是城市发展动能没有充分发力。场景理论可为探索沿黄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视角。在场景理论视域下,沿黄城市可通过场景营造充分发挥沿黄城市的生态动能、创新动能、文化动能、消费动能、数字动能和协同发展动能等,切实有效推动城市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效能变革,并在实现沿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整个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模式不科学等问题,城市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各城市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注入新的动力,而数字经济的到来能够加快与各产业的融合、培育经济新动能及赋予城市发展新的活力。文章在基于对数字经济和创新驱动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合肥市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数进行分析,以寻求合肥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模式,为提高合肥市经济质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字城市就是信息化、现代化城市 ,不仅包括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和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数字家庭等 ,还包括数字地籍、数字规划、数字水利、数字交通、数字电力、数字通讯、数字旅游、数字生态、数字抗灾、数字商务和数字金融等数字化资源。数字城市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环境。“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海洋”等新概念的出现 ,预示着国家和城市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数字城市概况“数字城市”通过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 ,整合城市信息资源 ,建立电子…  相似文献   

4.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基准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长三角城市的经济韧性,并且对城市经济抵抗与恢复力的提升效果最明显。(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效果显著。(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创新创业和改善社会保障两条路径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4)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邻近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由上可见,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韧性提升的作用,有关方面应当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社会保障体系联动发展,加快都市圈人才引进,以及加强非都市圈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5.
主城区社区经济将成为南通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南通市的腾飞态势与功能定位、未来产业导向与城市建设以及崇川区在全市的领跑态势、良好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等,为发展主城区社区经济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当前发展主城区社区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应对观念上的模糊、资源上的有限、创新上的不足和改革上的滞后。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创造的大量就业岗位,日益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重要渠道。调研显示,高校毕业生在数字经济相关行业、领域就业的比例、满意度和期望度逐年升高,与数字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促的局面。未来十年,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增速快、态势稳,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千万级就业岗位需求。当前,高校毕业生在数字经济就业面临供需结构性不匹配、生态建设不完善、部分学生择业观念保守等挑战,需要各方在资源整合、平台搭建、观点引导等方面持续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本文使用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1999年至2018年的相关数据,测度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1999年至2006年期间表现为匀速增长,2007年至2018年期间,增长速度整体呈现出逐步加快趋势。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逐步攀升态势,1999年至2007年期间表现为平稳增长,2008年至2010年出现轻微回落,2011年至2018年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彻底解决中国制造业“早熟型增速放缓”的窘境。  相似文献   

8.
构建一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是实施区域统筹发展的关键。以长三角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长三角26个城市的数字经济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科技创新、数字转型四个方面评价和预测长三角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剖析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关键因素,从“数字基础设施”的“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创新”“数字转型”四个层面,定量评价长三角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对各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网络大众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数字出版业近几年继续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一路突飞猛进,数字出版物多种多样,琳琅满目。数字出版物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深深地影响着学习者的思想,习俗、文化和礼仪等,影响文化的传播。本文针对数字出版物对高职大学生英美文化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对数字出版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核心是循环,经济的循环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数字物流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经济是数字物流发展的基石。论文分析数字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融合新发展理念,从物流能力、从业人员、发展环境、数字规模、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六个维度入手,构建数字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京津冀13个城市2016-2020年面板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京津冀地区数字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根据城市协调发展程度分类型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成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从珠三角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出发,整合珠三角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数字经济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且制造业面临着低端锁定、缺乏高技术人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基于此,从加快产业融合、延长价值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绿色制造业四个角度出发,构建数字经济推动珠三角智能制造的路径,为珠三角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字城市的建设步伐突飞猛进。数字城市源于数字地球的概念,建设数字城市是国际国内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流和趋势,从理论上讲,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这里的物质城市即是我们生活的现实城市,而数字网络空间则是数字城市的载体。上世纪90年代,我们把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简称为3S集成。全世界都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乡村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乡村振兴建设应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生产、大众生活及政务治理等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实现乡村绿色跨越式发展、均衡共享式发展、开放包容式发展。针对数字经济在赋能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如数字经济在农村环境下认同感缺失、数字化治理机制不健全及基层治理制度脱节等问题,提出采取依托数字化工作平台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建设现代化农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等七项举措,以更好地让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稳步推进数字信息技术与乡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可以加速城乡间要素流动,打破城乡之间的空间间隔,通过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但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信息计算落后、人才缺乏、网络配送等体系仍待完善,这些因素可能造成“数字鸿沟”阻碍城乡区域融合发展。通过分析郑州市近几年数字经济与城乡区域融合的发展现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得出从2012-2020年,郑州数字经济指数与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指数耦合度接近1的水平,耦合协调等级由最初的濒临失调快速发展为优质协调,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之间存在着正向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郑州市数字经济指数增长1个百分比,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将增长0.764个百分比,并且二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建议构建郑州市数字经济与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城市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采取策略差异化。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的更新发展促进了图书馆治理新业态的出现。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运作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实施数字技术可以为图书馆的治理赋能,并以数字技术为动力推进图书馆治理理念的转型。总体来说,图书馆立足于数字技术赋能和价值重塑两个支撑点,通过运用数字技术的精确性、高效性,展现图书馆价值重塑的服务性、跨界性和开放性,最终实现图书馆治理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6.
世界范围内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高等教育的系统变革,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数据合集,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了知识图谱。研究发现: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主要涵盖了整合数字技术的教学实践、数字技术助推的教学模式变革、数字技术赋能的人才培养路径、数字技术保障的数据管理过程和数字技术支持的高等教育院校有效性等五个主题;其总体的知识演进呈现出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态势;“模式”“教育数字化”“数字能力”等既预示着未来的研究热点,也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各领域融合全面展开,数字化正在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形成以数字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制度优势成为驱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探索建设数字特区,以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进行试验探索,围绕数字经济开展一揽子政策创新,从国际、湾区、产业和人才四个维度,率先推进大湾区跨境数据管理规则相衔接、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实施金融科技创新战略、建设智慧示范城市、打造数字人才集聚区,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湾区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转向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讨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表现、明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破解路径,成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与数字基础设施多层次赋能农业农村,形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潜在路径。结合城镇地区看,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与数字基础设施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非对称性影响,总体形成矛盾化的变动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整体呈现波动上升后持续下降的动态变动态势;2010年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缩小与推动农业农村部门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等政策存在高度相关性。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破解路径集中表现为完善农业数字技术应用基础、促进数据要素加速渗透、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GIS在数字城市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地球”的提出,“数字城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字城市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则起到支撑性作用,数字城市是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具体再现.  相似文献   

20.
元明清三代是乐山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其政治地位、经济结构、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从元伊始,乐山城市作为地方区划的次级政权治所地位得到稳定,经济结构中手工业和商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则由于战乱而兴废相间,呈现出一种波浪起伏的发展态势,至清代中期恢复超过前代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