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问题的提出和探讨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调动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显得异常重要,因此,把“问题”比作数学教学的“心脏”,学生思维的“启动器”,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高速通道”,一点也不为过。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问题氛围中,尽情舒展思维,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究性教学已走进课堂,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问题探究式教学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混乱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且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熟悉实际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整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阐述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又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启导下,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途径,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还有什么”教学是问题教学的一种形式.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还有什么”教学是在创新教育中.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探索数学课堂改革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感到它对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决”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和理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用“数学”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积累思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数学被称作“思维的体操”,它是人们培养和训练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形式,它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求解问题,衡量我们学习数学的成效也主要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来评价。  相似文献   

9.
对问题的提出和探讨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调动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显得异常重要,因此,把“问题”比作数学教学的“心脏”,学生思维的“启动器”,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高速通道”,一点也不为过。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问题氛围中,尽情舒展思维,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只有充分调动师生双边的积极性,才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大数学课程目标之一便是“解决问题”的目标。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和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教学“归一应用题”,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现在拿来了100本课外书,这100本书的总页数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测算?”讲台上放着100本各不相同的课外书,教师提出的问题很感到问题就在眼前,目情境,解决问题的欲…  相似文献   

11.
纵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其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行培养。在该要求下,引导发现法应运而生。数学概念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起点和难点所在,其大多是以结论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小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对此,我尝试利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形成过程,借此使其在分析、探究等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了学生在整个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师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并提出问题.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鼓励有不同的观点出现,最后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实行反思.这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王慧清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呢?一、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借助适当的数学观察材料,既有助于教师教学,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引导与合作。“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等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而低年级孩子由于直观思维比较强,所以在低年级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呈现形式主要以“图文结合”为主,问题的解决也主要依赖于学生对“图”的正确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叙述图意,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数量关系,从而探究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适量的题组对比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于低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互动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指导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天波 《课外阅读》2011,(9):104-104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省高中教学中的展开,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显得有为重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求解、延伸和发展来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构建的过程,使其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发现学习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形成正确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究竟如何抓住课堂“主阵地”,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切点三角形探究”为例展现一堂初中数学探究性复习课的概貌.  相似文献   

19.
在问题链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问题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用“链”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教师的预设问题和学生的生成问题中,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拓展与迁移能力.文章以平面向量的解题项目化教学为例,以主干问题—延伸问题—提炼问题为教学组织形式,在问题链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问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知识与经验、思维与方法、批判与创新),进而提升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究性教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二是教学过程的探索化,即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材料,由学生独立地探究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树立几种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