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商LQ     
学商反映的主要是人的成长阶段学力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学力的概念是指自我教育力或自我学习力。学力的结构可以分解为 :选择系统、接受系统、加工系统、记忆储存系统、动力系统和管理系统。提高学商有三个基本原理 :最优原理 ;志向原理 ;建构原理  相似文献   

2.
学力是基于学校教育之上,又是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学习力、生存力与发展力,它是内化在主体素质与实践之中的无形的“力”.学力内容从单一强调知识为主的学业成绩到以生存、发展、创造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学力形态从基础学力到发展学力呈现多样化取向;学力主体从学生到教师逐步扩展;学力形成原因由学科教学转向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3.
学校存在的价值、教师努力的方向,准确地说应是提升或培养学习者的“学力”。但自从中国废科举兴“新学”,引入现代学校模式后,文凭成了学力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人们渐渐遗忘了到学校学习是为了提升学力。由于假学历、假文凭和注水学历、注水文凭大行其道,真学历、真文凭贬值,"学力”一词又被人们重新唤醒。学力提升需要教师设计一个有效的教与学环境,课程、教学、教师是支撑学力提升教学环境的三块基石。在这三块基石中,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4.
"教师问题发现学力"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学诊断思维为核心,以教学诊断为有效途径,以教学诊断学力为表现形式,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学诊断过程中所具有的教学问题自我发现能力、发现学习问题能力和发现同伴教学问题能力的总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反思性、诊断性、协同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培养教师问题发现学力,必须坚持问题意识、注重过程和成果为本原则,构建教师问题发现学力培养体系,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讲得最多的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法活动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可当前的写作教学仍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现象。  相似文献   

6.
范乃芳 《亚太教育》2021,(1):128-129
学力,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指学生借助学校内外的学习过程所习得能力的总体,包括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隐性学力势在必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索,学会总结、归纳,促进学生学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分析学情,整合更多的因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学力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对学生而言,学力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而形成的认知、能力、态度、情感等的实际水平和行为表现。它包括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三个方面,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发展性课堂培养学生的学力,这种课堂表现以“自主自为、合作生成、开放包容、高效和谐”为价值取向,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定向和设问”、“探究与反馈”、“点拨与整合”等三个环节。学力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三部分组成,其评价工具、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并且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学力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对学生而言,学力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而形成的认知、能力、态度、情感等的实际水平和行为表现。它包括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三个方面,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发展性课堂培养学生的学力,这种课堂表现以"自主自为、合作生成、开放包容、高效和谐"为价值取向,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定向和设问"、"探究与反馈"、"点拨与整合"等三个环节。学力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三部分组成,其评价工具、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并且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蒋国生 《江苏教育》2022,(14):32-34+44
教学力是教师必备的关键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教师的教学力必须从六个方面下功夫:教学理念理解力、教学内容把握力、教学设计设计力、教学过程管理力、教学问题解决力、教学质量保证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学四、五、六年级蒙汉儿童学力发展的趋势。方法:采用测验法和调查法。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蒙汉儿童的学力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五、六年级表现为不力发展的加速期;小不高年级儿童学力水平存在地区、民族差异,而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型课程评价的特点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第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改革已经启动,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在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学力观指导下,通过学校教育的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三种学力的培养提供保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开设研究型课程被看做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①在上海,研究型课程已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在高中阶段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显性与隐性学力,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三维循环式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互动循环式语言教与学的大平台,其特点是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堂下的学习实践和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教师之间是互动的(所有资源是共享的,对学生知识背景的了解是互通的);学生之间和学生自我学习不同阶段、不同技能操练之间是互动的。学生的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会得到充分张扬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茶艺学力是员工从事茶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通过对中职生显性茶艺学力和隐性茶艺学力的调查,发现中职生从事茶艺工作的优势和欠缺,能为科学合理制定茶艺课程教学目标和切实提高课程设置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从而创新专业教学的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地方茶馆输送更多切合他们茶艺学力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优秀教师的成长没有奥秘,只有永葆一颗教育的好奇之心,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修炼素养力、教学力和影响力,才能成为教育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悄然绽放美丽。其中,素养力是教师发展的立身之本,决定着教师教学的高度和厚度;教学力是教师发展的兴业之根,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力是教师发展的成长之梯,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效度和信度。普通教师只有不断丰富和充实素养力、不断锤炼和提升教学力、不断扩大和提高影响力,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赋予学校教育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是一个需要深刻反思的现实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力。本文从作为综合性学习目标构成的学生学力、作为综合性学习实施成果的学生学力、作为综合性学习实施前提的学生学力三个层面对于日本综合性学习背景下的学生学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深化人们对于综合性学习与学生学力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蒋玮青 《考试周刊》2015,(10):100-101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学科教学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其方式和途径很多,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有意义。为了学生"有效地学",教师必须研究怎样"有效地教"。当前,在思想政治课常态教研的基础上,更有必要关注"教力"与"学力"正向增长的深度教研。  相似文献   

18.
汤成超 《上海教育》2003,(9B):33-33
近年来,笔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掌握学习”与学生数学学力的培养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如何在“掌握学习”理论框架下,以三个基本要素为主干,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基础学力,并在此基础上把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改变学生原有的数学学力差异状态,设计适合数学教学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价值判断是发展性教育评估的核心,时代特征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制定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和进行素质教育及其评估的根本性准则。本尝试从当代及未来社会发展的特征出发,研究和预测社会及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发展性学生素质评估体系,实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新性学力的统一,同时注意科技素质与人素质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