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弱国无外交”。1881年2月,曾纪泽却成功地改订《中俄伊犁奈约》,收回《里瓦基亚条约》所丧失的部分权益。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积极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曾纪泽个人素质和灵活机智的斗争策略是改约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弱国无外交”。1881年2月,曾纪泽却成功地改订《中俄伊犁奈约》,收回《里瓦基亚条约》所丧失的部分权益。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积极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曾纪泽个人素质和灵活机智的斗争策略是改约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试析曾纪泽伊犁交涉成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8 1年 2月 ,曾纪泽成功改订《中俄伊犁条约》 ,收回《里瓦几亚条约》所丧失的部分权益 ,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积极影响。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客观上 ,清政府重视谈判和中国国内局势是改约成功的基础 ,俄国内忧外困形势是改约成功的条件 ;主观上 ,曾纪泽个人素质和灵活机智的斗争 ,是改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曾纪泽同为清政府高官,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他们虽是父子,但他们对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却有着根本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如对办洋务的认识和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爱国观并不完全相同。曾纪泽在中华民族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面前,坚决主张抵抗外来侵略、坚持国家主权独立的对外思想与曾国藩的卖国投降主义路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曾纪泽更应该得到后人的肯定和推崇。  相似文献   

7.
从书籍阅读看曾纪泽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6):20-22,54
曾纪泽是晚清著名外交家,他在出使前几年及出使期间,广泛阅读中外书籍,内容涉及儒家经典、中外纪闻、边疆史地、自然科学、外语、国际法等诸多方面。这些书籍培养了曾纪泽的爱国品质,开拓了曾纪泽的视野,成为曾纪泽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其进行外交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曾纪泽是中国近代一位有头脑、有胆识、有策略的爱国外交家。 1 878~ 1 886年 ,他在奉旨出任英、法、俄三国公使期间 ,写下近 50万字的日记 ,一方面记录了他在欧洲的外交活动 ,同时也记载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 ,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说曾纪泽的《出使英法俄国日记》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为我们探究曾纪泽的西学思想、洋务思想以及强烈的爱国思想找到了根源  相似文献   

9.
曾纪泽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他1878年出使英、法,1880年又兼驻俄大臣,到1885年回国,前后凡8年。在列强觊觎、中华屡遭磨难的年代,曾纪泽在自己的外交岗位上以超人的才智和卓有成效的努力,为维护中国的主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1880年为修改崇厚所订的《里瓦几亚条约》同沙俄代表的激烈辨论中,一身正气,据理力争,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反复较量,终于使俄国被迫让出已经得到的部分权利,于1881年2月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为中国取得了“不流血的外交胜利”,受到国内外舆论的赞扬。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主权观念是近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曾纪泽通过学习与外交实践,形成了国家主权观念,主要内容涉及:主张修约、废约,限制和取消列强在华特权;通过外交谈判,维护国家权益;重视保护海外华侨权益;坚持外交平等原则,加强中西交往。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曾纪泽尽管对国家主权观念的认识与运用存在某些不足,但其所具有的国家主权观念丰富了中国外交理论,对中国外交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形势下,曾纪泽很早就接触、学习过国际公法知识。1878年准备出使期间和出使途中,他加强了学习,对国际公法的作用、规则有了一定了解。出使抵欧洲后,通过继续学习,他对国际公法的由来、精神、作用及原则有了进一步认识。曾纪泽不仅关注国际公法,还在处理中国和巴西建交、改定伊犁条约、中法越南问题交涉时积极运用国际公法维护国家民族权益。曾纪泽注意学习、运用国际公法与中国传统外交近代转型、他对时局的认识及国际公法对弱小民族的维权价值、国际公法洋溢的人文精神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狼来虎去,不断入侵中国,造成中国边境频繁告急,而清朝积贫积弱,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在此情况下,对待外来入侵,是战还是和,常常成为清朝统治者争论的焦点,时时有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政治分野。基于一般逻辑推理,在遭遇外来强敌入侵时,主战理应是爱国主义行动,主和是妥协乃至投降的卖国表现。曾纪泽就是作为一个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彪炳于史册。而曾纪泽又有不同于一般主战派的地方,他还有主和的言论和行动。对此,史家大多避而不谈,或者予以抨击,应该怎样看待曾纪泽的主战主和观,此正是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教会法契约制度出发,通过研究教会法契约制度对现代西方契约法在思想上和制度上的影响,从而研究教会法对现代西方法律的影响,以凸显教会法在西方法律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吕汝茵 《文教资料》2008,(12):60-61
中外文化和文学交流方面的"翻译逆差"与中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文化全球化时代要求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和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翻译的媒介尽快地走向世界.中华文化传播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因为异化翻译可以"原汁原味"地展现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同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或文化较量的舞台上,异化翻译可以其特有的锋芒挑战西方文化霸权,为民族间平等对话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析曾纪泽的近代国际法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国际法是处理近代国际关系所遵行的基本准则。曾纪泽作为中国近代名的外交家,在外交实践中对近代国际法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和大胆的实践,形成了其近代国际法意识,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政府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掌握无疑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政治现实主义作为西方思潮的一直在中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中国当代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咏秋诗歌在中西方诗歌史上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同样的咪秋主题下,中西方诗歌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调.本文就中西方咪秋诗歌的一些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早年受过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后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逐渐转变,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戊戌维新变法的主角.他的思想和活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较大的影响.他的政治生涯和思想大致可分为前后二个阶段,以戊戌维新变法失败为分界线.前一个阶段,他是趋向进步的,是站在历史潮流前面的先进人物;后一个阶段,他逐步走向堕落、反动,成为阻挡革命历史潮流的顽固派.  相似文献   

19.
特殊的历史与特殊的国际地位,使香港问题既是主权归属问题,又显著地具有国际影响。回归后,香港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崭新政治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香港的经济中心地位,将得到保持和加强;香港作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将继续在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容闳是近代中国教育救国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普及西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积极倡导和促成幼童赴美留学,开一代新风,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