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及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出现问题的原因剖析;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经济价值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以实证调查为依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客观地分析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经济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指明了人生价值观在价值观念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和经济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日益关注利益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当今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种全新的价直观念已日趋形成。笔者深入研究了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变化,对其表现出的双重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寻找教育、引导的有效方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与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提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鹏 《教育评论》2013,(1):60-62
当前,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部分人表现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价值取向。了解不同阶层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准确把握教育的方向,提高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具有三个特点,即人生一价值目标取向多元化、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多样化、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实用化。因此,要强化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基础;要发挥社会典范的积极作用,优化大学生的自我主体需要;要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敏感区”,增强价值导向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大学生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基本一致,但又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大学生们的人生价值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给我们从事思想 教育的同志提出了新的课题。本通过剖析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要表现及变化原因,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作粗浅析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代的大学生是跨世纪的青年,由于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当代大学生的人生、道德、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负效应给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很多混乱和困惑,以致出现思想和行为上的误区。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以充分重视,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正确和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道德、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这种变革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反映在他们的人生、道德、价值观上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旨在探索大学生群体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取向的趋势,了解和掌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中所存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从而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最近,我们在烟台大学全校文、理、工科各相关院系,以随机取样的方式从不同的年级选出一些班级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200份,收回有效答卷2160份,所获数据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下面是我们对问卷中一些热点问题的统计分析:1.政治倾向政治倾向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  相似文献   

11.
李晓菲 《教育科学》2006,22(5):57-59
网络技术在催生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同时,还会对已有的价值观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群体是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研究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对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目标及其实施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对廉洁的认可情感。从实施操作来说,重点应当注意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建议以课外教学为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廉洁意识教育课程模块内容,单独组织教学。课程模块的设计应当从大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以廉洁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判断标准,通过课堂引导、课外辅导、活动强化、物品固化、正面范示、反面警示、故事引人、动手育人六大方面来设计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从网络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职业理想是大学生择业、创业的向导,是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体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更是大学生体现人生社会价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社会理想的根基。文章就职业理想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树立远大职业理想的关系以及怎样制订生涯规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崭新内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道德观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生活费用的高低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生活费用进行预测,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职业理想是大学生择业、创业的向导,是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体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更是大学生体现人生社会价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社会理想的根基。文章就职业理想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树立远大职业理想的关系以及怎样制订生涯规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拓展和延伸,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文章在阐述生命教育的基本含义与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生命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gratitude and the ‘good-enough mindset’ added to the contribution of perfectionism in predicting life satisfaction in 245 Chinese highly achieving students in Hong Kong. Participants completed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that included scales on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perfectionistic striving and perfectionistic concerns), gratitude and the good-enough mindset. Measures of gratitude and the good-enough mindset explaine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unique variance in the prediction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ibution of age and measures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integrating gratitude and the good-enough mindse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positive interventions to cope with negative perfectionism in youth and adolesc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two widely available light-touch, writing-based mindset interventions: one that targeted students’ purpose for learning and one that aimed to increase students’ growth mindset.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previously reported effects of mindset interventions, we analyzed these interventions’ effects on low-income, ethnic minority adolescents’ academic outcomes, task persistence, task-relevant anxiety, critical motivation, and sense of belong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urpose for learning intervention had a small negative impact on students’ self-reported grades the following year, and null results for the other outcomes. The growth mindset intervention was administered one year following the purpose for learning intervention and we found no evidence of treatment impacts on any outcomes. Analyses of treatment impact moderation suggested that certain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tudent gender and race could play a role, but most of these tests also presented null results. The primarily null results of both interventions suggest that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one-time, self-administered mindset interventions across a variety of contexts and student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