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得集     
我们常将幼儿作品布置在作品栏里。然而,小班大多数幼儿不认识自己的名字,以至于一学期下来,幼儿已忘记哪些作品是自己的。为了能让幼儿了解自己作品的情况,更好地发挥作品栏的作用,根据幼儿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将幼儿作品和幼儿照片相对应的方法,即将幼儿自己喜欢的一张照片贴在作品栏里,再把他的作品贴在照片的旁边。这样,幼儿便能轻易地分辨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评价幼儿作品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孩子的眼睛,借孩子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要了解幼儿的绘画创作特点,研究幼儿绘画的心理,以鼓励为主来评价幼儿的作品,给幼儿创设互评作品的环境,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付家丽 《贵州教育》2022,(Z1):11-13
<正>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教师要“通过对幼儿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发展和需求,注重质性信息的收集。幼儿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认识和抒发情感重要方式,也是他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方式。幼儿各类作品呈现的是幼儿学习的过程,自我建构的过程。幼儿教师通过搜集幼儿作品,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发展是否根据计划。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揭示幼儿作品背后隐藏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检视和反省自己的工作。而对于幼儿来说,通过不同的作品展示,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绘画作品评价对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比较幼儿、家长和教师这三种主体的评价特点,有利于优化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不同主体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包含作品内(画作)、作品外(儿童发展)两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各主体的作品内评价高于作品外评价。关于作品内评价,各主体对幼儿绘画作品的画面效果、造型、构图、主题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一所中新合作的幼儿园参观,望着活动室里装裱讲究的幼儿绘画作品、手工作品、陶艺作品,参观者颇有感触.园长说:新加坡人特别重视幼儿的作品,每一次绘画活动后,都要求老师细心地把每一位幼儿的作品装裱好,征求幼儿及其家长的意见,或是带回家,或是陈列在活动室的作品区内.这项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相似文献   

6.
蒋腊梅 《贵州教育》2010,(15):26-27
一、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幼儿作品 幼儿绘画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只有充分地了解幼儿绘画发展中各个阶段的特性,才能正确看待幼儿的绘画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中大人们所看不懂的想象力。在许多时候,大人们在看幼儿的绘画作品时,总认为画面不美观、不协调、乱七八糟,令人看不懂,这样很容易让幼儿得到不公正的评价。其实,幼儿的每一幅绘画作品都包含了幼儿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幼儿除了要动手实践、创作作品以外,还要学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才能实现全面发展,持续提高综合能力。但是,受展示空间、教学背景等因素影响,当前幼儿展示活动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如作品展示空间不够大;幼儿能力不足,活动主导权更多掌握在教师手上等,种种因素导致幼儿的学习主动权与选择权只是简单体现在了作品创作上。基于此,以中班幼儿办展为例,探索出以幼儿为主导,教师作为协作者的展示活动支持策略,以期增强幼儿的作品展示能力。  相似文献   

8.
幼儿自我评价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幼儿教育对其忽视的现象较为严重。基于此,笔者提出应用可视化作品促进幼儿自我评价的设想,经过实践总结,该评价基本包括四个操作程序:教师确定评价内容并选择不同水平的作品,幼儿分析并确定最佳作品,幼儿自我创作并自我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自我评价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9.
以往我们的幼儿美术作品展示栏里,总是张贴挑选出来的好作品,一来证明班上幼儿画画水平不错,再者激励幼儿不断努力,争取作品被选贴出来。结果事与愿违,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他们的作品从未被选贴过,一次次失望,令他们心灰意冷了。而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也觉得自己的作品理所当然应该贴出来,对此没多大热情。美术作品栏缺少了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张美 《孩子天地》2016,(4):194-195
幼儿画有着不同的表现,每个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是不能用一个标准"像不像"优劣来评价的。通过,改变传统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了解幼儿的绘画创作特点,研究幼儿绘画时的心理;以鼓励为主来评价幼儿的作品;给幼儿创设互评作品的环境。使幼儿的自信、自强、自爱逐步增长,他们的创造性更强,画面更有动力。  相似文献   

11.
作品赏析法与传统教法的不同在于:传统教法出示范例或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模仿,而作品赏析法是选出优秀的、符合幼儿审美情趣的美术作品,让幼儿感受到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毕加索的《梦》无论是色彩还是人物形象特点,都能给人美的震撼,并能引发幼儿表现对自己喜爱的人的情感。让幼儿常受到这种高雅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体会画家的创意和表现手法,不仅能使幼儿得到艺术的“营养”,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幼儿对美  相似文献   

12.
美术活动中常常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其实,绘画作品中的画面布局、物体的大小比例、前后关系,甚至画面的特异空间元素等,都是发展幼儿空间知觉的教育元素。因此,我们尝试在美术活动中,有意识地选择绘画作品组织幼儿欣赏,以期对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由浅入深提供欣赏作品在欣赏作品的选择上,我们把握由浅入深的原则。所谓"深"与"浅"指的是作品的画面所表现空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倪群 《早期教育》2004,(4):39-39
在一所中新合作的幼儿园参观,望着活动室里装裱讲究的幼儿绘画作品、手工作品、陶艺作品,参观者颇有感触。园长说:新加坡人特别重视幼儿的作品,每一次绘画活动后,都要求老师细心地把每一位幼儿的作品装裱好,征求幼儿及其家长的意见,或是带回家,或是陈列在活动室的作品区内。这项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相似文献   

14.
1.注重幼儿自我表现与作品展示的美术活动。日本的幼儿园十分注重幼儿的自我表现,也主张将幼儿创作的作品充分展示出来,以激发幼儿持续进行造型表现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使用作品分析法评价幼儿语言发展状况,要求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幼儿语言发展的口语及书面资料,并对这些语言作品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对作品分析法在幼儿语言评价中的价值分析,结合实例介绍了作品分析法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为幼儿教师在实践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的幼儿语言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幼儿美术欣赏是幼儿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感知美术作品(包括名人作品、幼儿作品、工艺品、雕塑等等)的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欣赏作品,理解作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觉得美术欣赏活动是一个薄弱环节.被孤立起来.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对幼儿美术欣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作品取样是记录幼儿发展进步的可靠方法,也是教师理解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了解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媒介。文章从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美术作品取样在实践中的操作:首先是在作品取样的内容安排上兼顾共性与个性,呈现幼儿美术作品取样的结构化;其次是对收集的作品进行合理筛选,选择反映幼儿现阶段真实表现以及幼儿能力发展进步的"典型"作品,保证幼儿美术作品取样的代表性;最后,对幼儿美术作品取样采用多形式、多角度评价,真实解读幼儿的内心世界,立体诠释幼儿的动态成长。幼儿美术作品取样的实践促进了教师美术教学和评价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散文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幼儿散文具有短小精练、内容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的特点。让幼儿学习一些简短的散文,可以唤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生活、大自然和文学作品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尤其是散文艺术化的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学习有着特别的意义。作品艺术的语言构成具有一般语言表达、理解不能达到的特点,可增强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能积极促进幼儿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散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1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乐意欣赏作品。2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3理解作品内容,学习用…  相似文献   

19.
幼儿对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是一种莆要体验.当不喜欢某此绘面作品时,幼儿就很难产生审美兴趣,欣赏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幼儿的审美体验也就难以增强.如何基于幼儿的体验,选掸绘画欣赏作品,促使幼儿在欣赏中获得刨造性体验和开放性体验,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1.生活化化的名家作品 ①具象性的作品与幼儿生活连接. 对具象性作品的欣赏大多是需要联系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但适合幼儿欣赏的具象性作品又应该是幼儿在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把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