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创建贫困生社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发展中的三大难点问题(质量、就业、贫困)之一。创建高校贫困生社团作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创建高校贫困生社团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香港大学学生社团在就业服务与管理的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的自我发展、个性塑造作为社团工作的中心,在就业工作理念、就业工作内容、就业服务等方面与内地高校的学生社团存在较大差异。内地高校的学生社团要借鉴香港大学学生社团的经验,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公平公正、合理高效地分配资助资源,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物质保障。但贫困生的心理帮扶、感恩教育、责任感培养等方面仍然是资助工作的短板。本文以闽江学院电子系将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运用到贫困生为例,探讨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促进作用,提出构建贫困生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精准扶贫战略构想的影响下,针对高校贫困生提出了精准资助的帮扶目标。在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问题的同时,要充分关注对其就业指导。针对当前存在的缺乏及时有效的就业扶助资金、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协同性、没有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等问题,提出高度重视、整合资源、完善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监管,齐心协力、建立档案、强化高校内部的统筹与管理等可实施的工作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资助育人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也是常规工作。当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开展,但研究贫困生的心理现状,从更深层面来分析思考发现,贫困生们更为需要的是自信心的树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以高校社团为载体,依托社团活动,拓宽社团工作思路,建立"自主、自助"的社团活动方式,从新的角度更全面地培养贫困生,这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青瑞  于大治 《文教资料》2013,(4):139-140,123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制度的实施,使得贫困生的人数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他们由于经济贫困所导致的心理、学业、就业和人际交往等问题El益凸显。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广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自强品性的培养、职业生涯的规划起到积极作用,高校应把握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探索社团化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社团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就业工作和发展全局的大事,本文从贫困生就业现状出发,分析了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对策,揭示了帮助贫困生成功就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向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社团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贫困生群体现实需求和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概括当前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全面总结面向贫困生群体社团组织的现状和先进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探索新时期高校贫困生社团组织工作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为贫困生群体搭建沟通桥梁,构建发展平台,共建和谐社团与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经济危机影响并加剧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作为"弱势群体"的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更为社会广泛关注.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通过对南京林业大2004-2009年贫困生的就业情况整理和分析,提出了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思路,以期为学校及同类高校的贫困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访谈法,归纳当前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基于心理契约理论背景,提出创新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卞建萍  马革兰 《文教资料》2014,(18):105-106
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然成为高校资助工作和贫困生教育的难点,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本文在研究贫困生就业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贫困生内因分析角度出发,研究高校贫困生的职业价值观、综合素质、心理问题和就业竞争力,并提出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援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贫困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大学生生涯实践教育的内涵,分析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研究高校贫困生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内容,包括就业思想与道德教育,围绕学生实习的生涯实践教育,以及就业技巧教育等,目的是切实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促进贫困生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在发展中对人才的选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些高校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负面的心理,例如焦躁、困惑、恐惧等,这样的心理状态会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为了使高校贫困生能够顺利就业,缓解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实行贫困生心理帮扶政策,帮助高校贫困生顺利就业。因此,本文着重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表现,以此论述了形成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探讨新时期下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思路进行研讨,从而使高校贫困生能够克服自身的心理压力,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贫困生数量激增,由此而引发的贫困生问题日益突显。贫困生社团是深化高校学分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贫困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社团组织形式进行励志、自强和感恩教育,充分发挥贫困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这对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高校贫困生的就业,也是影响着他们改变个人与家庭的生存处境的关键所在。因此,帮助贫困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合适的职业选择及应对就业的挫折、调整过大的就业压力,是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学生个人的共同责任,已成为高校关注贫困生群体、深化就业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足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运用SWOT方法分析高校贫困生就业处境,构建就业处境SWOT矩阵,对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就此给出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国家方面要完善规范相关就业档政策,学校方面要建立高校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贫困生自己要学会自助.  相似文献   

17.
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高校就业工作称为重点和难点,贫困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基础教育不足、不良的就业心态和资源信息的缺乏,使贫困生就业难上加难。高校通过构建贫困生帮扶体系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该体系包括:开展实用技能的培训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发新勤工助学方式、构建社会资源平台、设立求职基金。  相似文献   

18.
王蓉 《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24-225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特别是高职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仍是难点和重点,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高职贫困生是就业弱势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在就业指导和服务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扶持。研究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对丰富和发展现有的就业理论和压力理论,完善和补充健康行为教育内容,对高校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群体是高校就业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面对这一群体在就业与择业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思想问题,高校帮扶工作的价值及引领作用乏力。因此,必须实现帮扶工作与职业指导的有机结合,以职业指导为载体,使帮扶工作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增强帮扶工作对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在劳动品质、学习成绩、就业期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相对优势,高校针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帮助贫困生调适就业心态、提高就业技能、加强贫困生就业榜样宣传以及个性化的辅导等方面展开,从而将贫困生的比较优势转变成就业环节的竞争优势,达到增强贫困生的就业自信心、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激励贫困生大胆就业、创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