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使用电脑办公,编写稿件、收发邮件、网上搜索,肯定给了你不少方便。可是,有时在交换信息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方没有电脑或者没有电子邮箱,你就会觉得要是有一台传真机在手更方便一些。其实你的电脑就可当传真机用。如果你的电脑安装了调试解调器,再配置好相应的传真软件后,那么就可以很方便地收发传真了。目前用于收发传真的软件工具有许多,下面,就Outlook 2000中的传真软件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刊中报     
电话那头的妈妈(散文)陈桂玉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和令人今生难忘的日子,我的第一篇稿件“问世”了。在我心喜难耐的时刻,控通了家里的电话。“喂!妈妈,我是…··”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电话那头奶妈由于激动而变得颤抖的声音给打断了:“小玉,报纸,妈妈——看到了,妈妈看到你的文章、看到你的名字了。”妈妈的声音由激动变成了平静,又有平静变成了颤抖:“孩子,你从小到大,妈妈在你身上只激动过两次,第一次是你考上重点中学的时候;第二次就是今天能在报纸上看到你的名字。妈妈希望你能继续努力,经常告诉妈妈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问:我在中文Windows3.2下用写字板编辑了一份带有中文的文件,使用SmartcomFaxforWindows软件发送给对方的传真机上,但对方传真机收到的只有英文部分是正确的,中文部分都是乱码,我不知为什么?如何解决?答:您可能直接使用TsmartcomFaxforWindows的发送传真选项。因为该软件是英文的,当直接把一个写字板编辑好的.WRI文件发送给对方传真机时,软件的内部结构不能处理汉字字符,所以出现了中文乱码。一般来说,所有在Windows环境下的传真软件都可以通过“打印传真”的方式正确地把任何中文文件发送到对方的传真机上。所谓“打印…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谎言     
每天上午10点左右,收发室刚把报纸分好,报道员小王就会出现在窗口,准确得让人吃惊。从小王调入宣传处任报道员后,每天都期盼着报纸上能出现自己的名字,但每次都怀希望而来,又拎失望而归。这天中午,政治部张副主任来到宣传处,颇为神秘地对小王说“今天上午,南京日报社来了个电话想约一篇关于新兵生活的稿件,部里决定由你负责采写”。“我行吗?”小王一脸迷茫地望着张副主任那有些令人琢磨不透的目光。“行!你一定行!这次可是报社约的稿,只要你细心去写就一定能登报,千万别错过了这次机会哟!”小王心里像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5.
三安电话     
“小于,通信科给你们报道组专门安一部电话,你看安哪儿好?安什么样的?”政委张文品带着通信科薛参谋上楼来安电话。“就在这安个自动的吧!”小于道。“好!就安自动的,就安在这个桌子上。”薛参谋听到政委的指示,在一旁急忙道:“政委,现在通信科没有自动电话呀!”政委看了他一眼,果断地说,“没有就去买,款由旅里出。”随后,通信连一个战士不一会就买来一部自动电话。刚安好,张政委又上来了,他要看看安装的怎样,检验一下效果,还用宣传科的电话给报道组打了一下。可这两部电话竟是串联的,这怎么行?政委又把薛参谋叫上楼,…  相似文献   

6.
贺仁平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在基层搞新闻报道,时常听到不少报道员埋怨:“现在在军报上登一篇稿子真难啊!没有关系你就甭想,即使投的稿件再多也是白搭。”因此,不少报道员对在军报上稿信心不足。军报上稿果真这么难吗?非得有关系才成吗?我的经历对这一问题作了彻底的否定回答。今年“五一”前夕一天,我们部队政治部陈主任不经意地对我说:“小贺,今天报纸上有你一张照片。”于是,像往常一样,我立即找来当天的《人民军队》报,翻了个底朝天,竟看不到半点照片的影子。心想:难道是主任看错了?不会是《解放军报》?我随手打开《解放军报》,二版中间熟悉的训…  相似文献   

7.
刊中报     
爱我所爱刘文桥一天,几位同乡在一起“侃”起了几年来的军旅生活。小李突然问我:“小记者,你若不是搞新闻报道,现在肯定过着军校生活。你后悔吗?”我坚决地回答:“不!”似乎心底深处有一种强有力的声音在呐喊:爱我所爱,何悔之有!一本日渐丰厚的见报稿件剪贴本是我辛勤耕耘的收获。一年前,在连队当文书的我,无意中在图书室翻到一本《新闻写作入门》,闲暇一读,深被吸引,进面便爱上了她,而且爱得发痴。从此,工作之余,我开始学习新闻写作.并将稿件一篇篇地往邮筒里塞,希望也随之飞门远方的报对。然加,一天天过去了,寄出去…  相似文献   

8.
詹国枢 《新闻界》2000,(4):19-20
办了多年报纸 ,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比如 ,报纸该登什么稿?有时 ,记者发来一篇稿子 ,编辑看了说 ,这稿子 ,没啥意思 ,不登了!有时 ,报纸登了一些稿子 ,记者看了说 ,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没劲!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公理”何在呢?从读者心理出发 ,想了一个比较简单因而可能也还适用的公式 ,叫做“三要两不要”标准。标准一 :要登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报纸该登什么稿?当然该登新闻稿。然而 ,我们每天抓了不少新闻 ,也登了不少新闻。为什么读者还是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呢?这还得从新闻的定义说起。什么叫…  相似文献   

9.
倒过来试试     
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故事,挺有意思。这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青年画家,由于工夫不够,生性又草率,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大众欢迎,使登门求教。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沉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门采尔悦:“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一年才画一幅,这有多慢啊!”青年人惊讶地叫出来。门采尔严肃地说:对!创作是非常艰苦的劳…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新闻最讲究时效性,怎么解决稿件邮寄时间长的问题呢?泌阳县出现传真投稿热。通讯员们用传真机向全国投稿,在泌阳已不是新鲜事儿。据统计,元至4月份,该县通讯员已有61篇(含图片)传真稿被采用。(李钊) ▲为鼓励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商丘县王坟乡于1986年制定了《新闻稿件奖励办法》,但由于财政吃紧和其它原因,奖金一直未能兑现。新任乡党委书记陈若杰、乡长谢善  相似文献   

11.
叶子 《中国广播》2007,(9):64-66
我没有想到,就为我的一句话,王绘春不仅如期给我打来电话,还如约从青岛飞到北京来试音。 电话里,我带着犹豫的心情单刀直人“……哦,你是王绘春?噢,听你的声音演播长篇小说没问题……你是演员,塑造人物应该问题也不大。……我想要问你的释读能力如何?你的嗓子承受力怎样?一天10讲,连续十几天嗓子会怎样?……演播长篇小说有叙述部分,有人物部分,不知你塑造女性声音造型会怎样?……”  相似文献   

12.
赵燕群 《图书馆论坛》2006,26(1):233-234
一直到现在,我无法说服自己,你已经远离我们,踏上通往天堂之路,因为你走得太突然。11月3日晚,焕文馆长电话告诉我,你2日动了手术,是恶性脑瘤,我“呀”的一声,心里一惊,心跳加速。电话里我们立即决定,第二天到医院探望你。不到10分钟,电话又响,焕文馆长急促催我:“快下来!去医院!梁美灵“走”了!”当我们几个人赶到医院,病房空余病床,我问护士,她轻轻地说你19:40“走”了。  相似文献   

13.
大约是5月中旬的一天.副总编周志春把一组报道(四篇)交给我,让我看一看,他曾请一位编辑代他看看.谈谈感觉。半小时后.编辑把原稿退给了他。志春说:“我想.一组稿件.记者肯定是下了功夫的.里面就真的设东西啦?”我问:“你想让我做什么?”“你看一看.它是应该枪毙的稿件吗?如果不是.你帮忙编辑一下。另外我想通过这件事.或许可以在编辑问题上形成一些共识性的东西。”我很高兴。记者会刚刚开过.记者们给编辑部提了些意见.多是关于用件编辑问题的。会后.我写了点东西.希望问题能够很快解决。但现在看.我性急了些。记者…  相似文献   

14.
公安部门开设110,为老百姓做了无数好事实事,使很多案件及时破案,普天下叫好。医院开设110,抢救了无数危急病人的生命。近来新闻界也悄悄开设起“新闻110”采。诸如,“热线电话”、“热线传真”、“热线寻呼”、“热线主持”、“热线编辑”、“热线记者”。一个比一个热得烫人。《沧州日报》的“新闻招手停”,奔赴街区,10天获得130多条新闻信息。《大河报》成立“热线新闻部”,一分钟一个电话,有时一天要接五六百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出采访记者的传稿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手写后用打电话一句句照稿复述,或者拍电报把稿件发回后方编辑部,到写完稿后用传真机发回稿件,然后在手提电脑上安装传真软件。以“土洋结合”的方式传稿,到在电脑上通过邮箱、QQ传稿,外出记者采访方式的变化,折射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就亲身经历了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16.
谢顾问:我初学报道,常为稿子见不了报而苦恼。一些有经验的通讯员告诉我:“你要多上搞,想好‘点子’最重要。”可又听有的领导讲:“要深入基层抓‘活鱼’,不能养成关起门来想点子的习惯。”我迷惑了,到底怎样看待“点子”呢?53511部队何毅何毅同志:一个让你多想“点子”,一个却反对想“点子”,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是统一的。首先要明确,采写稿件是要有“点子”的。所谓“声、子”,就是采写稿件的侧重点或曰主题,有时候“夫子”屯包括稿件的形式或表达方法。如果采写稿件时。C中无“卢、子”,而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那就…  相似文献   

17.
眼下,正值报刊发行大战如火如荼。我们的报纸占多大市场份额?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报社决定把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作为报社领导之一的我,也品尝了当“老报童”的滋味。我领了20份《襄樊晚报》,到襄樊西城5个卖报点叫卖。那天下午3点左右,我到襄城鼓楼商场门前叫卖。因没5分钱找,我只收4角钱卖出去一份《襄樊晚报》。一位80多岁的白发老奶奶见我这干部模样,指着我厉声问道:“你一月几百元工资也卖报,抢我的生意呀!?”我连忙上前解释,并询问她卖《襄樊晚报》的情况。她不客气地说:“你们的报纸来得晚,有时下午四五点钟到,有时第二天上午到,一天只卖十多份。”  相似文献   

18.
我刚从基层中队调到支队报道组时,怀着对新闻报道的热望,不分昼夜地写稿。两个月时间,我竟写了100多篇稿。但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投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我整天在企盼和失望中煎熬,后来,我干脆连报纸都怕看了。一天,隔壁的张参谋对我说:“你听搞报道这一行的人说,现在是‘报社无人莫写稿’,我的大记者啊,你还是到报社去烧烧香,拜拜佛,疏通一下吧!”我将信将疑。说实在的,这以前,我也想去报社送稿,可是每次走到报社门口,不由得停下脚步,像我这样的“新兵”,人家编辑会理睬我吗?这次我一定要试试。找谁呢?前不久金华日…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国家,“新闻无学”观点不知道流传了多久。人们说多了,习惯了,无所谓了,也就成了不争的事。但是这个“不争”,究竟是懒于争论,还是因为说不清楚呢?恐怕说不清楚才是真实原因。其实这也正是多少年压在新闻界同仁心底的几分惭愧! 你想:我们的编辑记者,从事着这样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而这个职业的学问根基究竟在哪里?不清楚。在文学里?好像,又不完全像。在政治里?有理,也不全在理。在宽阔的知识面里?但是学识渊博的人并非都善于发现新闻呐!人们曾经左思右想,感到不论把新闻学的根“栽”在哪里都有失偏颇。于是,没有…  相似文献   

20.
常听基层通讯员议论“多写多发”与“少写多想”,孰是孰非,笔者认为,二者皆有道理,且有一定联系。“多写多发”是强化你的采写实践,只有多采多写,才能使你尽快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多写多发”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少写多想”则是提倡一种思考钻研精神,不要盲目蛮干.而要善于思索。很简单,如果你一年写了百余篇稿件,件件如泥牛入海,那么你就该“少写多想”了,也就是坐下来,冷静地分析你的稿件命中率低的原因.对照报纸找差距,这样对提高稿件质量大有好处。“多写多发”与“少写多想”既然都有道理,作为基层通讯员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