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上海市195名优秀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揭示其心理健康状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所调查的上海市优秀运动员中绝大多数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上海市部分优秀运动员在人际关系因子上要好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在躯体化因子上要差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优秀男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优秀女运动员;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高中文化水平的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359名广东省在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0.6~31.8%,在多个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多个因子在性别、项目、年龄、运动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河南省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少年常模相比,7项因子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且心理健康程度与其性别、入队训练年限、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所在地等因素相关,应重点针对男队员、“老”队员、家庭来自农村的队员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结构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建立武术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9因子模型。据此编制武术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评价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初步整理出优秀和非优秀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常模。  相似文献   

5.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5所高校的404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测量,评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水平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女子运动员在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3个因子上显著高于男运动员;不同年级运动员在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及精神病性因子上,差异均有显著性;一年级、四年级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焦虑因子与性别、年级的主效应均有关,精神病性因子与性别的主效应有关;焦虑因子与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形态学角度系统测量和分析了第9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及派生指数(长度、宽度、围度指标及派生指数,身体成分和体型等)的特征,分析不同等级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指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我国现役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常模;"2)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均不受年龄、训练年限、参赛次数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和结构相对较稳定;3)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程度多处于中等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验等方法,探讨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各因子状况,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的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各因子差异以及人格特质各因子与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的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部分因子能够预测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9.
早在第三届全运会期间 ,国家体委 ,国家卫生部、北京体育学院组成的专家组对全运全期间所参赛的运动员5169名(其中包括304名武术运动员)以及541名北京市大、中、小学生进行了33个数据的测量 ,通过分析比较 ,测出武术运动员的形体特点为 :(1)个小体轻 ;(2)躯干长、下肢短 ;(3)大腿粗 ;(4)肩较宽 ;(5)腰较细 ;(6)罗圈腿 ;(7)手足宽。此外 ,本人在对北京体院武术系85—89级的104名运动员及第11届亚运会武术集训队的部分队员也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 ,除身高、体重值略有增长外 ,其余指标没有多大变…  相似文献   

10.
董辉  李宁 《体育世界》2014,(4):57-58,56
对参加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31名运动员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分析优秀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1)男性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明显高于女性散打运动员,积极情绪明显低于女性散打运动员,并存在不同程度显著性差异。2)成绩优秀组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最低,成绩较差组最高,不同成绩组别在紧张、慌乱、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消极评价因子上的得分呈显著性差异。3)紧张和情绪体力耗竭对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非常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比赛成功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优于不成功的运动员,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1.
采用“BT-LYR注意能力测试软件(1.0版)”对普通大学生、竞技武术高水平套路运动员和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特征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高水平套路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注意瞬脱程度明显,两者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注意瞬脱持续时间均为945ms;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程度较其他两组受试对象要轻,持续时间短(540ms);散打与套路两个项目运动员之间的注意瞬脱现象表现出了项目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20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启蒙训练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外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转为职业选手的年龄较早,所以其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限也较长。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之间的现役年龄的分布较为离散,中国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大于国外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并且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比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晚。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认知过程若干心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组516名被试9项心理指标的测试,了解了三组被试9项心理指标之间的差异,探讨了9项心理指标随年龄、训练年限的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影响优秀武术运动员认知心理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并为武术运动员心理选材提供了参考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机抽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共51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分为3组,前4名为第1组,5~8名为第2组,未进入前8名的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素质和赛前心理状态。结果:男运动员在身高、体重、脂肪比率,肌肉含量、去脂体重、WHR、BMI、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握力、立定跳远、反应时和平衡性方面,第1组、第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握力指数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其他组(P<0.05);女运动员的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第2组在身高、脂肪比率、去脂体重和握力方面显著性高于第1组和对照组(P<0.05~0.01),坐位体前屈和反应时显著性低于第1组(P<0.05~0.01)。第1组运动员在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显著性均低于第2组和对照组(P<0.05~0.01),而自信心第1组、第2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力量和柔韧性是影响男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是影响女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也是影响武术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状态自信心对比赛成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Within the Chinese national sport system,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resources and funding to train athletes from a young age to become high-performance competitors. Though athletes are well supported to excel in their sport, during their years of intense physical training, athletes generally receive little to no formal education to prepare them for life outside of sport. The sacrifice of forgoing formal education to compete in elite level sport is not uncommon for athletes within centralized sporting systems and has been widely documented;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that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the team’s educational syst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thletes. To add to the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in this area, the authors utilized in-depth interviews to examine professional wushu athletes’ education experiences whilst training on their team.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athletes who committed themselves to sport training in the Chinese national system had to negotiate a number of factors related to time, motivation, social influences, and resources when it came to education and academia. Findings highlight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athletes experience and come to terms with limited academic opportunities, preparation and support from their team and the train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蔡广  许汪宇  刘慧琴  葛珺 《体育科研》2017,(2):70-73,77
从运动员选材角度探讨不同项目足弓形态特点及在跳深实验中足弓形态与支撑时间关系,以期为足弓形态应用于田径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上海市一、二线短跑和中长跑共84名运动员,其中男子短跑运动员34名,女子短跑运动员19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21名,女子中长跑10名。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足弓形态、跳深实验测试,然后分组研究足弓形态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关系。结果:男女均表现出足弓低的组支撑时间快于足弓高的组支撑时间;短跑和中长跑项目中男女优秀组的足弓均出现低于一般组的趋势;短跑男子优秀组和一般组的足弓基本都低于中长跑优秀组和一般组的趋势。结论:足弓高低是影响短跑或中长跑运动员支撑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在运动员选材中或对教练员训练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版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武术比赛中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其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成绩。文章运用资料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研究了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结合长期教学与训练的经验,指出竞技武术南拳套路比赛中难度动作发挥水平的高低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的要点。现代武术运动竞赛的特点是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因此竞争更加激烈。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各运动队要根据各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薄弱环节,通过科学调控有效地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能产生最佳模式,建立固定动作量化指标。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训练,形成适宜比赛的良好心理定势,就一定能在武术套路比赛的群雄逐鹿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心理定势在当今的健美操运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归纳南京世锦赛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的成因,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比赛事例,提出健美操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及比赛时期应具有的心理定势和平时应采取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同为  韩英 《体育科研》2006,27(2):54-58
本课题运用生理生化的若干指标、SIMI影像解析系统、运动心理实验测试等方法与手段,对上海市备战十运会的武术队重点队员韦剑等进行身体机能全程跟踪监控、对难度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解析及心理调控,针对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反馈给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他们提供科研服务,为上海武术队在十运会上获取金牌进行攻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