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昔”     
关于"昔"的字形所表示的本义,众说不一。较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许慎的"干肉"说,这种说法是以小篆讹变的字形为依据,不足为信。第二种是叶玉森的"洪水之日",这一说法影响较大,但无论从构件表词功能的一致性上,还是从造字上,都有待推敲。笔者认为"昔"字的本义为"太阳落下至星出之前的那段时间",进而引申为"古昔"义。  相似文献   

2.
“腊八”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本文从“腊”字的历史及演变,阐述了“腊”及“腊八”的原始意义。并就古代在腊八节吃腊八粥、巡行逐疫等民俗风情,进行了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3.
“腊(xī)”与“腊(là)”辨析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许多同学甚至部分教师在读书当中,将“腊(xī)叶标本”读作“腊(là)叶标本”而闹出笑话。笔者在此对“腊(xī)和腊(là)”作一辨析,以明是非。“腊”在《新华字典》中有两种读音,每种读音又...  相似文献   

4.
释“同仇”     
释“同仇”肥东一中冉茂松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三册语文133页中,附录了茅盾先生《题白杨图》一诗,全诗不长,权且抄录如下!“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很显然,编者将...  相似文献   

5.
释“竟”     
分析了“竟”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从“ ”下从“兄”的会意字。“竟”字下方的部件“兄”为人的祝祷状,而上方的部件“ ”则表示“否定”义。“竟”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人的祝祷活动的终了。  相似文献   

6.
释“惶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这首《过零丁洋》诗,表达了他以身许国,大义凛然的气概,一向为世人传诵。但句中的“惶恐”却不作恐惧解,而是惭愧之意。这是宋元人的口语。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载:有一教官据错误版本《易》出题:“乾为金,坤亦为金何也?”考生觉得可疑,拿官本《易》来查对,原来是“坤为釜”。教官惶恐,乃谢曰:“某当罚!”这“惶恐”也是惭愧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释“败绩”     
“败绩”一词,先秦作品中多见。综合古往今来对它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春秋左氏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杜预注曰:“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二、《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二年:“晋师败绩。”注曰:“绩,功也;功,事也。”《春秋左氏传》孔颖达疏曰:“绩训为功,丧其功绩,故曰败绩。”三、《礼记·檀弓上》:“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郑亥注曰:“败绩,马惊奔出列。”四、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选《郑子产相国》对其中“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一句的“败绩”注曰:“败绩,指车辆崩坏。”  相似文献   

8.
释“午”     
“午”的文献常用义为地支名,但“午”的本义是什么,其说不一。“午”的甲骨文为两头粗中间细的杵形,乃“杵”之本字。而“午”假借为“地支第七位”是深受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午”的字义沿着这两条道路发展,脉络清晰。  相似文献   

9.
“而”释     
《赤壁之战》“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一句中的“而”字,课本未作注释,也许作一般用法的词。因此一般译文都省去未译,有的为照顾语气完整,变通(或省去“而”另增补的)译成“怎么……呢?”我以为这个“而”字可训成副词“岂”,译成“难道……吗?”清·吴昌瑩《经词衍释》“而”字条下有云:“《博雅》曰:‘而,岂也。’此文《释词》不载.《孟子》:‘不贡而能之乎?’言岂能也。《论语》:‘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僖二十年:‘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言岂由人也。《襄二十四年》:‘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而,  相似文献   

10.
释“韵”     
汉魏以降,“韵”字开始在中国文化史上逐步生成其独特意味。本文的发现在于:韵字在先秦很可能与“埙”字相通,它的原始意义是指古代音乐和乐曲的音高调式标准。东汉后期,音韵学兴起,“韵”又成为训诂学将文字按“同声”归类的语音标准。随着魏晋玄学与人物品藻的风靡,“韵”字的用法越来越形而上,终于由具体的音高、语音标准,进入了“天人之际”的无限,由可言说者转而成为不可言说者。  相似文献   

11.
释“政”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教版)第五单元《勾践灭吴》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中的“政”的解释不够严谨。略有瑕疵,请看其文:“……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相似文献   

12.
释“尔”     
"尔"的常用义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本义的探源不尽相同,许慎认为"尔"本义为疏朗可从。?、迩、?都为尔的后起字,"尔"因简化字形与?形近,故尔行?废。后来为了分化字形,在"尔"基础上加"亻"旁(你)来专门表示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13.
释“四至”     
"四至"一词从先秦至今先后产生了"从四方来到"、"四次达到"、"四种气的到来"、"田地、住宅等四周的界限"以及"事情的完美、周到,齐全或人的舒心、安定"等意义。形式上,从状中结构的短语逐渐演变为名词,并由书面语中的名词转化为口语中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14.
释“加”     
“加”是个会意字。《说文》:“加,语相增加也,从力从口。”“加”从“口”从“力”,表明是从口中强加于人的意思。既是从口强加,当然是言过其实、凭空构架的不实之词了。例如:①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例①“加”可训为“强加”,例②“加”可释为“欺骗”,均反映出“加”从“口”之义,是它的本义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释“胒”     
“胒”字“腻”、“肥”为本义,引申有“粘,粘附”义。其“粘,粘附”义古今辞书似均未载,湮没已久,应予增补。至于其“杂骨肉酱”义,此乃误释,理应从辞书中删去。  相似文献   

16.
释“譱”     
甲骨文一读为譱(善)之字,字形繁多、构形复杂。该字形可分为三释,一释为羱之象形初文,二释为加注声符而成为形声字之羱,三释为譱之初文。其中形声字形之羱的声符省变脱落,演变为金文从羊誩声,而成为今天的譱(善)字;甲骨文譱为膳之本字,本义为准备膳食。譱在卜辞主要用作助动词,大体相当于能。  相似文献   

17.
释“耑”     
《说文·耑部》:“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多官切,”寻《说文》本义,经传全无。段玉裁说:“古发端字作此,今则端行而耑废。” 今按:考江淮南区方言,称植物刚刚生长出来的幼芽为“耑子”,如“草耑子、花耑子、芦苇耑子”之类。江苏东省台市人音“耑”为[tuo~(-1)],正合“多官”之切音。可知《说文》“耑”字的古音古义仍完整地保存在江淮南区方言中。 《古陶文录》中战国陶文“耑”写作秦篆作,皆上题下根,物初生之象。可见,“耑”之本义与“耑”之初形密合无间。  相似文献   

18.
释“蒙冲”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一册《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课本原注:“蒙冲,一种蒙盖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行动迅速,用来袭击敌船。”这是一条可疑的训释,有必要加以辨证。对于致误原因的探讨,可能也有助于提高一般文言注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释“蟆”     
"蟆"是汉语中表示"蛙"义的最常用核心语素,由甲骨文中殷商汉语词"黽"的语音发展而来。"马、蚂、妈、麻、黽、巴、蚆、霸"是"蟆"的音同或音近字,它们是同源关系。"蟆"和"婆、母、乸"等虽然语音相近,但并不同源;后者为壮侗语族中的"母"发展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20.
"针锋相对"一词在发展变化过程中至少拥有本义和引申义两个义项:本义是"比喻双方言辞、感情、行动、能力等正好相对应",突出一致性;引申义是"比喻双方言论或行动尖锐对立",突出对立性。大多辞书只列"针锋相对"的引申义,而未列其本义。本文对此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