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采用的理论方法是建立在相对论核多体量子理论基础上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子束与重离子冷却储存环中酌放射性核束相互作用,包括电子的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以及电子散射引起的核反应。可以对不稳定棱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有效的研究。文中对进行这些研究的物理意义、所需电子束亮度以及设备进行了描述和粗略地估计。  相似文献   

3.
原子核参量意义的统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
5.
6.
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当今世界核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放射性核束的产生,放射性核束引起的核反应总截面研究和熔合反应研究,放射性核束开展的天体物理核反应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介绍了我们对奇异核反应及结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8.
9.
基于杨小虎的博士论文《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研究》中第4部分内容整理缩写而成。讨论如何利用星系-星系的弱引力透镜观测来获得星系光度-暗物质晕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建立的条件光度函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预言了给定质量的暗物质晕中所能形成的不同光度的星系的概率。这些结果给出了讨论星系形成理论中各种物理过程的判据。基于这个模型还预言了一些宇宙中光的分布行为:如宇宙中超过一半的光是来自质量小于1012太阳质量的暗物质晕中。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倾斜的航空影像上确定同名核线是数字摄影测量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受“铅垂线轨迹法(VLL)”启发提出了“斜线轨迹法(SLL)”;在“斜线轨迹法”和核点坐标的特殊几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LL确定同名核线和基于核点坐标确定同名核线的新方法,阐明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具体步骤,两种方法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来确定同名核线,具有原理简单、几何关系明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90年代以后原子核物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在核内亚核子自由度、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和“传统”核物理研究三者之中,“传统”核物理仍占有重要地位。它将在核系统的激发能、角动量和同位旋三个自由度深入进行。对有异常中子与质子比值的“新奇”核的多侧面研究,将对核性质提供许多新知识,这是今后低能加速器上核物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串列加速器在“传统”核物理研究中是有力的工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是一台高效运行的设备。文中提出一个发展与提高该加速器的计划,使该实验室有可能迎接核物理发展的挑战和保持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10KV交流电机整浸防晕材料,结构特点及所用的低阻滞、高电阻防晕漆的技术要求等。  相似文献   

14.
北杂木测区金矿体上方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形态和多元素组合的次生晕异常,尤以Au-Ag-Cu组合异常最能显示矿体位置、形态和规模,证明次生晕方法在本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5):353-354,399
1首席科学家 沈文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调入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可能已探测到超新星1987A的闪光核。让我们来设想一颗星体,它有太阳的1倍半那么大,但是被压缩成一个直径仅有10英里的球体。电子从普通物质中被抖落出来,它们又被紧紧地压入原来物质的原子核中,结果电子与质子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中子。确实,该星体类似于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但它是依靠引力而不是强核力,互相保持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18.
从核的结构特征、核心空间的结构形态、核心空间的建立准则和核的设计要点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学校园核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是90年代物理学的重要的学科前沿领域。它的目的是在高能量的大型加速器实验和宇宙线实验中,研究相对论性重离子诱发的核聚变反应,探讨在高温和高密的极端环境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粒子和新物质形态。它是涉及粒子物理、核物理、统计物理、宇宙线物理和宇宙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的新生长点。“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理论与核乳胶实验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点基金项目。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包括:相对论性重核的聚变反应动力学,核碎裂和粒子产生的性质及检测分析,强子物质与夸克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间的相变与新物质形态,在国际合作中利用国外大型实验设备,进行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实验。  相似文献   

20.
韵达 《科学生活》2009,(3):60-61
晕船、晕车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却给我们出行、旅游等带来很多不便和困扰。那么这些症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和预防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晕动症的病理,并开一帖治疗晕车、晕船病的良方,大家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