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虽然"崇宁"年号在北宋的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年,但徽宗竟为囊括天下资财而铸造了大量虚值大钱和轻贱的铁钱,至今存世尤多,极为常见。其中,以"崇宁通宝"与重宝当十铜钱版式最为繁杂,每类都有上百种。只是铁钱版别却少,乏有稀品,在众多的泉谱中也未收有像铜钱那样的四出钱及合背钱,不能不称遗憾。  相似文献   

2.
"纯熙元宝"为我国古代铁钱之大珍,此钱过去为历代钱谱所失载。上世纪80年代,苏北高邮疏浚运河故道时发现。纯熙为南宋年号,乾道九年(公元1174年)十一月,南宋朝廷颁令改元为"纯熙",但未到年底,又下诏将"纯熙"改为"淳熙",因之纯熙为拟用而未用之年号。而此铁钱之出土面世,说明当年十一月已铸造出了极少量的铁钱样币,由于改"纯"为"淳",而使该钱币胎死腹中,当今有幸露面,实为星凤之罕见奇品也。  相似文献   

3.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铸行"政和通宝"及"政和重宝"钱。通宝分小平、折二等铜铁两类,铁钱还见折三大钱。重宝为折二铁钱,铜品为铁母。笔者珍藏着"政和通宝"折二铁母及"政和重宝"铁母钱各一枚。借贵刊一角发表出来与泉界朋友共同欣赏。  相似文献   

4.
乔生保 《收藏界》2010,(11):79-79
"靖康重宝"母钱铸于公元1126-1127年宋钦宗时期,直径35毫米,厚3毫米,重15.3克,篆书。此钱为青铜,包浆熟美,绿锈入骨,字体刚劲隽秀,极具神韵,钱体规制大方,整齐漂亮,有着"崇宁通宝"气质,极具北宋钱的传承。由于靖康年间战乱频繁,钱币制造混乱,此钱应为试样,  相似文献   

5.
程一飞 《收藏》2015,(5):77
据史载,两宋时期铜钱、铁钱并行,由于铁钱铸量很大,为了防止铜铁钱相互混淆,当局有意将两种钱造成一些区别。在形制上,铁钱显得厚重,穿孔一般也大于铜钱;在文字风格上,则采用与铜钱不同的书体,书写一般粗犷有力。笔者收藏的这枚北宋"绍圣元宝"行书大铁钱(见图),  相似文献   

6.
韩文岐 《收藏界》2012,(2):77-77
我收藏的古币中,有一枚钱文为"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钱,此钱为西汉末年新莽朝所铸吉语钱。该钱直径为27毫米,穿径10毫米,厚1.4毫米,重2.3克,钱体为绿锈包裹,包浆熟旧自然,乃开门见山之品。钱文书体为悬针篆,笔法老到,字体清秀美观,铸造精良。不论从形制上、书体上,还是铸造工艺上均体现了新莽朝铸币技艺的精湛高超。  相似文献   

7.
赵承 《收藏》2012,(5):116-119
笔者藏有一枚辽宁开原地区出土的铜质小平"乾元重宝·东国"钱(图1),直径24.5毫米,厚1.9毫米。此钱分为铁、铜两种材质,铁钱存世相对多一些,铜钱极少,目前存世只有10枚左右,相当珍稀。此类钱币出土地点一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此钱昔被东亚钱币界认定为高丽王朝穆宗时代所铸,但这个认定疑点颇多。笔者认为"乾元重宝·东国"钱并不是高丽王朝铸币,应该是渤海国铸币。下面从几方面阐述理由:  相似文献   

8.
池萍 《收藏界》2012,(3):68-68
此钱直径42毫米,重20.5克。做工精美,锈色自然,出自辽宁锦州,与现代假的铁钱普遍做工粗糙、锈色浮躁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
董大勇 《收藏界》2012,(4):73-75
1.“齐人川”背“日”,典型的未经清理的生坑品,经藏家多年精心保存,原貌未损,实属不易。购藏生坑品,可作参照,唯应注意锈是否硬结入骨。 2.“共”圜钱,传世品,片状硬结片状锈,层次清晰。 3.“一少朱”圜钱(钱面呈黑漆古,部分水银锈。)此钱极罕,先秦古钱中,铢为重量单位,  相似文献   

10.
一枚"道光通宝"宝直局小平钱被摆放在某古玩店的玻璃柜里,厚积的土锈层将钱面掩盖,露出钱文平面,虽钱体厚实,形制精美,但不经意时也甚觉平常。几个月过去了仍无人问津,笔者是钱币爱好者,三五番审视后,觉得此钱奇特,也无此品种,遂以一枚宋钱将此钱友谊换取。回来后,待将土锈层剔除后,只觉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枚非同寻常的钱币。此钱钱体包浆自然,铜质精细温润,钱文深峻挺拔,字划  相似文献   

11.
黎凤歧 《收藏界》2010,(12):79-80
朝鲜半岛在古代有东国之称,由于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朝鲜的古钱币也是外圆内方的汉文钱。早在高丽成宗十五年(公元995年),即我国北宋太宗至道年间,朝鲜就仿照唐"乾元重宝"钱铸造了"乾元重宝"背加"东国"二字的铁钱,两年后,高丽穆宗又铸"乾元重宝"背"东国"铜钱,到了高丽肃宗年间(公元1095-1104年)又陆续铸造了海东、东国、三韩诸钱,但这些钱币传世均较少,其中又以小平钱为主,"东国通宝"偶见折二钱,未见有更大的铸钱。  相似文献   

12.
赵承 《收藏》2012,(3):116-119
笔者藏有一枚辽宁开原地区出土的铜质小平"乾元重宝·东国"钱(图1),直径24.5毫米,厚1.9毫米。此钱分为铁、铜两种材质,铁钱存世相对多一些,铜钱极少,目前存世只有10枚左右,相当珍稀。此类钱币出土地点一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此钱昔被东亚钱币界认定为高丽王朝穆宗时代所铸,但这个认定疑点颇多。笔者认为"乾元重宝·...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7,(1)
正宋哲宋赵煦绍圣年间(1094~1098年)所铸年号钱有元宝、通宝、重宝三种,分小平、折二二等币值;钱文书体为篆、行、隶三体,其版式繁杂且大多可成对钱;铸币材质有铜、铁两种。从钱谱和出土实物中知,绍圣钱的统计占比以元宝钱为多,包括小平、折二铜、铁钱,其中小平铁钱为四川路所流通,折二铁钱则行用于陕西  相似文献   

14.
黄文睿 《收藏》2012,(6):80-81
1989年初夏,安徽五河县小溪镇出土了一批窖藏南宋铁钱,这批铁钱中除混有个别北宋崇宁、大观、政和钱外,全为南宋铸币。其上限为孝宗朝的“乾道元宝”,下限为宁宗朝的“开禧通宝”,内中有乾道、淳熙、绍熙、庆元、嘉泰、开禧6种年号(见图)。当值以折二为多,折三和小平钱较少。所涉钱监基本为两淮地区的同(同安)、春(蕲春)、汉(汉...  相似文献   

15.
笔者前几年集到一品"明命通宝"背"六治允事三修孔府"大钱(见图),是品生坑,黄铜质,直径4.85厘米,穿径0.8厘米,厚0.15厘米,重23克。该泉绿锈入骨,包浆陈旧,铜锈自然,品相极美,钱体轮廓周正,钱文流畅规整,书法刚劲有力。钱面四字直读,钱背八字则旋读。"通"为双点通,背文八个汉字也写得颇有功力,  相似文献   

16.
本人收藏的一枚"乾元重宝"当十钱属于开门见山之物。见图及拓片(背幕和钱文正面一样精致),此币直径3.05厘米,穿孔0.7厘米,厚0.2厘米,重达10克。华光普先生在其《中国古钱图录》中提示:"初铸品轮廓精整,字文精美,标准乾元当十钱重约8克。"并且在图中将重7.5克和8.7克的钱币均加以标注,可见重达10克多的版别实属少见。诸谱所载的"乾元重宝"当十钱母钱的尺寸(按图测  相似文献   

17.
数月前,我有幸淘到了一枚华夏最早的重宝钱—乾元大钱。此钱钱径2.6厘米,重约8克,钱文为隶书,直读,"乾"字的"乞"字成钓鱼钩状,书法精妙,背上为星,背下为俯月。据查,此钱是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唐肃宗为什么要铸此钱?话说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将郭子仪率领军队收复长安,唐肃宗李亨回京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6,(21)
正直百五铢背"为"钱(见图),广穿厚肉,上下右左顺读,面背皆有内郭。正面钱文"五铢"二字略显瘦长,"直百"二字则稍宽肥;钱背所镌"为"字在穿口左侧。据说钱文为诸葛亮所书。是钱为青铜质地,直径28毫米,重7.8克。整个钱体布满硬锈,是典型的出土之物。钱币学界将直百五铢背"为"钱称为"犍为五铢",因其铸地在四川犍为县,  相似文献   

19.
刘盛全 《收藏界》2011,(10):73-74
阜昌钱,是北宋末年刘豫被金人扶植为“大齐”皇帝时铸行的一种货币,计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小平称元宝,折二称通宝,折三称重宝,每种钱文分真、篆二体。阜昌钱币存世罕少,稀世难寻,不管哪一种钱币,据说都有赝品。  相似文献   

20.
叶柏光 《收藏界》2012,(12):80-81
笔者今天要向各位泉友介绍的是一枚特大型出号铁质"大观通宝"钱。此钱直径为150.3毫米,厚度9毫米,穿口33×33毫米,重量730克。此钱有碗口大小,制作极为精美,字口清晰,字文平整,具备铸造所需的拔模斜度。此钱的所有数据早已超过常规制度,颇具王者风范,真无愧于"大观通宝之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