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2,27(6):14-16
由于民间故事与中国古代书面叙事文学之间有多种相似性,所以使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西方主题学方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民间故事与书面文学之间存在差异,主题学不能全面反映揭示和解读中国民间故事和书面叙事文学,所以需要在借鉴主题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使之适合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敦煌说唱文学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芳 《家教指南》2005,10(6):102-106
敦煌说唱文学是敦煌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形式新颖别致.尤其在叙事艺术方面更是独出心裁,另辟蹊径,大胆运用敦煌其他文学样式罕用的铺陈敷衍、想象虚构和夸张渲染诸表现手法,使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首次跨入长篇巨制的创作时代,为推动中国古代长篇叙事文学的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左传》是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和开篇。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要素有情节(讲什么)———演进(怎么讲)———视角(谁讲)。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强调“故事情节化”,最早就是从《左传》开始的。《左传》通过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把史实情节化。中国叙事文学受儒家、道家之“道”的影响,即要说明事件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因果关联、来由根据。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突转”还是“发现”等,都要有“道理”贯穿其间,都有因果关系使其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由主旨贯穿的整体性情节。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左传》的叙事按自然时间演进的占了绝对多数,这主要是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守时、顺时观念的影响。《左传》标示时间按照年、季、月、日的顺序进行,这是中国文化的“以大观小”法在起作用。《左传》的叙事视角是史官的视角。史官的叙述视点处在“真”与“幻”之间,“隐幽”与“直笔”之间。  相似文献   

4.
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古典叙事文学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先有一个介于门阀世族和平民阶层之间的庶族文士阶层形成并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然后,叙事文学之自觉才有可能,叙事文学才能大量出现。中国古代庶族文士阶层形成强大的力量并和掌握话语权的门阀世族形成抗衡是在中唐时期,因而叙事文学的自觉也是在中唐时期。抒情文学由唐前极盛至中唐而退缩,叙事文学由民间而文人、由文人创作的不自觉至中唐随着庶族文士阶层的形成而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5.
"英雄无父"母题是古代民间叙事史诗中的一个共享性的母题。它在中国叙事文学中被大量运用。从远古时期的历史记载到当代的电视剧创作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它不只是叙述着故事,同时也对塑造中国文化经验起着重要作用。文章试图从"英雄无父"母题在中国叙事文学的发生与演变中,找出中国民间文本被规约的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6.
尽管中国传统叙事文学一般来讲不大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但由于不同体裁和不同题材的制约,人物心理结构依然呈现不同的特色。一体裁的制约虽说呈现在古代叙事文学中的人物心理结构共同性地给人一种简约和片面的映象,但不排除一些优秀作品在这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小说和戏曲两种体裁在人物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7.
宁稼雨在借鉴比较文学主题学的理论与研究、吸收中国主题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叙事文学文本现状和文化传统,率先提出建构“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术主张。中国叙事文化学作为一种有中国文化立场的创新型文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佛教因与中国文化观念有相溶、共通之处而传入中国。佛教的教旨及操作方法都与中国叙事文学离不开,佛经文学对中国叙事文学的题材内容、格局结构、审美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5,30(1):18-21
故事类型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主体对象,科学合理地确定故事类型的分类原则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首要工作和任务。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分类原则来说,"AT分类法"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观范式,将浩如烟海而又零散繁杂的世界各地民间故事系统地归纳为条理简略清晰的类型索引。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类型分类又不能简单照搬"AT分类法"。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叙事文学故事类型编制方案原则是在吸收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从中国叙事文学的实际出发,创立中国叙事文学的故事主题类型索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曾出现的将神话传说本身改造成历史的神话历史化运动 ,使中国古代的体系神话不同于古希腊的体系神话 ,并且由于神话历史化内容不仅是将神话传说的内容改造成历史甚至是现实内容 ,而且还包含着将现实的人物神化、将现实内容非现实化倾向 ,致使中国古代的叙事文 ,无论是历史叙事文、志怪类叙事文 ,还是文学叙事文都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11月19日-21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日本、韩国和我国大陆、台湾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2,27(4):19-21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是在借鉴西方主题学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叙事文学文本现状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秉持的原则是"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以中为体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还有中西文化对话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西方叙事文学中,有许多作品都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叙事文学中中国类型化群像和西方个性化英雄的比较,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4.
陈建宪,男,汉族,1954年6月生,湖北省麻城市人。著名民间文学理论家,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民俗学专业硕士点指导组组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神话学和民俗学。主要论著有《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玉皇大帝信仰》《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等,译著有《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世界民俗学》《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乃至史书、野史笔记,透露了中国古人把异国人看作鬼兽的传统认知模式,对于海外人们“非人类性”——“兽性”的着意强调。中国古代关于海外世界的叙事描述,小说、正史、野闻之间互动互渗,迎合“华夏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强化了华夏民族自我封闭的文化模式,一定程度上延展、催化了明清小说叙事中的神秘崇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将古代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本文从此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丰富内涵入手,探寻小学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的教学策略,以挖掘它特有的价值,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吕玲 《文教资料》2009,(22):18-21
女性在中国古代正统韵文里,一直以哀怨、被动的形象示人,而在元明清叙事文学里,女性一改哀怨之容,焕发出新的光彩.在元杂剧里,女性在舞台上激情呐喊;在晚明拟市人小说里,已婚女性率性随情、移情别恋;而在<红楼梦>里,女性高洁超凡、目下无尘.其音,其行,其心,由远而近,由模糊到清晰,在历史中消隐了的女性,从元明清叙事文学中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叙事文化学学科内涵涉及叙事、叙事文学、叙事文化三个层面,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予以理论定位,设定操作指南。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叙事学尤其是广义叙述学之间有其异同与关联,明乎此,则可明确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属性定位。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可说是个诗的国度,诗学传统源远流长。元代以前,抒情诗的发展已臻顶峰,诗学的理论探讨也趋于成型。宋元之际,叙事文学勃兴,古代文学进入到一个大的转型期,固有的抒情诗的创作经验和与之相关的诗学观念如何适应以情节、人物为主的叙事文学,这实在是一个文学史和诗学研究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文学史上,率先受抒情诗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的叙事文本是元代杂剧。  相似文献   

20.
英美新批评理论最初是一种为现代派诗歌辩护的诗学,是一种特殊的形式主义文论。用新批评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古代小说,是一个新的尝试。新批评中的细读法和比喻、象征等方法,确实与中国古代小说有一定的契合度。但新批评只研究一部作品却忽略社会历史因素,这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