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一些省市在高考录取时采用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由于增加了高分考生录取理想高校的机会.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认可。预计,越来越多的省市也将会实行平行志愿。那么。实行平行志愿是否就使考生进了“保险箱”.没有了高分落榜的危险?实行平行志愿省区的考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才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降低落榜的风险?为此.本刊特邀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宋朝阳为考生予以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
我省高招录取中实行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已经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考生被“高分低录”的风险。“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曾几何时非常流行的话不再那么时髦。确实,在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原则之下,考生首先得“考得好”才有可能录取得好;当然,在考得好的前提下,填报志愿是否妥当的问题仍存在。“填报得当,分不浪费;填报不当,委屈自己或者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3.
滕朝阳 《教育》2008,(3):21-21
前不久,教育部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这意味着,考生增加了机会,不像过去,只有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空了,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相似文献   

4.
《教师博览》2008,(3):18-18
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5.
志愿课堂     
正为降低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增加考生的录取几率,自2009年开始,我省开始在高招录取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为无数考生带来了福音。平行志愿投档已实行六年,但是每年仍有同学不明白"平行志愿"的真正内涵,甚至产生误解,以至于影响到正确填报志愿。本期,我们就看看同学们对"平行志愿"有哪些困惑吧。问:平行志愿如果第一个学校不录取,就从第二个学校依次往下录吗?答:录取和投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档在前,录取在后。如果考生被投档至第一所院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青海省招委针对以往重点院校录取过程中“高分低就,低分高走”的不合理现象,经认真调研,决定今年在高校招生第一批次重点院校的第一志愿中,设立两个平行一志愿,即第一志愿的 A、B 二个志愿同时视为一志愿,提高了高分考生一志愿的录取率,受到社会、学校尤其是考生及家长的赞扬。多年来,青海省普校招生工作一直是公布高考成绩后填报志愿,且每批第一志愿只有一个。许多高分考生在选报重点院校第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做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8.
平行志愿一般是指第一志愿实行5个学校志愿的填报方式。它的规则是学生以它的成绩先在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进行排名,如果他的排名进了学校招生计划的投档比例之内,则可以投档到此学校安排专业录取。如果成绩的排名没有达到第一个学校投档比例以内的名次,则再以相同的规则看能否向第二个学校投档,以此类推,再看后面的学校能否投档。如果被排在前面的学校录取,后面自动作废。  相似文献   

9.
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不同投档管理办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录取目前主要实行的是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两种投档管理办法,本文从现行高校招生录取管理体制的整体出发对两种办法进行了比较,指出投档比例和计划执行管理才是现行录取管理体制的两个关键问题,并成为投档办法改革的体制性障碍。本文对北京市近3年来本科录取实行小平行投档办法及2010年专科录取实行彻底大平行投档办法给出了政策解读。对于今后高校招生录取管理体制的改革,笔者明确提出,首先应使大部分高校都可以按规定自主选择不同招生形式,然后在不同的招生形式中,将学校的自主招生权与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做对应式挂钩。在学校独立的各种自主招生形式中,学校自主考核录取学生;在统一招生形式中,学生按分排队,高分优先,学生自主录取学校。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近日表示,2008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大部分省(区市)都将实行平行志愿的高考录取投档办法,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对自己所在地的平行志愿录取投档办法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尽量避免"技术性"失误,避免发生"高分低就"或"上线落榜"的录取结果.  相似文献   

12.
高考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减少了高分考生落榜的数量、避免了高校生源不平衡现象,但还存在难以落实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存在一定的考生被退档风险、专业选择矛盾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和高校两大主体的自主选择权无法落实.基于教育公平的原则,平行志愿的发展方向应是实行“平行志愿、多校录取、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相关资料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录取中实行的是以分数为主的“段段清”的录取办法。1986年,原国家教委在招生文件中明确规定实行第一批录取学校试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和第二批录取学校实行“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以考生志愿”为主的录取办法。以志愿为主的录取办法,更多地尊重了考生的志愿,扩大了学校录取的自主权,并在同一录取批次中,突出了第一志愿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个性、兴趣及爱好的选择具有良性地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实行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这对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很大作用。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省市有不同的招生考试和录取办法,如上海等地一直实行先填报志愿后考试,也有些省市则实行先参加高考后填报志愿。录取时按考生填写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第一个学校不录取投入第二个学校,第一档不录取投入第二档……后来这种依次投档录取办法受到质疑,认为有许多高分考生不能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教育部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这意味着,考生增加了机会,不像过去,只有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空了,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相似文献   

16.
实行平行志愿以后,很多家长和考生误以为,只要上线了,并且按照一定的梯度来填报志愿,就能进入理想院校,没有任何风险。实则不然,每年每一批次录取结束后,总有一些成绩超出该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没有被录取。将成绩与所填报学校公布的投档线相对照后却发现,他们的成绩明明高出投档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教育部近日表示,2008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以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他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这就使考生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非常大。今年这种对考生不利的现象将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2011年,全国有24个省份实行了平行志愿,这种志愿模式深受考生的认可。在辽宁省实行平行志愿的3年当中,我们既见证了许多考生成为平行志愿的受益者,也为一些考生由于不了解平行志愿,在录取中折戟沉沙而扼腕叹息。许多家长发出这样的慨叹———面对同样的平行志愿,录取结果的差距咋会这么大呢?  相似文献   

19.
录取模式 普通高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称"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情况和院校志愿顺序投档,投出档案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提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然而除了北京、上海积极响应外,很多省份步伐谨慎。其实,“平行志愿”这种录取方式在湖南已经实行5年,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