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教育活动有别于科学教育活动,这里没有话语霸权。文本、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文学教育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语言的模糊性和文本的“召唤结构”决定了文学教育活动只能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教育活动。又由于各个主体拥有不同的历史处境和传统,文学教育活动只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结的寻找适当语言进行沟通理解、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与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主要概念之一,国内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存在着泛化的倾向,把它等同于交往关系。其实,主体间性是讲主体间的作用与沟通。而交往是指人与人与之间的交流与交换,后者较为宽泛。在交往活动中,人作为主体参与程度不同,只有交往活动中达到到为主体时才有主体间性,这种交往一般是精神性的。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中学课堂,一般实行的是教师主导式的被动教学--而其中学生的主动性与自由、创造精神都被遮蔽或压制.所以,当前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激活课堂,需要激发学生形成互动.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成为文化的课堂、人本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和互动的课堂.而在这样的"主体间性"课堂空间和"互文性"的师生关系指引和牵涉下,我们将会逐步构建出真正健康、积极、和谐的课堂文化,也才能达到真正的课堂最优化绩效.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教学模式主导下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热情,也不能给予学生创造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因此有必要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个人展示,影视欣赏,小组研讨,课堂听讲以及课后反思的几个环节中逐步获得了情感和心智的双重成长,同时达到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共同融合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万维网的普及,昔日仅是观念形态的文本的互文性,已经借助超文本获得了具体的展示.在网络中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传统的印刷文本形式在网络时代被超文本取代.超文本的阅读可以在不同的媒体和不同的文本形式中自由地转换,读者的能动性被充分地发挥.超文本允许读者直接参与文学创作,空前地提高了读者的地位,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作者与读者二元对立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充分肯定主体间性理论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优越于主体性理论的进步性的同时,也看到了主体间性理论自身的缺陷,并指出了当前中国美学界、文学界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几大误区。最后,在对“主体间性”这一哲学术语作充分的解释的前提下,探讨了主体间性的出路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辩证地看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审美活动的本质特性不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分裂,而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内在统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学主体间性研究在我国的兴起既是对上世纪80年代主体性问题大讨论的批判继承,又具有自身深刻的现实根源。目前这一研究主要围绕它的理论内涵及其运用展开,并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走向成熟。其实质在于对主体性问题的重新理解和在新的条件下对于文学研究的反思和进一步发展。作为新的理论形态的研究,它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广阔且具有重大价值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当今世界历史进入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轨道,体现出"文化趋同与趋异"(cultural convergences and divergences)的动力学的间性张力和开放性的辩证运动,从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界面和学术思考平台.这个时代的世界文学及其研究,充满了新的情况与思想挑战,亟需更新我们的文学观念和理论方法.我们组织这个笔谈,旨在通过对当今历史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交织互渗关系的反思,探讨间性诗学的当代文艺学美学蕴涵,提倡从间性诗学的维度,刷新世界文学观念和研究理念,更好地建构与完善当代文艺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的主体间性本质出发,阐述了经典文本所具有的主体间性文本特征,指出正是在主体间的对话交流中,才实现了文本的经典存留,从而为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照角度。  相似文献   

10.
超文本文学的阅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人们由传统的线性阅读发展为非线性超本阅读。超本学阅读体现了本间性和本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本与读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问题一直萦绕在学界。出于对原语中心论的推崇,作为译者的主体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过于强调作为原作者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译者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使人们将目光不再聚焦于原作及原作者,开始将译者纳入包括原作、原作者、译作、译者和读者在内的整个翻译主体集,产生了对主体间性的研究。本文主要梳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历程,进而提出并阐释翻译主体集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对主体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子式个人主体理念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为了使人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对立分离状态中结合起来,西方哲学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范畴。倡导主体间性对现实主体教育的价值取向、实践观、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师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主体教育应把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无论是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还是文本中心论,都是基于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哲学的延伸,不仅是对权威的制造,同时也是对对象主体的压抑。而电子超文本超越了这种主客对立模式,走向了多元和对话,实现了文学各要素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克服了传统文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体现了文学观念的“生态学”转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外文学研究史上受众关注中主体间性的缺失,结合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语境对文学研究主体间性的要求,本文从大众文学问题、研究文本问题、传媒平台问题和跨文化研究问题等四个方面,依据主体间性的理论。论述了文学研宛的受众指向。文章认为,文学研究是研究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主体性互动的结果,是广泛交流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文本观念,超文本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批评理论和哲学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极大地改变了文本的存在样式与形态,促进了文本形态由线性文本向超文本转化。它消弭了阅读与写作的界限,直接挑战了读者与作者的传统角色。另外,它也消解了传统文本结构的边界,呈现出开放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呼唤主体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最经常的就是交往活动,使活动的双方主体都能有所收获,得到发展。可以说双赢是主体间性的宗旨。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人自身的价值和合理需求日益得到重视和张扬,普通教育也将视角从重视单子式的主体性转向重视主体间性。本应最具主体间性的高等教育却严重缺乏主体间性。这种缺乏主要在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表现出来。这种缺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致命的。因此,高等教育中不得不发出对主体间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主体间性之意义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视阈中的主体间性研究是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它的提出不仅使我们对教育主体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突破,也使我们在处理教育活动中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问题上获得了崭新的思路。文章以教育主体间性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基础,结合教育主体间性所提倡的复数主体和所奉行的主主关系,分析了教育主体间性对以往教育主体观和教育活动观的超越,从而揭示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20世纪逐步兴起的一个哲学与美学概念,随着西方哲学与美学的“语言学转向”与后现代主义美学和文论思潮,它越来越引起文学理论家的关注,并且发展出“文本间性”(或“互文性”)。这样“主体间性”就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概念;它可以比较合乎逻辑地解决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的关系,是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主体间性”也有其适用的场域和限度,过分地运用它势必产生文学本体的混乱。  相似文献   

19.
"不可译"论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论是关于语言结构的"不可译",还是文化传统的"不可译"断言,都是对人脑认知功能潜势的低估,是对语言本质认识的讹推,是对主体性的过分执著和对主体间性的无视。从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出发,那些看似"不可译"的语言、文化现象天生就带有"可译"性的语言哲学基础。基于此,根据"互文性翻译"理论、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化"理论、"解构翻译"理论对"不可译"论依次进行审视,并最终从语言的主体间性角度指出"不可译"论忽略了语言的人文主义根本属性,可以彰显其本质上的"不可知"论属性。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既包括管理.也应该包括被管理,管理主体与被管理主体之间构成主体间,而且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关系中的内在属性,即相关性与统一性。教育管理中所体现的主体间性具有4个特征:受制性、平等性、交互性和主动性。在主体间性研究的视角中。提出未来教育管理的新构想——走向交往式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