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雄历险记     
正第七节车厢坚持原则一在工作上,李大钊是一个讲原则的人。1916年6月,政坛的风云变幻为各党派重新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黎元洪继任总统后,段祺瑞以国务总理的身份组阁,任命孙洪伊为教育总长。后来,孙洪伊转任内务总长。7月25日,白坚武随孙洪伊北上就职,协助孙洪伊做些文案之类的事。这时,汤化龙等人准备在北京创办一份报纸,邀请李大钊来北京主持编辑工作。李大钊接到汤化龙的邀请时,不愿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于1918年1月任北大图书馆主任,1920年7月改为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22年12月由图书馆主任改为校长室秘书。李大钊作为教授兼校长室秘书,直到1926年止,一直与代理校长蒋梦麟朝夕相处,共理校务,合作默契,往还日密,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李大钊遇难后,遗榇停厝六年未葬,蒋梦麟本友谊感情起见,以北大校长名义承办了李大钊的出殡安葬诸事。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先进代表,在其一生的理论求索中,使用了大量与"民"相关的概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为民、救民、重民、爱民的主张,形成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民"思想。文章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熏染、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洗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奠基几个方面对李大钊"民"思想进行理论探源,说明李大钊"民"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积淀,并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故居     
1889年,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他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1958年7月1日,他的故居被辟为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并于1988年1月13日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大钊故居位于大黑坨村中央,紧邻穿村而过的公路,占地面积约1010平方米。现在这里陈列着李大钊生平照片、手稿、书刊、遗物及有关资料,房屋院落保存完好,每天接待着慕名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这里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宣传这位伟大革命先驱者事迹的课堂。李大钊故居旧貌李大钊夫妇生活过的地方李大钊出生的东厢房李大钊故居中的雕像李大钊故居…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学术界尚未研究过的李大钊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重点论述了李大钊革命的美育观和平民主义的审美观。同时将李大钊的美育思想与蔡元培美育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挖掘了李大钊美育思想的独特价值。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学术界尚未研究过的李大钊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重点论述了李大钊革命的美育观和平民主义的审美观。同时将李大钊的美育思想与蔡元培美育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挖掘了李大钊美育思想的独特价值。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1933年5月写的《〈守常全集〉题记》中,一开头就追忆了他和李大钊同志相交的开始:“我最初看见守常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进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他们的战斗友情,主要就是在这一段时期建立起来的。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和《新青年》杂志编辑等职。当时,《新青年》是五四时期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鲁迅和李大钊是北京大学的同事,他积极参与过《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是该刊重要的撰稿人,和李大钊“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他们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8.
中央美术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学术传统的高等美术学府。早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中共创始人李大钊先生就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发展了共产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游行示威的行列中,有我院师生的身影;李大钊先生就义的刑场上,有我院师生与之一同英勇赴难。在艰苦的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百年北大的深厚传统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李大钊就在北京大学开启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事业,使北大形成了具有系统学理性、广泛实践性和历史持续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在关系个人未来发展问题上,曾有过三次重要的选择。第一次是学习专业的选择。1907年夏天,18岁的李大钊去天津求学。由于成绩突出,他被长芦银行专修所录殿。但李大钊却认为,“在国势之  相似文献   

11.
<正> 袁世凯称帝败亡后,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了北洋军阀政府。李大钊对段祺瑞的认识有一个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大都认为李大钊是始终反对段祺瑞的。笔者自1987年以来发表的有关拙文中,曾多次提到李大钊拥护或支持过段祺瑞~①,但因受  相似文献   

12.
《太原大学学报》2020,(6):20-28
作为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从日语文献展开研究的尚不多见。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时曾阅读过的日语文献表明,国内李大钊研究的某些基础结论尚待商榷。李大钊最初开始转向社会主义,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受到河上肇的影响,更多的是受到他的老师安部矶雄的影响;他真正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是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发表之后,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李大钊译介日本文献的数量之多、涉猎范围之广可以看出,李大钊的思想中确实存在不少日本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作为学者,李大钊的研究兴趣甚广,成果亦不少,尤以历史学为最。以往,有一些文章评述过李大钊在历史学方面的贡献,写得都很好。最近,我又重读李大钊的《史学要论》,觉得书中有些观点,并未引起后人注意。本文拟对这些观点,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什么是历史?这是《史学要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李大钊认为,不能把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历史纪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家,批判尊孔复古主义,以唯物史观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是他留下的重要精神遗产之一。李大钊虽然说过激愤之语,但总体看来,他能以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孔子,对待传统文化。今天,重温李大钊批判尊孔复古主义的论述,学习和弘扬他的批判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和章士钊交谊深厚,他们不但经历了在日本的相识、相知,而且经历了在北京的互助合作。尽管后来因为政见分歧二人分道扬镳,但他们的私人挚情仍然俨如清塘,清澈可鉴。这段交谊既是美好人性的展现,也彰显了二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和北方地区的创始人是李大钊,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当时人称“南陈(独秀)、北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九一三年冬至一九一六年夏,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期间,曾阅读过日译本的《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一九一八年一月,李大钊开始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他成为当时“北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人物,他所主持的图书馆成为左倾思潮的发祥地”。同年,李大钊曾多次发表演说,并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  相似文献   

17.
你看过电影《非常大总统》吧。其中有这么个镜头:共产党人李大钊赠给孙中山先生一张条幅,题词“铁肩担道义”。历史上有无此事不敢断言,但李大钊同志原在北京办《晨钟报》时,确实在所辟“警钟”栏中写过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对新时代知识分子在德才兼备、交道结合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其实,此联也并非李大钊  相似文献   

18.
“联吴”是李大钊一生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李大钊的"联吴"活动未得到公正的认识。事实上.李大钊未曾对吴佩孚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联吴"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利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蔡和森不仅没有笼统地反对"联吴".相反,却是较早对"联吴"做出客观评价的代表。"联吴"经历不意味着李大钊从五四时期的倒退,相反,对于北方革命的迅速展开和李大钊个人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的成熟有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李大钊在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并非偶然。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李大钊曾经发起反基督教运动,并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过深入地研究。然而,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李大钊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和认识,却有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早期李大钊曾经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虽然没有加入任何宗教,但是其留学生活及留学时期的思想发展却一度深受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是李大钊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途径,对他后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是李大钊通知就义90周年。为弘扬李大钊的理想信念与献身精神,推进李大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将联合举办"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