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是自然之子,可是人类常常把自己当成了自然的主宰者,俯看着自然界的芸芸生灵。我们沉溺在“人为万物之灵”的美好感觉中已经太久太久了。《自然之道》这篇文章却让我们发现从这种幻觉中醒来是如此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麻雀为什么会颤抖 你试过穿针引线吗?如果试过但不熟练,你肯定会注意到,你把线头紧紧握住,然后凑近针眼,你的手就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想把液体灌入一个细颈瓶,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你的手能够拿得很稳,然后去贯彻你的意图,这时候不知为什么,你的手却颤抖起来。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 教小学语文《麻雀》一课,用“目的颤抖”的道理来解释“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时“浑身发抖”的原因是合乎情理的。  相似文献   

3.
一只小鸟,一只“刚长全了羽毛”的小生灵,该是多么可爱!它会使人追想童年时代的天真、稚气,触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眷恋、热爱之情,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神往,使人沉浸在愉悦、轻松、安逸的心境中.但老舍笔下这只小麻雀,却使人感到惋惜、压抑,甚至悲伤.它“胸部几乎贴着地”,“身子卷做一团”,最使人难忘的是它那双“小黑豆似的眼睛”.这双眼睛仿佛紧紧盯着我们,窥视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麻雀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留鸟。它的全身布满麻杂斑纹,所以叫做麻雀。这种鸟双翅短小,不能持久远飞。通常,鸟类都能用后肢在地面上行走,寻找食物。可是,你发现没有,麻雀却不能在地面上行走,总是进行着频繁的跳跃运动。麻雀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运动方式呢?  相似文献   

5.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啦!……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做贪婪。一会儿,若看见有人走过来,赶快告诉我,我让你见识一下人类内心那根贪婪的…  相似文献   

6.
“OH,我的天哪!麻雀怎么飞到电表箱上去了,快下来,快下来,上面有电呀!”麻雀可听不懂我的话,它不仅没有飞走,还钻进电表箱里。这可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它会被电死的,看来只能逼它出来了。我飞奔回家,拿来一根竹竿。“我捣,我捣,看你出不出来……出来丫。”看着麻雀飞出电表箱,我吁了一口气,收回竹竿,正准备打道回府时,只见那只麻雀在我的头上“盘旋”着,朝我不停地犴叫,扎煞起羽毛好像耍攻击我似的。“喂,你是不是有病呀!我明明是在帮助你,而你却如此待我,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GO!”  相似文献   

7.
作文题苑     
何传跃 《语文教学之友》2006,(7):F0004-F0004
自从人类成为世界的霸主以来,几乎驯服了所有的动物,却没有养活过一只麻雀,因为自人捉住麻雀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绝食,在麻雀的逻辑里,要么自由地生活,要么死去,有人说,麻雀是最有灵气的鸟儿。它虽然平平淡淡,毫无艳丽之处,却是不可战胜的,尽管你可以杀死它。所以,被尊称为鸟类“精神之王”的不是苍鹰,而是渺小的麻雀。  相似文献   

8.
今天早晨,大班的凯凯小朋友捉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麻雀。孩子们围着这只小麻雀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们把麻雀养起来吧!”有的说:“我们给它点东西吃吧!”有的说:“我们给它包扎一下吧!”可凯凯却紧紧地握着受伤的小麻雀说:“不,不能养着它,我要掐死它!”啊?!所有的孩子都睁大了眼睛惊恐地盯着凯凯,凯凯却像个大人似的说:“我爸爸说,小麻雀是坏东西,它经常飞到地里偷粮食吃。”听了凯凯的话,孩子们用困惑的目光看着我。  相似文献   

9.
猴子当“导游”在印度的不少旅游区,有许多“猴子专科学校”毕业的猴子担任“导游”。每当外国游客在峰回路转中迷失方向时,身穿西装背心的“猴导游”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热情地携着游客的手,把他们领出困境。猴导游还会揣测游客的心理,进插入口中般的巨响行多项服务:要是你指指肚子,它便会明白这是饿了的意思,会带你去餐厅;要是你用手放在脑后,对它表示睡觉的样子,它会带你去旅馆。服务完毕,猴导游还会伸出毛茸茸的前爪向你讨几个赏钱,然后笑容可掬地向你告别。猴子当“护理员”美国红十字会专门训练猴子为瘫痪病人服务。猴子能听懂这些常…  相似文献   

10.
人创造了上帝,却成为它的信徒;人锻造了货币,却对它顶礼膜拜;人发明了电脑,却为它所左右、所愚弄。世间的种种异化扭曲着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然而我们却不能归咎于事物本身,因为它们出自我们之手。“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必须检点自己的行为,否则,电脑快捷的运算和高清晰的图像会把人类带入混沌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OH,我的天哪!麻雀怎么飞到电表箱上去了,快下来,快下来,上面有电呀!”麻雀可听不懂我的话,它不仅没有飞走,还钻进电表箱里。这可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它会被电死的,看来只能逼它出来了。我飞奔回家,拿来一根竹竿。“我捣,我捣,看你出不出来……出来了。”看着麻雀飞出电表箱,我吁了一口气,收回竹竿,正准备打道回府时,只见那只麻雀在我的头上“盘旋”着,朝我不停地狂叫,扎煞起羽毛好像要攻击我似的。“喂,你是不是有病呀!我明明是在帮助你,而你却如此待我,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GO!”这天早晨,我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忽然一…  相似文献   

12.
小小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值得我们去发现。电脑值得我们去发现;流星值得我们去发现;草木值得我们去发现……不过,我认为可爱的花儿也值得我们去发现,去观察。你只要仔细地观察美丽的花儿,就会发现花儿也会“说话”。可能有些人认为花没有嘴巴,可是,花有“身体”呀!它们可以用身体与人交谈呀!你看,我又在和花儿“攀谈”啦。我在不断地提醒小花:“小花们,你们不要再打瞌睡了!”可是,小花却厌烦地说:“让我再睡一会儿吧,我还没睡醒呢!”“不行!小草儿都已睡醒了,你再睡,就不能和小草儿玩喽!”小花一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觉失声叫道:“我也要玩…  相似文献   

13.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啦!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做贪婪。”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您知道吗?”“不错,就是贪婪!因为我…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两千多年“人类时代的精华”——哲学历史的演变,横看“更高地悬浮在空中”的特殊思想形态——哲学的现状,本体论似乎由古代处于哲学王国金座的地位到近代发生了阵阵的动摇,而到了当代,更有一批“异教徒”公开地对其加以亵渎,大有将其罢黜之势;但也有“虔诚者”极力去加固它的基座,而使皇冠永远加冕在它的头上,本文作者是“异教徒”还是“虔诚者”,如果你不吝惜些许时间而读下去,自然会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贪婪。”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16.
“可可”     
也许,人类会惊讶于认识自己的方式。”可可’只有一只,可是惟一的‘可可’死了”,“我”从此不再养狗。读完这篇颇为动人的“可可”之后,你会知道“可可”的灵魂得以安宁;你会觉得人类与万物生灵之间的亲和力,原来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原来可以这样的刻骨铭心!情节在记叙中至为重要,不止是它必须曲折,还时时用伏笔暗示。  相似文献   

17.
微笑     
大千世界,万类生灵,也许只有人类这个物种才会微笑。它那动人的魅力,不独在于无限丰富的内涵,还在于瞬息间微妙的流动之美,因为,它需要你用心灵去读解。“微笑人生,福泽无限”,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生活的磨难往往多于顺利。当你看到别人,或别人看到你的微笑之时,内心便荡漾起粲然的涟漪。本文辞美意丰,将记叙、抒情与议论有机地熔为一炉,给人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你是怎样对待的?是在困难面前低头,还是坚定不移地战胜它?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困难、挫折也是一块块垫脚石,只要会利用,它还会帮助你呢!请看故事——  相似文献   

19.
准确地把握《风景谈》的结构,这是理清这篇散文文脉,掌握作者构思,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认真钻研课文,不难发现其间的议论已经明晰地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即“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第一节末)——“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第四节)——“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第十节),茅盾先生构思的奥妙及对主  相似文献   

20.
汪国真的《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是一篇感悟生命的美文。读罢此文,你会惊异地发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或者说我们就生活在这“没有景色”的“熟悉的地方”但我们因为沉湎得太久太深而少了一份冷峻的思辩,而汪国真却以他那特有的敏锐的触觉从中捕捉到了一个常人不易察觉的命题——要不满足于现状,永远追求进步.因为自然的风光无限.人类的事业没有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