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中国医药的"国粹",中药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中医药理论自成体系,历史源远流长,与人类社会同进步共发展,是一朵瑰丽的、独特的人文"奇葩"。有人称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保存最完整、惟一没有中断、且力量最大的传统文化,也有人称它为中国文化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并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它神奇的归经学说与功效,都融合在道家的思想中。医道从神农尝百草、歧伯教民诊病开始就显示出灿烂的中华医药文化文明特色。  相似文献   

2.
反思.一个从占代就已开始的课题。在反思中.人类的步伐逐渐向前迈进。古猿类在个人狩猎中总结,学会了打磨石器、合作狩猎.完成了动物向人的巨大转变;神农氏勇尝百草.不断探索,为人类开创了农业.发明了医药。这一切无不始于人类的反思.无不源于反思中进发的灵感的火花。孔子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成为一代圣人;唐太宗在“以史为鉴”中治国安邦.出现了大唐盛世。  相似文献   

3.
中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广为存在于植物、动物和矿物产品中,因植物药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故中药又称“本草”。我国古代第一部药学著作就托名为神农所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各种版本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4.
炎帝神农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一系列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在中国上古时期是享有最尊地位的人物之一,可以与他并驾齐驱的只有轩辕黄帝一人。应该说炎帝神农是汉水流域人民最大的、最高的骄傲。汉水流域不仅是炎帝神农最早开发的地方、繁衍与发展并走向世界的的主要干道,更是炎帝神农建功立业、推动历史,发明创造,走向辉煌的地方——炎帝神农最大、最主要的功业和贡献都是在汉水流域完成的。尤其是炎帝神农尝百草更是对汉水流域人们在中药与中医文化、防腐技术与饮食习惯、荼叶产业与荼叶文化、地方文化精神和地方文化支撑力方面,留下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汉水流域人民当今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5.
茶史说略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说明远古人类在备尝百草滋味的过程中,开始知道具有苦味而甘香的“茶”可为药用。茶叶是作为药物进入人的生活领域的。但随着饮用者的增多,逐渐发现了  相似文献   

6.
李培荣 《青海教育》2013,(11):27-27
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拥有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现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鲁迅精神、雷锋精神、抗洪抢险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群体,  相似文献   

7.
东丰 《初中生辅导》2011,(16):39-41
史载,饮茶当始于秦汉,我国是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但先是以为药。《神农本草经》就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所谓“荼”,就是“茶”。三国、两晋时不但民间已有饮茶习惯,而且还传入了宫廷。至唐,  相似文献   

8.
解读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最早的栽培国,也是古老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历经西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到了唐代饮茶的风俗空前兴盛。宋元明清到现在,饮茶的风俗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并发展成中国特色的“茶艺”。在中国唐朝时代扎根的茶文化,在日本的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由谴唐使传入了日本,在日本生根,并发展出属于日本形貌的“茶道”文化。从中日茶文化的区别和习惯的不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道”、美意识、及民族性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茶之初     
《当代学生》2011,(Z4):85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证据除了云南等地的野生大茶树,就是众多的典籍记载了。其中就有神农氏的传说。神农氏为了给天下人寻求治病的验方,亲自尝百草。他什么草都尝,难免会中毒,靠什么解毒呢?靠的就是茶叶。他是怎么发现茶叶的这一功效的,有不同说法,但《神农本草》明确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被认为是一种解毒特效药。陆羽《茶经》认为:"茶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茶叶     
我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饮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饮茶的历史最为悠久,据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今,茶与咖啡和可可并列为世界三大饮料。一、茶树原产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叶作为饮料,始于公元前2737年前的神农时代,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史记·周本记》记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已用所产茶叶作为贡品”。该书又载:“园有芳香茗,”表明在巴蜀一带,周代已有人工栽培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博物馆神农草堂近日在广州揭开面纱,据传能杀人于无形的断肠草也出现在人们面前。神农草堂有关人员介绍,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尝的正是这种植物。而另有专家指出,在传统的中医药里,人服用以后马上有反应的毒性很大的草药都被叫做断肠草。  相似文献   

12.
质疑主流: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有自己的起源、发展的脉络轨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己力量”。区域性、民间性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基调和真切意蕴。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反思,力图打破把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视为农业文化附庸的现象,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走,到羌寨去     
羌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你一定知道神农氏尝百草和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神农氏和大禹都是古羌人最伟大的祖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夏,就是羌族人在黄河流域建立起来的。羌族目前主要的聚居地是四川省西北部高原,总人口约12万人。他们仍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历史源远流长。明代杰出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饮茶之事。”他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期。也有人根据汉代王褒《僮约》,认为饮茶始于西汉。而成书于西汉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古人在备尝百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主席曾有一名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那么,“三皇五帝”指的是谁呢? 三皇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它所指的对象有六种说法,司马迁《史记》认为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白虎通》一书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祝融;孔安国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还有认为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三皇是伏羲、神农、女娲;最有说服力的,三皇指的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它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所以,一般三皇是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上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结网捕鱼,神农氏则教人尝百草治病。他们的活动都在原始社会的中期和前期。  相似文献   

16.
潮州功夫茶     
中国的茶,历史悠久。传说神农尝百草时便是以茶叶为解药的,至唐代,饮茶之风已盛行全国,“茶圣”陆羽还撰写了世界首部茶叶专著《茶经》。到了近代,它已不很盛行,反倒让一衣带水的日本学了去,发扬光大,刨制了独具风格的日本三大道之一——茶道,让今天十几亿炎黄子孙羡慕不已。但也庆幸,灵山灵水产名茶,饮茶文化南北有,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的人  相似文献   

17.
江南茶楼     
朋友或客人进门,主人总会问一句:“喝茶吗?”,简单的问候道出了中华民族一种经久不衰的嗜好——饮茶。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排最后但饮茶之俗早在史前就有了,“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在当时仅限于药用,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到唐代陆羽专门写著《茶经》论饮茶。  相似文献   

18.
啦啦 《今日中学生》2023,(Z4):44-46
<正>相传,上古时期,神农氏为使民众不受疾病毒伤之害,不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每每想到这个传说,身为神奇生物调查局调查员的我,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很多有毒的植物。本期我们要介绍的,便是鼎鼎有名的“一代毒师”,它不仅“毒功”非凡,还有一手让人防不胜防的“暗器”功夫呢!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茶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种植与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的神农氏时代 ① 。但是 ,人们对茶的认识及其饮用方式却是逐步深化与完善的。唐朝是茶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唐以前 ,人们把茶初当药用 ,后才成为提神解渴的饮料 ,进而在南方形成风气 ;至盛唐 ,饮茶在南北方蔚为风气 ,茶事活动上升了一个层次 ,而形成了茶道。本文试对茶道的形成、茶道的内容作一论述。一早期的茶称“荼”、“茗”等。据文献资料记载 ,茶树原产于巴蜀地区。茶是从南向北、从西南向东南传播的。人们最初主要利用茶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云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相似文献   

20.
《水浒》一书,积淀和储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意识,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伦理观念。概而要之,主要有:(一)“官崇拜”的民族文化观念;(二)以“和”为特征的群体文化观念;(三)以“孝”、“忠”为核心的向心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