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黄小龙 《科教文汇》2011,(18):134-135
作业布置和批改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作业教学不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充分认识传统批改作业的局限性,大胆尝试新课改下几种有效批改作业的方式,变全批全改为抽查抽改、变老师批改为学生批改、变老师作业批改为老师讲评,实现在新课改下,让老师更轻松地教,让学生更有效地学。  相似文献   

2.
黄月英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104-105,107
用VBA批改Word作业或试卷,将教师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批改更客观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3.
刘逶迤  逯万辉  丁晟春 《情报科学》2012,(10):1556-1559,1565
网络商品评论信息的可信度对用户的购买行为有重要影响。对国内外网络商品评论信息可信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基于文本挖掘的商品评论信息可信度测评模型,详细分析了商品评论信息的可信度特征,并对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移动社交媒体中健康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提升健康信息可信度提供理论借鉴。[方法/过程]借鉴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Hilligoss提出的整合信息可信度评估框架,基于用户感知视角,结合社会诚信现状引入社会背景维度构建健康信息可信度的研究模型,以微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健康信息媒介可信度和健康信息内容可信度越高,健康信息总体可信度越高;健康信息源可信度对健康信息总体可信度的影响不大;健康信息接收者的自身特征会影响健康信息源可信度、健康信息内容可信度和健康信息媒介可信度的感知,从而间接影响健康信息总体可信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健康信息内容可信度感知;社会背景对健康信息接收者自身特征有显著影响,其次是健康信息媒介的可信度和健康信息源的可信度,对健康信息内容的可信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Bootstrap的信息抽取技术中,为提高实体关系抽取模式的质量,需要对抽取模式的可信度进行评估.本文提出了根据模式的历史匹配记录来对其进行可信度评估的简单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模式进行了优化合并.经过可信度评估的模式在对句子进行实体关系标注时,有效提高了标注的准确率.这说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抽取模式的质量,对信息抽取系统的性能提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学校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教师花费时间多还辛苦,学生处于被动还学不好,在批改作业的方法上我做了几点尝试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使老师不那么辛苦学生也不那么累。  相似文献   

7.
基于专家可信度的同行评议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燕玲  孙绍荣 《科学学研究》2003,21(Z1):170-172
本文从分析同行评议法的程序和特点出发,对同行评议法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专家可信度的同行评议法,由此达到利用"专家可信度"这一新指标来完善和补充同行评议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用户参与的本体协同构建中,用户行为可信度是评价其创建本体质量的依据之一,而目前对此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分析用户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借鉴生态学中种群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用户行为可信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引入优秀种群,分别从用户直接知识行为和评价行为两个指标综合用户可信度,并详细讨论了用户单个直接可信度和评价可信度的动态计算方法,最后对其进行模拟分析。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本体协同构建中低质量行为对用户的可信度影响,动态的、较全面的表示用户在多领域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甬温线铁路交通事故作为背景,构建了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信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所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来源可信度、传播渠道可信度、信息内容可信度、传者专业权威性、传者可信赖性、网络依赖以及信息客观性正向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信任度的评价,评论质疑负向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信息可信度的评估,网络使用和信息完整性对突发事件信息可信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华 《现代情报》2016,36(12):164-169
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不仅有助于发展与完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而且有助于提高社交媒体舆情监控、社交媒体搜索、社会化推荐等方面的效果。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社交媒体信息研究、信息可信度研究、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指出国内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存在的研究面窄、定性研究多、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并提出应对中文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进行系统研究、进行自动评估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作业批改存在一定的弊端,渗透着人文精神的新的作业批改方式既符合学情和学生年龄特征,又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媒介可信度理论、科技接受模型和个人媒介依赖理论,提出了理论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对网民在危机情境中对网络新闻可信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及其内部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公共危机情境下,网民的网络知觉易用性和有用性越高,其对网络新闻的信任度越高;网民对网络使用频率和依赖程度越高,并不能增加其对网络新闻的可信度;较高的网络使用和网络知觉有用性会产生较高的网络依赖;网络使用与网络知觉易用性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门户网站就像是企业在虚拟世界构建的一个家。如何把客户从一个虚拟世界引向现实的企业。这样门户网站的可信度就摆到了网站建设的重要位置。该文从用户体验、搜索引擎优化、营销推广三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塑造门户网站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建立改进的CODA模型来分析研究个体观点可信度及倾向性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模拟并揭示群体观点极化的演化条件及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高可信度(ρj=0.7-0.9)演化情况下个体最终形成集群,而低可信度(ρj=0.2-0.4)个体观点呈现分散状态。高、低可信度的差值越大,网络观点演化效率越明显;高可信度个体推动了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而当低可信度值低于0.2时,也会出现群体极化现象。进一步探讨了网络群体极化的现实效应,针对高低可信度的演变边界,提出了网络舆论的干预方案,防控网络群体极化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网民对不同网络公共危机信息可信度的评价情况及其差异,研究了网民的网络经验、信任倾向、人口变量与网络公共危机信息可信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网民对政府、媒体信息的可信度评价显著高于普通网民信息;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时期信息之可信度要显著高于地震前的;网络新闻之可信度要显著高于论坛信息和即时通信信息;网民对网络公共危机信息可信度的评价与其网络经验、信任倾向显著相关,而与性别、年龄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模拟社会网络中人际交互过程,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理论的计算信息可信度的方法。该方法从两个方面考虑信息可信度,一是信息所含内容本身的可信度;二是发布信息节点的可信度。同时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以及对恶意节点的惩罚。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比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本体的信息可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语义Web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语义Web的信任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信息的信任是多方面的,参考现实生活中的信任原则,从三个侧面计算信息的可信度:一是信息本身所含概念的可信度;二是发布信息结点的可信度;三是其他结点对该信息的可信度.综合三个方面得出最终的信息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现行认证可分为直接认证和第三方认证,但它们都存在缺陷:固定口令认证和认证的一次性。基于特征的可信度认证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对该认证模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罗新星  张晓鹏 《软科学》2013,27(2):136-139,144
针对C2C中商品排序的可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商铺可信度的混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模糊AHP方法进行指标的权重确定,结合模糊TOPSIS方法对商铺的可信度进行评估。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张妍一 《中国科技纵横》2011,(19):399-399,403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反馈对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提高其对英语的应用和掌握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该文研究教师如何提升英语作业布置效率,并对比作业批改反馈的常用方式,由此归纳出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的作业反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