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兰亭集序》为例,阐述了教材中抒情说理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在教学这种文章时,应采取循迹揭理,顺理阐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兰亭集序》为例,阐述了教材中抒情说理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在教学这种文章时,应采取循迹揭理,顺理阐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课文悟读《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崇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  相似文献   

4.
邓华 《现代语文》2004,(6):45-45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境内)聚会,行修禊事,流觞赋诗,结成一集,题名为《兰亭集》,王羲之为其写一序言,即《兰亭集序》。  相似文献   

5.
提到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潇洒飘逸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兼采众家之长,论者称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有“书圣”之美称。其实,王羲之在诗文写作方面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名士41人(一说42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这些诗做的书序《兰亭集序》,以文采书艺双绝而流传千古。两晋时期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士大夫不满于此,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和生活以…  相似文献   

6.
一.文本解读1、文本的内容、价值与地位: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叙事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生死观,批判了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立意不同凡响,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还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二者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  相似文献   

7.
《兰亭集序》,以其"飘如浮云,矫若惊龙"的"天下第一行书"和"文采飞扬,清新洒脱"的"千古同悲之哲思"被选入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对于中学师生欣赏美书美文,都是一大幸事。由于教学过程中一些思考与课本及《教师教学用书》的某些理解相左,困惑不解,萦绕心头,所以提出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兰亭集序》,以其“飘如浮云,矫若惊龙”的“天下第一行书”和“文采飞扬,清新洒脱”的“千古同悲之哲思”被选人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对于中学师生欣赏美书美文,都是一大幸事。由于教学过程中一些思考与课本及《教师教学用书》的某些理解相左,困惑不解,萦绕心头,所以提出来就教于大方之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一、说课题《兰亭集序》二、说教材(一)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将古代散文分为"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传记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抒情散文"五类,本课为《必修二》第三单元,也可以说是古代散文第二单元。作为山水游记散文,不仅描写自然景物、记游经历,还倾注了作者的兴趣和感慨,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如本文和《游褒禅山记》就是如此,又如《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了达观超然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们仍致力于带领学生积累文言知识,讲授前人对文本的解析,而学生们在学习中往往以识记为主,鲜少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这些优美的文章成了僵死的知识,而不是活生生的灵魂。本文从新的角度,即阅读个体的审美体验,解读教材当中的名篇佳作,希望启发学生,解放想象力,在学习中自由产生独特的阅读感悟,让传统名篇重现光彩。同时,也为教师朋友讲授文言名篇提供一个探索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12.
文化散文,性情随笔,记录你的思想火花和情感历程你从诞生起便是一幅无法复制的书法精品。后来,你便被一个帝王,一个时代顶礼膜拜为一种神品,于是便有了一个个有关你——《兰亭集序》——的永恒话题,你是书法史上一座高峰,你是书家心仪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3.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课《兰亭集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四大部分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材分析《兰亭集序》是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文明的踪迹"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兰亭集序》可谓"书文双绝"。它既是书法艺术的瑰宝,又在语言上、思想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二十个之,之之不同"等,足以说明它的书法艺术的欣赏价值;而清新洗练的语言、流传下来大量的成语和意味隽永的名句,正是其语言经典性的体现;一代"书圣"王羲之的深重的生命意识渗透在美文的  相似文献   

15.
提到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潇洒飘逸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兼采众家之长,论者称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有“书圣”之美称。其实,王羲之在诗文写作方面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名士41人(一说42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这些诗做的书序《兰亭集序》,以文采书艺双绝而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16.
东晋王羲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也表现了高超的文学造诣。文章借兰亭集会,抒发了人生苦短、应有所为的积极用世的思想,对当时崇尚玄学的社会风气进行了一个有力的抨击。文章显示了王羲之坚决不与世俗同流的精神风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在骈俪之风盛行的两晋时代,《兰亭集序》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其内涵深刻、言辞清秀、情感真挚、文字流畅,成为东晋文坛一朵奇葩.从文本解读角度来看,学生不仅从解读中领略到文章所呈现的灿然文采,更能从中体会到东晋文人厚重的情感世界与深刻的思辨意识.怎样引导学生去挖掘文章之美,享受阅读之趣,是品读《兰亭集序》之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李晶 《教学随笔》2014,(8):20108
本文主要是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的撰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展开,重点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本篇教案重在对作者情感的挖掘,通过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观。正确对待生活的困难与挫折,这也是本文的学习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设计说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学习需要独立,也需要合作。”  相似文献   

20.
武庆红 《考试周刊》2014,(82):15-15
晋代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情怀。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于是产生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类作品,可谓最优美的写景文学。中国古人十分懂得山水与自然美是"人情"的需要,自然美和"人情"的融洽是维系人与自然的纽带。作者在对"死生"问题抒发感慨之后,批判了庄子消极的虚无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