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音乐史是高校音乐系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中,把音乐史各章节内容变成一个个研究性课题、把西方音乐史学习内容音响化,并结合姐妹艺术去比较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音乐史》这一课程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本、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研究并解决本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国音乐史"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史"课堂教学改革、"中国音乐史"课改的意义三个方面探究"中国音乐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音乐史课程由于其内容繁多、关系复杂,学生学习、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较大。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够直观、形象、科学地组织音乐史的各种素材,引导相关人员针对性、系统性的理解和学习,提高学习和科研的效率。本文分析了高校音乐史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学习风格是学生个性化差异因素之一,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持久性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高职学生主要学习风格为视觉型和动手型。同时也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性别差异,并对高职教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学是信息化条件下多媒体教学的有力手段,是改革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中国音乐史课程由于其内容繁多、关系复杂,学生学习、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较大.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够直观、形象、科学地组织中国音乐史的各种素材,引导相关人员针对性、系统性的理解和学习,提高学习和科研的效率.开发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数据库,是开展中国音乐史网络教学的基础.不仅可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与科研资源,而且是音乐学科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高校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音乐史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容多、时间跨度大、知识繁杂,不易消化,学生不愿接受。本文试图通过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史思维能力,开阔眼界,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中,对音乐作品的本体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证意义,它可以使学生从对音乐风格特征的学习和研究中,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脉络.因此,在教材中选用恰当的谱例并附以详尽的文字说明,对更好地推动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据日本音乐学家属启成先生介绍,在他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史时,比较音乐学大师罗伯特·拉哈教授第一节课讲述的是中国黄帝时代的音乐,这使他甚感意外,并由此引起极大兴趣。纵观音乐史论,多由欧洲人所编写,随着比较音乐学的兴起,历来以欧洲为中心的音乐史才继而转向研究欧洲以外全世界的音乐,并进一步追溯其历史渊源。 在我国目前高师音乐史教学中,西洋音乐史详尽,而中国音乐史则简单,在教学中缺乏爱国主义这个主题。在西洋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元曲是汉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选择适合儿童诵读、学习的元曲作品,架构生动有趣的元曲微课程,采用丰富多样的实施策略,让学生认识、了解和吸收祖国的元曲文化,培养他们对优秀元曲作品的亲切感、认同感,丰富语言感受力,促进语言发展,提升思维,涵养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积极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营造出积极的英语课堂氛围,具有增强高职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效激发其学习动机、缓解其焦虑情绪以及促进其情感交流等优点。本文就对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这一课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英国诗人布莱克称自己的<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代表了"人类心灵的两种对立状态".通过对<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布莱克的对立学说的发展以及布莱克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九歌》之名,来源甚古,传世的就有“中原九歌”、“神话《九歌》”、“民间《九歌》”和“楚辞《九歌》”。本通过对有关献资料的分析,试图探寻出楚辞《九歌》名称的来源,理清它对前代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3.
“乐体文学”是指在以“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活动为核心的“乐事活动”中创制、演习、传承的文学性文本。“乐体文学”有别于后世意义的诗体文学,它具有“内容的综合包容性”、“功能的多重性”、“目的的实用功利性”、“情志的集体普泛性”、“效能的神秘性”、“运用的等级性,”因而也与所谓的“音乐文学”的概念不同。《诗经》和楚辞属于“乐体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只有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是集音乐学、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声学、语言学、哲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美声"、"民族"、"通俗"是三种风格.以往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错误理解应当纠正.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有深厚古典文学修养的现代作家,张爱玲对《诗经》情有独钟。她不仅在自己的小说、散文中反复阐释《诗经》,而且在创作上也化用《诗经》意境。张爱玲说《诗》用《诗》,未必称得上严格的《诗》学,但她灵活的解说和巧妙的化用,却又使《诗经》呈现出别样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南朝民歌的地域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朝民歌主要产生于宋、齐时代长江中、下游流域。本文从政治、经济、历史、民俗等多角度去探讨南朝民歌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商业生活气息;爱情世界充满自由开放的空气;风格轻快活泼,工巧清丽,柔媚凄婉,并对这些特色的形成原因作分析,以总结中国民歌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雨"作为一个古典意象,绵延不断地滋润着中国文坛数千年。先秦是诗歌起源时期,雨作为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渐渐地走入诗文世界,并被赋予了多重文化和文学意蕴,为其独立审美内涵在后世被发现奠定了基础,此时先后出现了卜辞、神话传说、《诗经》及《楚辞》,立足于此四种文学作品中有关于"雨"的记载,发掘出其内在联系,将先秦时期古典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的"雨"勾连成一体,解读出"雨"意象的发展形成轨迹。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史记》中引用了四首逸诗,这反映出司马迁极力为自己所提出的"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使于礼仪"的"孔子删诗"说寻找理论依据;这与其撰写《史记》时所具有的"成一家之言"创新精神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现代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诗经》、楚辞中比兴的原始互渗思维特征背景。并且认为从原始思维发展的阶段来讲,楚辞比《诗经》更加古老和接近原始思维。  相似文献   

20.
《楚辞》是屈原等爱国诗人悲愤的歌唱,字字句句都倾泻了深沉的爱国情感,哀国君之昏庸,怒小人之谗佞。《诗经》如《诗经·国风》中大部分都为抒情诗,诗人借诗歌表达或喜或怒的思想感情。《楚辞》与《诗经》在喜怒哀乐的表达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