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大地震的创伤正在缓缓康复;这场大地震新闻传播中的变革,目前正在路上行进。 回望汶川大地震,我们依然悲伤、感奋;回望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我们依然执着、坚定……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在举国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期间,5月21日下午,广西新闻出版系统举行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捐款仪式,全区新闻出版系统向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同胞捐款189万元。  相似文献   

3.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媒体发明了“汶川加油”、“四川雄起”等具有很大鼓动性的词语,的确这些词汇能凝聚人心,在特定阶段也能给身处灾难中的人民以信心。但是,当2013年雅安大地震发生时,我们又看到了此情此景时,就不得不进行理性反思。正如网友“时报翔哥”所言:“看完国内60多家纸媒的封面,标题文本仍然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3年前玉树大地震如出一撤,只不过汶川玉树改成了雅安:雅安不哭,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程度最大、受灾范围最广的一次灾难。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全景式、不间断的报道.在报道的时效性、报道视野与主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实践对进一步做好突发性事件、灾难报道做出有益的探索,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宏 《新闻与写作》2008,(11):59-59
四川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了半年,回顾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突出特点是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报道过程。这个过程并非指媒体报道的主题转移,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8,(8):110-110
全国首部反映汶川大地震的大型纪实报告文学《直击汶川大地震》(作者黄冈日报社社长吴国茂,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近日问世。该书11章20万余字,全面真实记录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感人过程。为表迭对灾区人民的支持,作者将首发义卖的书款捐赠给灾区。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政府和军队的表现获得了一致认可。而对非政府组织,则赞弹不一。事实上,汶川大地震是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社会参与能力第一次整体浮出水面,怀着公益热情与理想的NGO(非政府组织)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新闻传播能力。本文以四川地区相关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传播活动为例,探讨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8.
湘军,曾经是震撼中国的一个词。湘军的骁勇、湘军的英勇善战、湘军屡败屡战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曾经深入国人的心。汶川大地震之后,湘军又以震撼国人的精神面貌出发,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湘军又以所向披靡的步伐,行进在汶川破碎的山河之间,锐不可档.  相似文献   

9.
湘军,曾经是震撼中国的一个词。湘军的骁勇、湘军的英勇善战、湘军屡败屡战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曾经深入国人的心。汶川大地震之后,湘军又以震撼国人的精神面貌出发,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湘军又以所向披靡的步伐,行进在汶川破碎的山河之间,锐不可挡。  相似文献   

10.
5.12大地震中的新闻报道特色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类媒体迅速反应,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以及手机短信等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了震情。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信息报道的及时、公开和透明,达到了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传播效果,这在我国的新闻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报纸尤其是地方报纸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5年前,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报纸与电视和互联网相比,劣势尽显。对汶川大地震,人们获得信息的第一个渠道是电视,其次是互联网,最后才是报纸。前两者的差距并不大,而通过报纸了解汶川大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新京报》13日即推出11个版的汶川大地震专题报道:14—22日连续9天推出大地震遇难同胞的《逝者》特刊。用哀痛的文字记录了为学生撑起安全臂的普通教师、将救援机会让给别人而割腕自杀的老人、为记者挡住机翼的民警、载着37人被泥石流瞬间吞噬的旅游大巴……所记录的都是汶川地震中逝去的普通人、普通家庭。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成为一种生活场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越国界的报道 不夸张地说,这次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是跨越国界和超越意识形态的,比如,我们在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听到"大爱无疆"、"天佑中华"这样的用语,听上去有点像宗教语言.  相似文献   

14.
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必将载入国史!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报道不但在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赢得了满堂喝彩,交口称誉.这种中外共赞的局面,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对地震灾区的全方位报道令国人乃至世界媒体称赞不已,本文对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明晰中国传媒应对突发性事件应努力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转眼间,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电视媒体以其报道的直观性和现场性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关于汶川大地震的鲜活的记忆。在中国电视50年之际,汶川大地震报道成了我国电视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在众多的电视媒体中,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以其主流媒体的优势地位,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媒体对恐慌舆论的理性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中的媒体行为分析(一)汶川大地震中媒体扮演的角色在此次5·12大地震中,媒体主要扮演着两种角色:一是重大信息的发布者,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面前,人人都会感觉恐慌,无法用理性的思维判断目前面对的状况,紧随而来的是大量流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媒体发明了"汶川加油"、"四川雄起"等具有很大鼓动性的词语,的确这些词汇能凝聚人心,在特定阶段也能给身处灾难中的人民以信心。但是,当2013年雅安大地震发生时,我们又看到了此情此景时,就不得不进行理性反思。正如网友"时报翔哥"所言:"看完国内60多家纸媒的封面,标题文本仍然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3年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震惊中国! 从这一刻起,全国人民的目光聚集四川,全国人民的心牵挂汶川。作为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全国的新闻媒体随即将宣传报道重点转移汶川地震灾区。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河北电台生活广播在局、台领导的指示要求下迅速展开了抗震救灾工作,结合频道特点策划、制作一系列活动和特别节目,为抗震救灾工作尽一份新闻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一本直面汶川大地震,真实反映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诗歌集——《瓦砾上的诗——5·12汶川大地震祭》,近日由珠海出版社出版发行。《瓦砾上的诗》诗集共收诗作85首,按表现内容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