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敏 《成才之路》2012,(13):17-17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家长把大部分的精力、财力,都倾注在了孩子身上,但结果家长的苦心未必都能获得预期的回报。如何教育孩子成了父母的心病。有些孩子在幼儿园能够自己吃饭、穿衣,在家里却总是耍脾气,出现了家园表现不一致的现象,这其实往往是由家庭中忽视、放纵幼儿的某些行为造成的。幼儿教  相似文献   

2.
幼儿期作为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在幼儿社会化进程中.不仅要教给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要培养其好的志趣。家庭以父母为主要教育主体的影响以一种“缩影”的形式几乎涵盖幼儿园及其它社会教育机构的所有内容和功能。主要表现为:父母帮助幼儿形成了最初的人格品质,奠定了他们进一步社会化的基础。父母的教育始终是幼儿接受各种教育的主要参照体,人们不仅在童年期得益于家庭的教导,而且在今后漫长的一生中,依然从家庭吸收很多营养。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一所小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素质、经济资源水平,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的性格形成.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习和研究幼儿的教育方法,正确处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葛静 《成才之路》2013,(5):63-63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从幼儿期就在不断地形成,因此,幼儿期对于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不能不引起重视。要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而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则是每一位父母。很多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习惯是幼儿园的事,是老师的事。只要孩子学习好,那么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家长都可以代替。很多家长都有“树大自然直”的思想,错误的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事情了,现在只管学习就行。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很多家长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刘大旗 《成才之路》2012,(1):11-I0006
正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幼儿期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幼儿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著名儿童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民间也流传过古语:"家财千万贯,不如教儿一个好习惯。"它告诫父母,应当从小就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家庭中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呢?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往往在他与人相处的言谈举止、文明习惯中就可看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无不在孩子的心里面烙下深深的印记。要真正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个现代文明人,  相似文献   

8.
蒋煜 《华章》2012,(34)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师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兼成,益终身”.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6,(25):229-230
幼儿阶段是幼儿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传递正确的道德认知,而绘本故事是有效的方式。本文在分析绘本故事发展幼儿行为习惯的优势的基础上,探究利用绘本故事,发现幼儿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李娜 《中国教师》2010,(20):53-55
<正>一、问题的提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由于  相似文献   

12.
美是客观存在的,而人对美的感受既有共性又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和倾向。幼儿的审美观是通过孩子间的相互模仿和成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中家长的审美观对幼儿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一位奶奶总是抱怨小孙女不好好吃饭,特别是不吃早餐。原来,这孩子有一套“理论”,说吃早餐就会长胖,长胖了就不苗条,就不美。再一问这“理论”的来源,是跟妈妈学的,她妈妈就是通过不吃早餐来达到苗条的。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3.
14.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而幼儿时期刚好是一个人养成习惯最关键的时期,因为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很多的启蒙知识都是在这一阶段习得的。在这一阶段孩子接受着新事物,好奇地想要知道世界的奥妙之处。所以,孩子在这一阶段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家长们一定要注重在这一阶段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纲要》再三强调要让幼儿主动活动,而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是自己的哲学家,教育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的背景目前的家庭中以独生子女居多,“家庭银河系”(6个大人围着1个孩子转)现象突出。以我园中班幼儿为例,在120户家庭中,“家庭银河系”型的家庭占到了94%。从家长问卷表  相似文献   

17.
18.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行为,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或改造儿童的行为。根据斯金纳的"强化控制"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行为强化策略。运用强化理论的原则:1.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耿桂娟 《教师》2019,(3):121-121
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能力,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幼儿期孩子的分享意识淡薄,帮助幼儿产生内在的分享意识和行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才会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和意识。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具体的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神经过程特点,经历不同的社会生活,参加不同的实践活动,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面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有人喜爱音乐,有人喜欢文学,具有不同的“兴趣”;有人擅长建筑设计,有人善于操纵机械,表现了不同的“能力”;而在对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更有不同的特点:有人坚定勇敢,有人自卑畏怯,这是“性格”方面的差异。兴趣、能力、性格都是人的心理特征。它们从不同方面标志着个人的心理面貌,其中性格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