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是形成良好校风进而影响社会风气的需要,更是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需要。本文介绍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与实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时代背景和契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体现了新时期荣辱观的内涵和要求。在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点的新时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职业学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采取学校教职工示范、加强学生学校荣辱观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等方法,使学生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内化成行动。  相似文献   

4.
沈宝莲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1):95-98,109
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要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达到这一目的主要途径是推进全方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即在继续改革、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外,还应积极拓宽、创设各种“辅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大范围、多渠道的荣辱观渗透教育。  相似文献   

5.
陈功平 《娄底师专学报》2006,(4):133-134,155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知荣明耻,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格,自强不息,报效祖国。我们要拓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与形式,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与构建和谐校园结合。  相似文献   

7.
荣辱观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荣与辱属道德规范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社会评价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两个重要尺度。大凡一个有自尊心的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十分珍惜自己的荣誉,而力戒耻辱的。因此,加强荣辱观教育营造一个去伪存真、争荣避辱的良好氛围,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很好地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荣辱观,什么是荣辱观教育  谈到荣辱观,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两个概念:光荣和耻辱。这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荣辱观就是通过社会舆…  相似文献   

8.
陈连珠 《中国德育》2007,2(7):44-46,94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切实增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注重把握好三个问题:明确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意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本质要求,把握荣辱观教育的规律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情豪 《中国德育》2007,2(6):42-45
中小学荣辱观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荣誉感和羞耻感。荣辱观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关键在于操作落实。落实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荣辱感,接纳认同荣辱观教育,学校要构建荣辱观教育的常态工作平台;落实的主要环节是抓好教育内容的分解与确立、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育方式的传承与创新、教育效果的评价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荣辱观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密切联系,这是由于价值观与荣辱观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荣辱观教育的背景、荣辱观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以荣辱观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从以荣辱观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荣辱观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作用、途径和方法,分析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荣辱观教育首要的是教育人们怎样做人,正确的荣辱观是保障个体健康成长与社会正常秩序的根本,学校是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校的一项中心工作,渗透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高校通过多学科教学进行荣辱观渗透;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人人成为荣辱观渗透的主体;高校将荣辱观的渗透教育贯穿于课堂讲授、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一切可能的时间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授课的内容等采用多方法进行渗透,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大学生真正成人成材。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正是因为这种一致性决定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荣辱观严重缺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必须建立健全教育机制、示范机制、评价监督机制、社会实践机制和网络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有一个从情感到观念的提升过程,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帮助大学生形成完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准确把握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过程的规律特性,有利于开展好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简单概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特点以及目前社会的道德状况,决定了荣辱观教育任重而道远。而荣辱观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化、知识化和空泛化的问题,影响了荣辱观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实现荣辱观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使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贴近现实生活,通过现实生活实现有效深化。  相似文献   

18.
3月29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精神座谈会,省教育厅厅长路钢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在师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系统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学生的荣辱观教育,给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学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须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该从理论上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应该从历史与现实、事实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理解“八荣八耻”,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体系和规范体系;应该在工作实践中立足于“入耳、入脑、入心”,把工作重点置于建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渗透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