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古代散文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并曾有过几个奇峰突起、大放异彩的时代。先秦时期是散文创作的一个极其繁荣辉煌的时期:几部历史散文巨著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对于后世的叙事文学、传记文学有着深远影响;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对我国后代散文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我的散文观     
正散文似乎是最自在的一种文体。桌上铺着稿纸,或者携带一本札记簿,在旅途中,可以没有什么特别目的或动机,开始观看周遭的一些事物:一个在候车站睡着的老人,酣睡着,好像梦想着他的童年;一个急切赶路的妇人,焦虑地东张西望;或者是一簇开出人家墙外盛艳的春天的花……我随手写着,没有特别想它们是散文或不是散文,它们是我生活中一些挥之不去的  相似文献   

3.
我的散文观     
<正>散文似乎是最自在的一种文体。桌上铺着稿纸,或者携带一本札记簿,在旅途中,可以没有什么特别目的或动机,开始观看周遭的一些事物:一个在候车站睡着的老人,酣睡着,好像梦想着他的童年;一个急切赶路的妇人,焦虑地东张西望;或者是一簇开出人家墙外的娇艳的春天的花……我随手写着,没有特别想它们是散文或不是散文,它们是我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新近散文勃兴的原因姜志军文学的历史流经不同的时间河床和空间的坐标时,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呈现着或勃兴、或平稳、或茂盛、或衰败的异样浪花。散文作为文苑中的一枝,亦显现了这一规律。前几年,散文随着纯文学的疲软,冷清孤寂,模样可怜。近两年却迅速地英姿...  相似文献   

5.
余秋雨的散文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看似游记,实际上体现着对现代事物的深刻反思,为浮躁的世界注入一抹宁静色彩。余秋雨的散文内涵有着高度的理性精神,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人格的赞美,将感性、文化和情趣融为一体,推动着现代散文的辉煌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余秋雨散文中文化魅力的感知特点,接着重点从忧患意识、文化精神、人文气息和文化符号四个方面作初步评价,试图探索余秋雨散文中的文化动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之一,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对后世各体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是散文发展中一个较为辉煌的时期,唐代的文论家们也同样无法回避《楚辞》的影响。或褒扬,或贬抑,但都在这一特定的问题上展示了自己对散文写作的理论主张,对唐代散文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新中国成立后,老翻译家、老教育家曹靖华同志在散文百花园里辛勤耕耘,获得了丰硕成果。他奉献给读者的散文集有《花》、《春城飞花》、《飞花集》、《曹靖华散文选》。他的散文,或漫忆往事,凝聚着对鲁迅、瞿秋白、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等无限怀念;或写中苏人民友谊,热情洋溢地歌颂十月革命;或写地方风物人情,寄情于山水之间,展现祖国旖旎风光,赞美人民改天换地的精神风貌。他的散文,构思新颖,感情浓郁,特别注意锺炼语言,遣词造句,“下字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一篇篇散文,如一束束清丽的鲜花,“洁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骨弥坚”。芬芳扑鼻,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本文就曹靖华同志散文的语言特色,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虚妄与辉煌——论六朝散文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观照六朝散文,可以看到其中寄寓着纷繁涌动的生命意识。其生命哲学大体表现为:物质主义生命观、儒家伦理价值生命观、道家自然哲学生命观。六朝士人体味了生命的极度卑微与极度尊贵,在生命的自戕与自赎中,使生命或走向虚妄或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9.
正散文作为一种极有魅力的文学体裁,一直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优美的散文作品大多蕴藏着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闪现着微妙莫测的心灵火花。阅读这样的散文能令我们沉醉其中,或悲或喜,或叹息或沉思……因此,散文中存在着丰富的"美"的因子,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并吸收这些"美",却成了散文教学的一个必须的、长期而艰巨的历程。笔者以为,对于课本中的优美散文作品,教师可以从情境设置、诵读感悟、音画再现、品味语言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人们深恶痛绝于过去大量散文的虚情和矫情,对散文是“情种的艺术”有了越来越深切的理解,散文家们纷纷召唤着真情的回归,不再忌讳散文中的“自我表现”,让最可宝贵的个性获得了较为自由的表达。因此散文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人们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觉得散文还不够味,散文创作应当有更辉煌的实绩。个中原因是什么?散文家贾平凹有一个说法,这就是“小家子气”。纵观贾平凹对于散文的论述,我们发现他认为散文“小家子气”的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末中国散文史上的奇观--老生代散文(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生代散文是中国当代散文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一批活跃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老年散文家,在他们的人生暮年,又创造了艺术生命的辉煌,为20世纪的散文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散文展示出学者、作家所特有的历史哲学;他们学贯中西的丰厚学养,对当代文化本体散文的回归具有奠基之功;面对生活给他们带来的磨难,他们通达洒脱、俯仰自如。无论在文化人格架构方面还是艺术特质方面,都是后来者的典范。他们的散文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文本资源。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 ,出版界、批评界先后出现了“大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的提法。这些提法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联系上述提法产生的具体背景 ,结合夏坚勇同志的散文集《湮没的辉煌》 ,对此做了分析 ,认为题材的重大、体制的宏大、内涵的丰富深刻、行文的自由大气 ,是“大散文”的主要特征 ;“文化散文”则是“大散文”的一种类型 ,也被称作“学者散文”。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房间洁净,心中安静,如果整个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连影子都悄然隐匿起来,这时,我最愿意做的事就是看书。半躺在床上或侧坐在床头,抑或是趴在床沿,我随手拿起一本小说,或是一本诗集、一本散文,默默地,默默地品赏着。我远远地望着李白。李白从扰攘尘世中抽身,去纵情山水,访道求仙,以求终身之梦,自由之梦。他的梦太美了:浙东山水,谢公故址,海日天鸡,特别是异彩纷呈、辉煌流丽的神仙盛会把李白的梦境推向高潮。我渐渐地走进苏轼。45岁的苏轼白日梦醒了,他笑自己多情,叹自己衰老;光阴虚度,岁月蹉跎,华年不再,功名遥遥;人生坎坷,宦官沉浮,空有…  相似文献   

14.
宁静     
拿一本散文集子或者是诗集,寻一个幽静的所在,不必有高山流水,鸟语花香,只要是一个自自然然、宁宁静静的地方,在这样一方静地,心情便同那散文和诗一样美丽。宁静是种脱俗的美。历史的宁静沉淀着岁月的艰辛和磨难;社会的宁静充满着人类的血液和希望;生命的宁静孕育着清明的超脱和睿智的俯瞰;生活的宁静包含着平淡的幸福和永恒。我们需要宁静,在别人不切实际地高谈阔论的时候,在别人众口一词地加以鄙夷和不屑的时候,在别人盲从流行和搬弄是非的时候,在别人踌躇满志力搏商海的时候,在别人辉煌出色而自己一文不名的时候……宁静致远。平静地对待…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的散文以艺术构思严谨,抒情写景委婉细腻,语言格调清新秀丽而享誉文坛。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隐含着一种独特的的美:朦胧飘逸的景致,暗伤暗喜的情绪,如烟似梦的意境,可以说每一篇都充盈着诗情画意。正如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全>散文二集·导言》中说的:"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者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那么这种独特的美从何而来,或言之朱自清在抒情散文的创作中是什么驱动着他产生如此独特的审美意向?深入地探讨它无疑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抒情散文创作的深层心理,以提高对其散文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散文写作是我国各级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但由于传统散文理论存在着某种局限性,曾一度使大面积的散文教学程度不同地步入了误区。为了使散文教学尽早导入正航,我们对散文的取材及真实性问题做深入地探讨并给予准确地界定,是很必要的。关于散文的选材,许多教科书至今还认为散文的选材领域是没有  相似文献   

17.
一*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大陆无论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文学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种种新思潮、新观念、新语言、新手法在新时代激情的推动下,迅速地改变着几千年本已在沉缓地演化着的古典文学界,一颗埋下很久的“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①一种被称作白话散文、新散文、或现代散文的文体,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破土而出,并枝绿干挺,逐渐成长起来。大道敞着。河水流着。海水荡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夏文化沃土的撒播,就有东方的菊花做着文学的芬芳的梦: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的花…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19.
小草的歌唱     
读过不少中学生的作文,感觉那一篇篇文章,像放置在两面镜子中间的物品,反射过来又反射过去,除了远近大小不同,其实篇篇差不离——雷同。读管燕草的文章,感觉大不一样。那些文章,像是一束束被三棱镜折射过的光,呈现出斑斓的色彩:《零,没有被突破》《凝聚着众人汗水的档案》《辉煌的失落》《永远的明星》……这些文章,或散文,或小说,都显示出作者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力,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青春的活力和浓浓的感情。她说:“文学就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于是我尝试着拿起了笔。”  相似文献   

20.
天上的云,哪一朵集自山间蒸腾的烟,哪一朵来自海上的雾,它们不断地变幻,哪一朵是完美的典范?世界上的人,要经历多少成功,要看到多少辉煌,才算得完美的人生?像所有的人那样,我在不断追求着完美,找寻着完美。众里寻他千百度完美,也许藏在一张90分的卷子里,我埋着头写着背着。月光如洗,照在写字台上,与那黄色的灯光交杂在一起,渐渐模糊了。我放弃了皎洁的月光,放弃了相伴的散文小说。终于,一张90分的卷子拿到手里,我喜滋滋地望着卷子,下一次,还要更好,下一次,要向满分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